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磨自己心中憋屈的力量。
每当他内心那种种痛楚与不快来临,即刻就会被精疲力尽拂了去。不久的一天,他干活的工地突然停电,他们就停了工。他蔫头耷脑地往回走。快到他家巷口时,从对面骑过来的一辆自行车“吱”地停在了他身边。
李老师。
是他的物理教师。李老师帮他分析了上师专与留下补习的利与弊。还告诉他,在师专读书期间,学生免收一切学杂费;贫困生还享受困难补助费……
他顿时眼睛一亮,决定去地区师专报到。
这时候,学校已开学一周多了,他没有按有关规定被拒绝报到。后来他知道,同一天报到的还有一个学生,银行行长的儿子。
学习期间,金明并没有因为自己高考语文、政治和英语三门成绩合计100分的严重偏科引起对文科的重视,而是听了学校一位教授的一次讲座以后开始了思考这个问题。教授讲的是“木桶理论”,他把学习的不同科目比喻为一只带铁箍的木桶的几根木板,哪怕有一条是短板,其蓄水量会受到限制,不会高过这个短板。还说,任何一个事物也如此,只要存在效能不足的问题,必定存在某种“短板”,就要集中精力和资源去解决“短板”这一薄弱环节。教授讲的含义深刻,意存勉励,治学习艺者都可以受到启发。
他眼前一亮,心里一动,觉得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这以后,他经常去阅览室读大量的文科资料,向图书馆借阅小说等文学书籍成为他最热心向往的事情,迫不及待地要知道得更多。就好比,小时候他渴望尝到所有滋味一样。他感到,中文是祖国语言,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有文学修养。他渐渐认识到,人生应该是交响乐式的、恢弘的、多姿多彩的。只有博学兼得,从多学科多方位的提高自己的综合修养,才能够在人生道路是奏出最美最和弦的人生交响曲。后来,他便成为一个兴趣广泛、向全面发展的学生。
他早就知道师专毕业后自己要在某个中学当教师,这是他不喜欢的,不是他选择的,是他不愿意从事的职业。他觉得教师是靠嘴吃饭的,嘴是教师的饭碗,那多没劲儿,一个男子汉的功夫不应该在嘴上。不必隐瞒,他从没有把自己和教师联系在一起,没有去想把自己的鸿鹄之志葬送在粉尘飞扬的三尺讲台上。他天性中有一种闯荡和冒险精神,希望自己的一生轰轰烈烈。
但要摆脱当教师的命运他知道很难!
他真正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是缘于学校组织的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事情就此有了意外的变化,似把他那颗冰冷的心捂热了。
那天,他在一张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幅照片,照片上有个智力题,还有几个学生瞧着智力题正在挠头皮,像是在动脑筋思考。还有一则相关的通讯报道:
“……
吴先念老师在大学毕业后,没有像有些人一样,闹着要在城里哪个单位上班,依然守望着自己的精神家园,远离城市,来到穷乡僻壤乡村。他似乎是轻轻地把这些农村孩子心田上的灰尘无情扫去,在孩子们启蒙教育上开创先河,取得了骄人成就,已成为乡村教育战线上一朵盛开的奇葩。记者和吴老师交谈中,乡亲们呼声中,没有听到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但他人生态度积极,使命感很强,有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不服输,不怕难,不叫苦的中华民族最为朴素的品德。他不图虚荣,脚踏实地,寄一腔热血于教育事业,担当着时代道义者使命。他情洒山区,播种理想,在精神高地上耕耘、收获……
他似乎没有渴望得到什么乐趣和享受,也容不下其它什么,把改变山区孩子教育现状作为自己生活全部,更看作自己幸福源泉,丰瞻地活出自己生命内涵。仿佛有数不尽欢乐向他倾诉,他周围世界变成乐园。他用那伟大而美好感情所获得种种快乐来充实自己的心灵,用自己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满腔热情书写人间真爱,用无言大爱诠释了“奉献是最美好语言……”
