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河湾村子不大,共有一百来户人家,大多数都姓柳,很少有外姓人家。而柳姓人家又分成两大宗族,分别称为“河东柳家”和“河西柳家”,人口约各占一半,住的位置也基本上以村中央的柳条河区分开来,柳条河南面是河东柳家,河北面是河西柳家。随风和柳河家都住在柳条河北岸,当然属于河西柳家。随风曾问过柳河的爷爷柳三强:“爷爷,咱为什么叫河西柳家?”老人摸了一把胡子,用一种有点深沉的学者语调告诉他:“他们河东柳家的祖先是唐朝的柳宗元,而咱们河西柳家的祖先是他的哥哥柳宗永。人们当时称呼柳宗永为柳河东,那么柳宗永就是柳河西了。所以他们的后代也就分别叫做河东柳家和河西柳家了!”
老人念过几天私塾,历史上的人物也大概知道一点,说得随风不禁一笑。随风当然不会相信老人的话,但河西柳家和河东柳家在村里自然的形成两大户族,隐隐有一种互不两立的气势。另外,村里还有一大宗族便是王家,虽远远不及河东和河西柳家,但也有二十几户人家,在柳河湾的外姓当中是人口最多的一个户族,现任村支部书记王立国便是其中的代表。也难怪,王姓是咱们中国的最大姓之一,几乎全国各地的每个村庄里都能找到姓王的人,否则,那便是奇事一桩了。
此时,村支部书记王立国正站在柳河湾村南头的小学院子里,向村民们宣布土地的分级情况和抓阄号码的大致方位。土地共分四级,除去菜园,最好的地就是沿村东面拗口延伸到外面的平原地带,那里的土地平整,土质肥沃,庄稼的收成也就高。但是因为这些土地数量少,人均分不多,所以也就比较紧张,大部分的土地都在山脚下和半山腰,土壤很薄,又没有路,村民们的大部分兴趣也就集中在了村东面的好地里。
随风对这些事情并不感兴趣。反正不管是什么样的地,都少不了他们家的份,所以王立国站在教室门口大声讲话的时候,他便悄悄来到人群后面,一个人四处遛达。刚下过一场雨,地上到处都积满了泥水,那残破的墙壁也被冲刷的坑坑洼洼。随风当年曾在这里上过几年小学,那时的学校还没有现在这个样子,墙壁是白色的,窗户上的玻璃擦得干干净净。现在,墙上的白灰有很多都剥落了,**了里面的黄土,窗户上的玻璃也碎了几页,就像一个乞丐正张着一张饥饿的嘴。
随风不禁皱了皱眉头。他在心里骂这些村干部,整天喝酒打牌,就是不办点正事。也难怪没人愿意来柳河湾当教师,一看这教室,连当年的饲养院都比不上。
随风正在转悠,冷不防从背后伸过来一只手,拍了他的肩膀一下。随风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原来是柳河,正笑吟吟的看着他。
“怎么,你也来抓阄?”随风一笑,问柳河。
“不用我抓,我爸在那儿!”柳河用手指了指教室。
随风顺着柳河指的方向一望,只见柳河的父亲柳平原正坐在教室的门口,和村委会的几个人正在抽烟。柳平原原来是村里一大队的队长,现在是村委会的小组长,这次分地,他也参加。
随风点了点头,没说话。
柳河又说:“我刚才去你们家找你,见你们家锁着门,猜着你可能在这儿,就找来了。”
“找我什么事?”随风问道。
“没事,”柳河看着随风,“我想问问你有什么打算。”
随风低下了头,半天没说话。他心里明白,他的情况瞒不了这位好哥们,在任何时候,柳河都会热情的关心和帮助他。
但这次不同了,柳河根本就帮不了他。
“我知道你们家没钱。不如这样,你去上高中,只要你拿着中专的录取通知书去,学校肯定会收你。能考上中专的,考高中根本不成问题!”
随风依然没有说话。他知道柳河说的方法完全可行,但他不想这么做。他正是因为不想多上这三年的高中(以免再给姐姐增加负担)才报考中专的。但现在他却没法跟柳河解释。
柳河看出了他的难处,伸出一只手拦住了随风的肩膀,说:“要不你就再复读一年,明年再重新考,考公费应该是有把握的!”
