当前位置: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戏服 [目录] > 第2章

《戏服》

第2章老广州的家(2)

作者:洛顺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老广州俗称“老广”,他们是在新移民全面占领这个城市之前,守护着老传统、老生活的最后一批人。“老广”在老街老巷里最好找。他们大都长得瘦小精干,眼光精明警惕,说着地道的广州话。假若你向他问路时,说的不是广州话,他绝对不回答你。老头子们大都穿着无领的、松垮垮的汗衫,抄着手,迈着小轻步在巷子里穿梭。他们每天早上必定雷打不动地去某家老茶楼喝茶、看报纸,一坐就是一个早上。他们中午一定要睡午觉,下午一定要摆出一套擦得发亮的老茶具,泡上一壶甘醇细滑的铁观音。

这样的生活态度,在年轻人看来简直是一种奢侈。广州是一座上足了发条、无时无刻不在高速运转的城市,却也是一座市井味十足、保存了自己独特生活方式的城市。所有让人津津乐道的独特的习惯、固执的礼俗,正是由一代一代的“老广”虔诚地传承下来的。

那些“老广”中的老太太们,每天一大早就赶到菜市场买最新鲜的鱼和蔬菜,数十年如一日。哪怕家里的年轻人早已走光了,哪怕只剩下一个人吃饭。

假如没有“老广”,这座城市将失去它的精神内涵。假如你从未认识过一个“老广”,那只能说明你从来没认识过广州。

陈若妍的爷爷奶奶就是地地道道的“老广”。按照奶奶的回忆,他们祖上是从清末起,就住在状元坊一带了。“状元坊”之于广州的意义,就如淮海路之于上海的意义。状元坊因宋代状元张镇孙故居于此而得名。在广州两千多年的建城史中,状元坊就存在了一千多年。据广州府志记载:自清代康熙年间以来,街内就自发聚集了制作金银首饰、戏服、皮革的作坊,并以其技术精巧而享誉海外。古老的状元坊是广州商贸发展史上的不可回避的一笔,它与十三行、西关码头的繁荣景象一起,构成这城市最令人自豪的光辉见证。

只是到了今天,当古老的商业中心地位已经被环市路、天河北的摩天大楼取代,人们说起状元坊,更多的是唏嘘感慨。昔日的辉煌更映衬出今天的落寞,虽然状元坊的平价衣服批发市场仍很活跃,但比起当年的高头大马、车水马龙,已经显得力不从心。而由状元坊贯穿的老街老巷,正是时时刻刻提醒着它的衰败。住在这里头的人,虽然常热情地为外来者讲述往日的辉煌,却也天天盼着自己能有一天发大财,搬到新兴的商业中心去。年轻的一代经过打拼,能走的都走了。走不掉的,要么老弱病残,要么继承了老一代的苦活计。从全国各地蜂拥而来的新移民,已经成为这城市的中流砥柱,而原汁原味的“老广”们,渐渐沦落到了城市的中下层。

路口电线杆下垂着的小小的灯,一到落日时分就亮起来了。不知为什么,那灯总是昏黄的,就是电力非常充足,也是一副不让人看清楚的样子。灯,不仅没能让小街巷亮起来,反而加速了它的黑暗,像是光明十分渺小,随时随地都要没入黑暗的阴影之中。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老广州的家(3)”内容快照:

『老广州的家(3)』

若妍就是踩着这样昏黄的灯光,漫无心情地回了家。从人民南路绕~来,~~过古老的拱形牌坊。那牌坊已不知经过了几百年,像是位~经风霜的“老广”,~是老~显得~~。黯淡的~泥灰和瓦楞,反而给人永远不会倒坍的安全感。住在巷子里的人每天泰然自若地从牌坊~~过。大概大家都相信,这牌坊既然已经过了几百年不倒,以后也永远不会倒。若妍老远就听到了~~跟人说话的~音。昏暗的光线中,若妍看到~~站在巷尾,~~还捧

~~

>> 阅读第3章 老广州的家(3)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