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浮 世 绘 [目录] > 第1章

《浮 世 绘》

第1章引子

作者:曹光雄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浮世绘

上卷

《浮世绘》便由此开始,作者首先对五位女士、

三位先生为什么聚会作了介绍。以下便是他们在

竺彩云的倡导下,分别讲述的所见所闻,堪称是

当代潮汐人生的描摹。

在繁华的上海浦东陆家嘴的嘴尖上,新耸立的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高468米)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中层,观光人群中有五位女士、三位先生,他们都是年逾中年的人了。各自都穿着与这个大都市相称的既时尚又典雅的衣服,相互曾是中学或大学的同学,甚或同去支过边到过黑龙江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战友,有着同患难共呼吸的情谊。

女士们都长得具有江南女子那种唇红齿白水灵的美丽,虽然并不年轻了,但身材都还匀称,没有那种营养过剩而导致的肥胖,仍不失当年青春的神韵。她们仪态端庄,具有良好的教养,显然原先都是高贵的上海小姐。

先生们也都一个个仪表堂堂,具有典型的上海男人腰背挺直瘦高型的身材,面部显得精明干练,虽然经过许多风霜,却不见憔悴,倒是微微发福后,添加了几分丰容,便像印度文豪泰戈尔描写的那样:

一个人的青春时期一过,就会出现像秋天一样的优美的成熟时期,这时,生命的果实像熟稻子似的在美丽的平静的气氛中等待收获。

当青春的光彩渐渐消逝,永不衰老的内在个性却在一个人的脸上和眼睛上更加明显的表**来,好像是在同一地方久住了的结果。

他们今天来此是不谋而合,都是买了门票来塔登高望远散心的。

那五位女士,头一个,身材婷婷玉立的叫竺彩云;第二个,脸庞显得大方开朗的叫夏玉芳;第三个,神态清秀灵慧的叫金秋桂;第四个,显得活泼玲珑的叫柳莺飞;第五个,文静素雅的叫卢晓芬。

那三位先生,一个叫陶知秋,是退休的政府官员;再个叫周汉夫,是位学者、民主人士;还有个叫葛沪生,是某公司退下来的高级职员。

不约自来的巧遇,使得大家非常的高兴,相互都紧握了握手,柳莺飞竟然一个个地搂着姐妹们的肩膀亲昵,拉着先生们的手直晃。

陶知秋到底是政府官员(现在称公务员)出身,他对迎来送往的场合见多了,便招呼服务生,要了一个茶座,请诸位围坐成一圈。大家喝着茶,彼此谈论起昔日的种种情况,也互相问候了分别后的生活状况。大家兴奋激动一阵后,眼光投向窗外,欣赏着隔江相望的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小憩一会儿,周汉夫便开口吟起几句诗来:

浮生漫漫梦悠悠,几多坎坷几许愁。

一路风尘少思量,拂晓觉醒觅源头。

竺彩云见周汉夫吟诗时是紧锁眉头,那神情颇有些忧伤,便问道:

“汉夫子,你有何不开心,心情如此沉重?”

金秋桂也问他:

“是呀,看你感慨几多,莫非又遇上什么烦心事了?”

陶知秋却调侃地笑道:

“你们还不知道汉夫子向来是忧国忧民呀!他当年不就为此打成‘裴多菲俱来部’的牛鬼蛇神了吗?每每回首往事,他当然就比我们要多一层心思了!”

卢晓芬就细问起诗句含意来:

“汉夫子先生,这四句诗是何意思?你得逐句诠释,给我们弄个明白。要不,你的诗就白吟了!”

这时,周汉夫无奈地望了望大家一眼,说:

“也许,我这是庸人自忧。我的这首诗题目是《有感人生》:我想,我们这一代人,接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正统教育最系统,也最完整。在那**燃烧的岁月,我们对‘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白天充满革命**,怀着宏伟理想,憧憬美好未来,鼓足干劲拼命干;夜里做着美梦,梦中有希冀,有热望,有幻想。‘浮生漫漫梦悠悠’,便是岁月有多长就梦想有多长。谁知因为不实事求是,我们的理想就成了梦幻,不但空欢喜了一顿,而且心灵还留下了一些创伤。”

“那第二句呢?”