多么动人的话语,多么真挚的感情。
金明不相信有这样的人。由于不相信,他便对吴老师和那所学校大起兴趣。第二天,他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奔赴那个学校,想看个究竟……
他激动了,就想,自己将来走上讲台当了教师,应该怎么,怎么……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师专三年的学习生活要结束了。
三年的共同学习生活中,班里的同学之间,也许发生过口角,难免产生些误会,甚至有的还动过粗。可是,一旦到了分别的时刻,过去的不愉快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留下的便是美好回忆和难舍难分的感情。
同学们开始了互赠礼物,填写毕业纪念册,关系好的几个同学一起吃饭、喝酒、合影,有情有义的男女同学相互之间瞅机会传递信物。这样的时刻,许多同学的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复杂感情。他们年轻、纯洁、真挚,内心充满了生活的诗情……学生时代结束了,就要走上工作岗位,走上三尺讲台当教书匠了,依依不舍。
金明和其他同学的心情不完全一样。
他回首往事时,总觉得不咸不淡的,没有太特殊的记忆和感慨。不知怎么的,他老是感觉自己的心里和身上攒着一股劲,也常常想着,在一个什么地方,在自己高兴愿意的时候,把这劲儿使出去。
早在一个月前,金明和同学徐智、余晓欣就曾经相约,毕业前要进行一次登山比赛。余晓欣也是南山人,他的眼睛有点儿不大,平时也不爱睁大眼睛,只是在紧急情况下,他才睁大眼睛。师专三年学习中,他和金明、徐智结为要好的朋友,可以无话不说。
这天上午,曾飘过几滴清清的雨。他们三人相约来到了学校附近那座大青山下,短暂停留了一会儿,便兴致颇高地开始了登山。山是陡点儿,但登山的路不难走。他们如孩子般地竞争着,都想拿个第一。
快到山顶了,徐智的步子越来越慢,每一步都要用一连串的大喘作伴奏。忽然他眼前一亮,心头掠过一阵惊喜,到山顶了!不过,脸很快耷拉下来——金明先他一步到山顶了。
片刻后,余晓欣也到了山顶。
余晓欣倒没有什么,徐智居然憋着一肚子败兴气儿坐那里,觉察出金明在用轻蔑的目光看他,岂肯善罢甘休?过不大一会儿,他板着脸,上下打量了一会儿金明,老谋深算地说:“哎,金明,登山你第一,这是因为你体质比我强。但人生需要的是运气,你不听歌中唱的,‘好运来,好运来’。咱们比比运气怎样?”说完调皮地一笑。
金明没有吭声。
徐智又惊惊乍乍地催促:“快说!你快说话啊!”
金明知道徐智实际上是要占卜。在此情景下,一向不信任占卜的他竟也突然膜拜起来了。他说:“行啊。”说完转脸去看余晓欣。
余晓欣感到挺难为情的,摇摇头推辞:“我宣布退出……”
徐智点头应允,他瞧瞧金明说:“好,我们两个来。”说完,他摸摸口袋,掏出硬币,看了看,然后如宝贝一样紧攥手里,瞧一眼金明后,眼半闭了,嘴里喃喃自语个不停:“正面,我的好运,反面,金明好运,正面,正面,正面……”
他把硬币抛得老高,一眼不眨地瞅着它直到落地。金明斜着眼睛瞅着。
是正面!
顿时,徐智的脸上**了小孩般天真满意的笑容,松了一口气,放下心来。
金明从小就爱争强好胜,样样不肯落别人以后。这时候,他不高兴了,有点儿烦徐智了,心底里有点儿不乐意,一脸的不服气,睁大了眼,忍不住冒出一句:“这是运气,碰上了才算数。登山那才是真本事。”说完,心平气和了些。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7章:在梦想里起航”内容快照:
『在梦想里起航』
5.在梦想里起航不用说,金明师专毕业后,走~讲台,便是整个故事的开端。本书书名——三尺讲台,指的也就是这意思。可是,两年了,~工作、生活无~无澜,平淡无奇。他~没多大意思。他~没意思,读者更~没意思。读者~没意思,我们就不写了。还是从他在南~二中工作两年以后写起。这时侯,他已经二十四、五岁,不胖也不瘦,中等~材,~板总是~得直直的,显得很健壮。那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