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菊在村里教了一学期就没有再教了,上面来了政策各村里的民办教师进行精减,人员定编。因民办教师的工资是村里发,
而且是平时一般没有工资,只到年终时一次结清,少一个老师村里就少些开支,村里其他的老师教龄较长,有的是长年带毕业班或是骨干教师,讲论资排辈二菊显然是嫩了点,人员非减不可,就得较点真,不然就有失公允。这就需要一个衡量的标准,以教龄三年以上和教学上所出的成果对各村小老师进行评分,这对每个民办教师来说都是敏感的,虽说工资不高也没有多大保障,有时甚至是打白条,可在没有更好的谋生手段时,这个饭碗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一些老师还可以通过考试民转公,这也许是农村大部分民办教师一直能坚守的重要原因,这就让人看到了希望,有希望就有动力,就有人愿意付出牺牲。二菊的分数最低,尽管她很喜欢教书对工作也很认真,可如今说减掉就减掉,这让二菊心里有些落寞。
二菊没教书就成了闲人,心里就很不适应,人一闲下来就会胡思乱想,自己被精减掉别人会怎样看,村里人说不定嘴都要笑歪呢,七想八想完全是自尊心在作祟,仅有的一点自信心也随之消失了,此时还有点着自卑。她把自己关在家里一个星期没出门,时间长了也心里渐渐好受了些,加之亲朋好友的开导,心情就不那么难受。再见许红平时心里就有点怯,想到自己和他再也不是一路人了,也没有以前放得开了,有时远远地看到许红平走过来,二菊就转身走开了不想和他碰面。许红平也意识到二菊在躲避自己,但他不想再失去机会,让父母请媒人去二菊家提亲。二菊爸妈回媒人的话:姑娘大了我们操不了心,只要他们二人同心同意,我们没二话说。媒人就去问二菊,二菊见媒人来家说亲,心里有点期待,又有点高兴,可一旦媒人问她么态度时,她有点磨不开脸,支支吾吾搪塞,不说自己愿意也不说自己不愿意,只说自己的奶奶不愿意,反了派。二菊的奶奶姓许,是本村的老姑娘,这种说法也是有可能成立的。其实二菊的奶奶根本就不知情,媒人传话过去,许红平并不当回事,他认为现在是新社会了,出了五服是可以成亲的。他是真心喜欢二菊,依旧对二菊抱有幻想。
二菊教书期间,基本上没怎么做农活,脸上的皮肤本来就白皙,这一年多来也没怎么经阳光炙考更出落得象个城里的姑娘,家里的农活她也不怎么愿做,主要是心里不怎么顺畅。宋玉民看着有点心痛,想托人给二菊在城里找点别人事做。二菊娘有一个姑表嫁在县城,那姑表的男人是县城棉纺厂里的车间主任。隔着远多年也未走动了,宋玉民就让二菊娘找她姑妈也就是姑表的娘出面说情,多少也带些礼物去,坐了个把钟头的船,又转乘了半个小时的车,绕过几道不太繁华的街道,七弯八拐才到了表姑的家里,表姑家里不大,也就是二十多平米,是棉纺厂里的一间旧筒子楼,做饭都在过道上,家家户户门口放着一个煤炉子,炉子上放着一个白锡壶,厕所也是公用的。那姑表很热情地招待了她们,表姑的男人却显得不怎么热情。二菊娘心里就不自在,该说的话半天开不了口,眼看表姑的男人要忙着去上班,还不说出来这次就算白来了,偷偷拉了姑妈的衣角,拿眼睛示意姑妈快说,姑妈心领神会,拉着女婿说明了来意,那人好象很不耐烦,从头至尾没怎么认真听,也许是找他帮忙的人也多,这样的事见多了,没等岳母把话说他就打断了:时间不早了,我要上班了,这事我帮不了忙,仙红你解释给她们听。楼道里只听见“咚咚”的脚步声,仙红就有点难为情,但大致意思是说清楚了。侄女想来玩些日子可以,解决工作就无能为力,厂里现在不招临时工,厂里的职工大多都是国家合同工。那个年代还没有打工的现象,人们一般是端着铁饭碗在一个单位呆一辈子,国家职工生是国家养死是国家葬,二菊娘满怀希冀地去却悻悻而归。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10章:去省城”内容快照:
『去省城』
二~娘回到家后,心里老大不高兴,也告诉二~事情办不成,二~~~虽不说什么,她娘去时~心里还是有所期待的,现在这愿望落了空,心里有点空落落的。但宋玉民还在想办法,最后想到了自己的弟弟,虽说年纪比自己小十几岁,个子小,脑瓜子却灵活,能说会道,农村~~活不愿意~,前几年通过~连襟的帮忙一家人在省城~小菜生意。把自家的田地给别人种去了,这二年有时回来还一~的大话,惹得全村里人羡慕。宋玉民就把二~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