周汉夫沉思了一下,说:

“回顾一下我国现代革命史:什么时候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什么时候我们的革命事业就取得伟大的胜利;反之,什么时候忘却舍弃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什么时候我们的革命事业就遭受到巨大的损失。如1933年由于推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军事路线,红軍三十万人就只剩下三万人;1935年1月,党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軍的领导地位,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领导革命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1958年上头犯了左派幼稚病,完全凭主观臆断,脱离实际,违反科学态度,就导致了大跃进浮夸风后的连续三年困难。当从实际出发,党中央及时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后,1962年起国民经济就很快得到恢复。1966年又因主覌主义作祟来了一场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就把本已逐步走向经济建设的正确轨道,又拉回到左的**路线,结果弄得万马齐喑,使得国民经济走向崩溃的边沿。党的十一屆三中全会重提实事求是,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很快就经济腾飞,我们的综合国力就迅速增强,人们久违了的笑容便又重新在脸上绽开。我们前进的每一步,都是与不实事求是作艰难斗争走过来的!不就是‘几多坎坷几许愁’吗?”

这时,陶知秋忍不住接过话柄,讲了自己对第三句的理解:

“汉夫子,那第三句,你看我理解对不?所有这些,它说明实事求是是建党立国之本,谁要是疏忽它,戏弄它,或者嘴上讲而行动上并不执行,那得到巨大损失的惩罚,其痛楚是难以用言語来形容的。这个认识,党和国家是从昂贵的学费中得来的。我们遗憾的是,过去未曾仔细地思考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只是盲目地充当驯服工具,吃了亏上了当也不知。如今,也总有为数不少的公务员,有的或者就是政客,虽然他们嘴上从来没离开过实事求是的口头禅,但办起事来就凭想当然,用主观意志代替客观事物,搞长官意志,以先知之明去处理人和事,致使实事求是成了空壳壳,成了某些政客的护身符。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成为新的悲哀。这恐怕就是‘一路风尘少思量’的意思吧?”

周汉夫点头说:

“对,此句本意是这样。你连公务员同僚都提到了,你比我阐述得还深刻些!”

金秋桂也马上参与进来,谈了她对第四句的领会:

“各位,我们从年青到中年都走过来了,对人生和现世积累了许多感慨。儿时父母教,上学老师教,参加工作后领导教,都强调要‘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我们和许多人一样老老实实地遵循此道为人处事,却都没吃到好果子。直至后来揭露当年的副统帅林彪反党阴谋,才晓得个中奥妙,原来身为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暗中奉行的是‘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这使我们大有一种受愚弄的感觉。现在改革开放了,我们却退休了,静下心来想想往事,真是不堪回首啊!我们之所以坎坎坷坷,历经许多磨难,终于才晓得是不实事求是的根源使我们吃了大亏啊!我想,这就是‘拂晓觉醒觅源头’了。”

柳莺飞听周汉夫和众人讲了一大通理论,也还是没得要领,就又问:

“现在清除了‘左’的思想路线,情况已经好多了嘛,你还犯得着那样杞人忧天呀?”

夏玉芳似乎领会到其中奥妙,就说:

“听汉夫子说下去,他是研究学问的,看问题讲求深度,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听听!”

周汉夫就又说:

“方才,金秋桂女士说出了我第四句的原意。至于现在情况嘛,是好多了。但是,并不等于人们就彻底认识了实事求是的极端重要性。要不,你看——什么形象工程呀,强调外塑形象,内强素质。说白了,外塑形象,就是搞成‘马屎外面光’;所谓内强素质,那也是‘挂羊头卖狗肉’,遮人耳目的。要不,怎么那么多造假卖假,假葯、假酒、假文凭、甚至假鈔,不单是个体户出手这些假东西,就连一些国营超市和银行也时有假物、假鈔出现。这单单是老百姓个人所为吗?那些成套的造假机器设备,不都是从正规工厂出来的吗?还有那些卖伪劣假冒店子的营业执照,不都是经过政府有关部门审定颁发的吗?更有诸多虚假广告充满我们的报纸、电视、广播,有谁去审查把关?出了问题后,这些传播媒介哪个又承担了什么责任?既然要内强素质,那么他们识假打假的火眼金睛到哪里去了?很显然,都被利益驱动而一叶遮目了,人们不禁要问:素质何在?素质既无,又何来的强化?杨翰端先生有一首《‘包装’》诗写得入木三分:

*商品要包装——取个洋名更响亮!