随风抬起头来,望了望天空,长长的呼出一口气,说:“先不急,我再慢慢考虑一下……”
“考虑不要紧,你可别整天发愁,愁坏了身子就完了!”柳河打断了随风的话,劝慰他。
随风感激的看了柳河一眼,默默的点了点头。
这时,就听人群里传来一阵吵闹声,随风跟柳河同时抬起头来,向人群里望去。柳河说了一声:“走,看看去!”说着,两人并肩走入了人群。
吵架的是两个年轻人,一个是河西柳家的,名字叫柳明,另一个是河东柳家的,叫柳志强,原因是为了争夺掉在地上的一个号码。现在分的是一等地,这个号码刚好位于村东的拗口拐角处,离村子近,交通比较便利。两个人互不相让,都说是自己抓到的。
“你们俩谁站在前面就是谁的嘛!”支部书记王立国站出来劝解他们。然而他这句话非但没起到劝解的作用,反而更挑起了两人的争夺。刚才人们都挤在一块儿,哪能分得清谁站在前面?
于是,两个人又把争吵的内容转移到了谁站在前面上。
“谁先来的给谁!”王立国又说了一句。
这下两人吵得更厉害,几乎要打起来了。
柳平原站了起来。他实在看不下去王立国的这种做法。王立国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挑拨柳明和柳志强打架,以挑起河东柳家和河西柳家两大户族之间的矛盾,然后他从中坐收渔人之利。
“都给我住嘴!”柳平原吼了一声。
柳明和柳志强在村里都比柳平原矮一辈,平时都喊柳平原为大叔,柳平原一喊,两人自然也就停了下来。
“把号拿过来!”
柳明把那张写有号码的小纸条递给柳平原。柳平原拿过来,然后又撕了一张同样大小的纸条放在手里一撮,将两个纸蛋混在一起,往桌上一扔,说:“你们俩再抓一次,这次谁抓着就是谁的!”
周围的人纷纷表示赞同。柳明跟柳志强互相望了一眼,没再争吵,一人分别抓了一个,然后都慢慢的展开来。号码在柳志强手里,柳明手里的是个空号。柳志强喜滋滋的跑过去登记,柳明没有说话,接着去抓别的号了。
随风挤进人群,随手抓了一个阄,打开看了看,顺手交给柳平原,转身出了人群。
柳河已经回家,随风一个人觉得甚是无聊,便出了学校,沿着村南面的那条羊肠小道,向山上走去。
在凤凰山南面的山腰,有两道**头,中间**一个不大的水库,是山腰附近农田灌溉的水源,也是夏天男人们洗澡的地方。山头上面有一道缓坡,地势比较平坦,种着一些高粱和玉米。此时高粱和玉米都已接近成熟,一棵棵的高粱和玉米挑着它们的果实,就像卫士一般的站在地里,散发出一种特别的清香,随风飘向了山间。
随风穿过那片高粱地,来到水库沿上的一棵洋槐树底下,坐在一块石头上,望着水库里那碧绿清澈的水面出神。
此刻,随风的心里痛苦又烦躁。他不知该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该怎样来对待自己。他的心情是灰暗的,几乎没有一点光亮。往日在学校里学习的那种高昂的情绪消失的无影无踪。他从没有想到过会出现今天的情况。从小到大,从小学到初中,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学习成绩总是全校第一名。他甚至对自己的成绩有点自负,在中考前夕虽然得了一场大病,但进考场的时候他仍然是成竹在胸,坚信不会有问题。结果他却失败了。
在当时,这样的结果就算不错的了,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求之不得。但对随风来说,考不上公费,他就等于失败了。
对于一个孤儿的家庭,绝对拿不出这笔钱。
那么以后呢?他该怎么办?像柳河说的,上高中,或者明年再考一次?
