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恐怖·奇幻 > 神秘银簪 [目录] > 第3章

《神秘银簪》

第3章神秘银簪

作者:tuzi_9853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这个故事,还是发生在张老师身上。

张老师出生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小乡村,那个年代的小乡村看似清静安宁,暗中却是燥动不安的,对聪明伶俐的张老师来说更是不公平的。大队支书和生产队长家的儿女都陆续安排到城里工作,做代课老师多年的张老师不服气了,自己可是村民们挑选出来的村里最优秀的青年,最优秀的老师,凭什么自己没有资格到城里工作?

于是,张老师找了支书,又找队长,理直气壮地说明了自己的意见和要求,支书和队长都答应张老师,下一批名额下来的时候就让一个给她。不久,下一批一个名额下来了,是柳钢招工,招男工。支书和队长都守信,就把名额给了张老师的哥哥,也算是给了张老师了。俗话说得好啊,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张老师的哥哥听说是做钢铁厂工人,那不就是整天在火炉前烤得跟烧鸭似的,就心怯了,弟弟又没有成年,于是把好端端的名额推掉了,这个好名额正好又被队长的小儿子捡去了。

经过这件事,张老师纳闷了很久,她想老天爷是没有理由跟自己开玩笑的。过了不久,张老师又去找支书和队长,支书说:“这怨不得我了,招男不招女,再说了,名额也给你们家了。”张老师说:“这次不怪谁,只怪我大哥。我请求把下一个名额给我。”支书说:“以后再开会讨论吧。”张老师找到队长,也说了相同的话,队长最后说了一句让张老师浑身湿凉的话:“这个招工名额恐怕以后不会有了,政策总在变的嘛。”这个事实不幸被队长言中,上次柳钢招工是最后一批招工了。

还是那句话: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二十二岁的张老师依然在村里做代课老师,这年,家里拆除部分老宅,在老宅基地上盖新房子。老宅有部分是青砖大瓦房,一部分是泥瓦房,恐怕有上百年历史了,到处显出破落的样子。

拆除老宅挖地基的时候,在老宅中间挖出了一个瓦坛,不用看就知道是装尸骨的坛子,不小心被挖破了,帮工的乡村们都说:“哎呀,金坛怎么埋在屋里,也不知道是哪个朝代的了。”于是大家七手八脚地把坛子抬上来,这时候,担碎泥碎瓦出去倒的张老师正好回来了,人们把坛子放进她的担子里,张老师小心翼翼地蹲下来想看看到底是什么,帮工们对她说:“死人骨头有什么好看的,快丢到河里去吧。”

注定老师是做历史老师的,她没敢在家里耽搁,怎么说死人的骨头在家里总是不妥当的,她挑起坛子往外走。张老师没有听大伙的话挑到河边倒掉,那个坛子已经碎得不成样子了,她可以看见很长的头发,还看到了头发里有一根银簪,张老师猜想这是一个女人的尸骨。张老师重新把坛子挑回来,她对父亲说:“我想买一个坛子把她装起来埋葬。”父亲一向疼爱这个懂事的女儿,没有反对。于是当天张老师买了一个小坛子,把头发装进去,放置到村边一个菜园边地基上,那里有一些坛子,等待挑选吉时才入葬。

张老师留下了那要银簪,张老师想,那是一个贫穷的女人,她连陪葬的东西都没有,除了这支银簪。她要保管好,因为自己也很贫穷,活了二十多年,一件像样的东西都没有,连好运气都不沾边。

过了没多久,传来了张老师被保送上大学的好消息。张老师读的是历史系,这是她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专业,她一直教的都是语文和数学。临出发的前一天,张老师到那个地基上,给那些坛子都敬了香,她对着自己安置的那个小坛子说:“谢谢你保佑我,我会保管好你的东西的,你安息吧。”

这支银簪一直陪伴着张老师,后来张老师身边发生了一系列的灵异事件,但是都有惊无险地化解开了,也许这些事件最后能化险为夷都与这支银簪有关。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心灵~应”内容快照:

『心灵~应』

张老师在金坛的头发堆里获得银簪后,似乎好运就接踵而来。最先是成为村里唯一获选送~大学的大学生,也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随后在大学里当~了学习委员;再后来就~有人到家里提亲,放寒假回家的时候家里围~了年轻人,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可是~飘万里~。张老师读大学的时候不但不用~学杂费,还有津贴费,每个月都给家里寄三块钱,对于这个从来都只是靠着可怜的工分生存的家庭不得不说是喜从天降,

~~

>> 阅读第4章 心灵~应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