精心打扮劣质品,‘丑女’出嫁靠‘嫁妆’。*歌星要包装——袒胸露背靠港台腔……

未曾开口先鼓吹,‘人炒伪星’送天上。

*广告要包装——名人洋人齐亮相。

妇女何止半边天,银屏处处俏女郎……

*书籍要包装——名人作序何堂皇!

内容平淡无所谓,只图‘马屎皮面光’。

*刊物要包装——**印在封面上……

‘拳头枕头’多渲染,不是黄货胜似黄!

*新闻要包装——坏事当作好事讲。

出了事故也不怕,改写‘抢险凯歌扬’。

*政绩要包装——芝麻当作西瓜讲。

‘神仙数字’信口编,报喜更比报忧强。

*官员要包装——雇来‘枪手’进考场……

混张文凭镀层金,平步青云有希望……

*包装时代多包装,假的常比真的香。

涂脂抹粉掩疮疤,可叹包装成伪装……”

葛沪生在商界知道一些信息,他就东方明珠电视塔有限公司的一宗假票获取暴利案件举证说道:

“据2001年5月3日08:42新华网上海电报道,这个塔的某售票员、某检票员、某中间人,伙同印刷厂某负责人、某工人,于2000年8月至9月伪造东方明珠塔观光券400本,票证价值82.5万元。至案发止,伪造并使用假票券4313张,侵占票房收入超过23万元。2001年2月逮捕了这些人,虽然法律制裁了他们,但这种欺诈作假不老实之风气,确实令国人担忧啊!”

柳莺飞这才听明白了。于是,她也谈了自己的高见:

“我想起来了,早在我党诞生的前一年——1920年6月,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就指出过,‘马克思主义的真髓和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毛泽东在1945年5月著文《改造我们的学习》中也曾强调实事求是,并解释道,‘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以后,他又进一步强调,‘按照实际情况決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再后来,邓小平干脆明确规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党的理论刊物前《红旗》现易名《求实》。中央电视台曾经多年专门有个《实话实说》节目。由此可见,实事求是是太重要了!”

竺彩云很有同感地长叹道:

“是啊,要是以后市上再无伪劣假冒,不再短斤少両,不再有虚假广告,政府职能部门不再虚假承诺,不要像人们所讲的那样,说各级党校一进校门,都有‘实事求是’的校训牌坊,来学习的学员,都是各级党政的要员,他们进校门,都要绕着这尊‘校训’牌坊走进校园,教室在这尊‘校訓’牌坊的背后,学习结业后就离开这尊‘校训’牌坊,回去工作。以至人们调侃说成——

冲着实事求是来,绕着实事求是走,

背着实事求是学,离开实事求是干。

“无论商场还是官场不再尔虞我诈,人们不再因此而担心上当受骗,相互播扬的是诚实和信任,那世界就真成了一片净土,该是多么美好啊!所以我想,要是大家赞成的话,我们不妨这段时间,每天都到人称‘城市山林’的豫园里假山亭阁一聚,隔离喧闹的城市,与幽静的山水园林相伴,围绕实事求是问题,谈论些我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用我们的经历与見闻,像讲故事一样来描述,既有形象又有内容别开生面地来探讨一番。这也是休闲,最高尚雅致的休闲。这比起那许多成天陶醉沉沦在歌舞厅或麻将桌上的人来,要有意义得多。”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引”内容快照:

『引』

~~们听了竺彩云的这番议论,都争相表示赞同,并规划起每人~讲多少故事,仿佛马~就~赴豫园聚会似的,一个个就都站起准备~出发了。可是,金秋桂是一个~事老成的~士,她就说了:“众~~,竺彩云~~的话讲得太好了,但我们不能凭一时~子,说走就走了。我们得回去把这些天~聚会家里的事给安排好。不然,我们就像疯了的~孩不着家一样,让家人揣~不着我们。再说,到时每个人~讲些什么,当然

~~

>> 阅读第2章 引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