他觉得他已经没有那股劲头了。一次失败,就已经让他觉得元气大伤。
随风望着山顶上那一片片的松柏,不由长叹了一口气。
山泉沿着石缝潺潺而下,流入了村中央的柳条河。
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随风又望了望那片水库,真想跳下去。
这时,身后的高粱地里响起了沙沙的声音,随风回头一望,只见柳絮正拨开高粱,沿着小路走了过来。
柳絮是来寻他的。
柳絮锄完地回到家,看家里锁着门,就去了村南头的小学。抓阄已经结束,院子里剩了没几个人。柳絮就向他们打听:“我弟弟呢?”一个人告诉他,看见她弟弟上南山了。
柳絮转过身来就上了南山。
她猜想随风在那水库边上。她知道,随风的心里难过。十七岁的人了,已经不是小孩子,家里的情况瞒不了他。
然而她的心里何尝不是也很痛苦?在她六岁那年失去了父母,姐弟俩一下子变成了孤儿,弟弟完全是由她看大的,她供弟弟吃饭,供弟弟上学,从小到大吃了多少苦,如今都已经麻木了。她唯一的心愿,就是能让弟弟考上学,走出柳河湾,离开这个贫穷落后的地方,从此不再受苦。
然而,昨天弟弟带回来的消息,竟然是自费!
柳絮当时就懵了。
她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钱。需要多少钱她不知道,她只知道她连一千块钱也拿不出。五百也没有,甚至一百块,对她来说,都是个大数字。
希望在现实中破灭。
整整一晚上,柳絮睡不着觉。她在黑暗中睁着两只眼睛,望着空洞洞的屋梁,却什么也看不见,只有一片虚无飘渺的空洞。窗外,雨依然下得很浓。
放弃吗?不,不能放弃。弟弟是她多少年来的希望,甚至是她生活的唯一目标,她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生活的目标就这样毁灭。但有什么办法呢?三年中专得很多钱,就是把他们的房子卖掉也不够。农村的房子并不值钱,那么像小的时候去讨饭?更不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借,但像这样的家庭,谁会借给她们呢?
柳絮的脑袋里就像塞了一团麻,乱纷纷的,没有一点头绪。她把她们两人的成长过程细细的回忆了一遍,从父母去世到弟弟上学,到农村“大包干”她自己出山劳动,再到弟弟中考,一幕幕就像电影一样的晃来晃去。唉,要是爸妈都活着多好,她们就都不用遭这份罪了。这都是命啊……
柳絮翻来覆去的折腾了一夜,直到快要天亮的时候,她才沉沉的睡去。
第二天早上,柳絮看了看弟弟还没起床,就把饭做好了放在锅里,自己就出山劳动去了。不管怎么样,只要生活在农村这片土地上,她就得劳动呀!
然而她锄完地回到家的时候,却不见随风,她的心头不禁一凛,这个时候,可千万别出事!她已经受不起任何打击。
柳絮一路寻着上了南山。
她看到随风坐在一块石头上,心里不禁松了一口气。
“你怎么不回家?”她问随风。
“没事。”随风淡淡的说。
“抓完号了?”
“嗯。”
两人都陷入了沉默。她们都知道对方的心里在想什么,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相依为命的姐弟俩从没有感到这样难过和悲哀。
良久,柳絮打破了沉默,说:“随风,不要想了,咱们回家吧,呆在这里也不是办法。”
“姐,”随风低下了头,“我不上学了,在家跟你干活。”
“你先不要说这话,不到万不得已咱就不这么做。让姐再想想办法……”柳絮咬紧着**,不让眼泪落下来。
随风看了看柳絮,叹了一口气,站起身来,说:“姐,咱们回家,该吃中饭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第三章”内容快照:
『第三章』
随风考~自费中专的事,很快在柳河湾传了开来。这个学习一向聪明的孩子,再一次成为全村人议论的焦点。一时间,各种言论纷纷传来,同情的、冷嘲~讽的、看~闹的,说什么的都有。更有甚者,有人看见村支~~王立国曾在~里说,只~柳絮嫁给~儿子海~或者随风娶~~儿海鸥,他就出钱供随风~学。当然,如果两点都能办到更好。且不说随风借这个机会可以直接走出柳河湾,单说柳絮的勤劳和勇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