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岫烟乡位于虢山县南部边陲,距县城70多公里,再往南就是宛城市栖霞县境了。岫烟乡过去叫崇文镇,清朝末年还是虢州直隶分州所在地,是通往鸭阳的咽喉要道。这里人尊师重教,文化气氛很浓,还出了一个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和文化旗手鲁迅先生有过深厚情谊的著名文学家、教育家何立化先生。何立化先生的父亲是前清秀才,一生立志于山区的教育事业,早年在这里设馆授徒,教书育人。这一带有许多在外工作的人,最大的当到省民政厅厅长。县里中层干部中岫烟乡人数不在少数,都与何氏父子的教化有关系。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经济的衰退,这个百年小镇就逐渐式微了。
乡政府窝在镇子东头的山脚下,四面环山,地势低洼。临街是一栋二层小楼房,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一楼是土地所、司法所、民政所办公场所,二楼住着单身职工。走过长长的甬道,来到后院。后院是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土坯房,十几位班子成员就住在这里。院里有两棵老核桃树,一棵椿树。核桃树下有一口井,深咕隆咚,一眼望不到底。院子年久失修,散发着一股股霉味。甬道西边是伙房院和大会议室,东边是财政所小院,收拾的还稍微讲究些。
王亭子搬走后,屋子乱七八糟,床下堆满了核桃皮、橡子壳等垃圾。办公室几个年轻人胡乱收拾一下,就把何树莲的被物行李搬进来了。何树莲看到墙上糊的报纸都发黄了,顶棚上还有老鼠的尿渍,象画地图一样,感觉很不舒服。床连个床头都没有,只用两条长凳支个板。她钻到床下,把房间齐齐又打扫了一番,弄得头上脸上都是灰。又叫来乡政府对面糊顶棚的人,来把墙上、顶棚都糊了一遍,才凑合住进去。窗帘子也发黄了,水桶、暖壶都没有,何树莲又上街买了一通。她本想让办公室给配,但听小艾说,乡里穷,新来的人都是自己带水壶,水桶、脸盆等。她想这些也不值几个钱,何必张嘴呢?她到几个班子成员的房间里转了转,看样子他们也都不太讲究。葛敏学的屋子也很简陋。和别的同志一样,都是寑办合一。房间有一对旧沙发,还是革的,比别的班子成员强一点的是,多了一台彩电。窗帘子是蓝色的,一边还缺了一个角,几年没洗的样子,衬得屋子很陈旧。呼延军门前那棵椿树,半个树身子都被雷劈了,还戳在那里。几个副职的屋里,除了桌、椅、条凳外,什么也没有。院子里坑坑凹凹,下雨时就长出一层滑溜溜的青苔。厕所在大会议室后面,走过去要下几个台阶才能到。乡政府办公室也只是一间房,一张桌子上放着一部电话,墙上挂着一些文件、报表之类。
伙上的饭菜也很糟糕。这季节盛产茄子,伙上就一天三顿水煮茄子。不是炒,是煮。先用水把茄子煮熟后,上面浇一勺生油,特难吃。早上一般是玉米糁子汤,中午是捞面条。干面条一下到锅里,颜色还没变就捞出来。有时伙师高兴了,也做一顿米饭。但米饭是咸米饭,就是把米淘后放在蒸笼上,一层米铺一层菜或肉,蒸出来的肉还是白生生的颜色。职工下村回来晚一点,饭就没有了。大伙都很有意见,但书记、乡长不常在伙上用餐,就没有人重视。何树莲从小在农村长大,吃饭上不讲究,但她也有点不习惯。伙上也没有开水供应,得自己弄个"热得快"烧。
何树莲习惯了西原镇书记张大川那种大气磅礴的工作作风,对这里的人和环境一时难以适应。
葛敏学看起来很和气,没有架子,但心思多,说话拐弯抹角的,什么意思需要你去猜测。有时不定一句什么话就把他得罪了,你还蒙在鼓里。呼延军看起来豪侠仗义,和谁都称兄道弟的,但他对人对事,嗯嗯啊啊,皮里阳秋,让你心里没底,你不知道他整天在想什么。几个人在一起聊天时,呼延军总是说,我这个角色,相当于一个大家庭里面的大嫂子,上面有公公婆婆,下面有兄弟姐妹,我方方面面都得照顾到。但何树莲没有感觉到“大嫂”的温暖,倒受了他不少冷遇和挤兑。何树莲觉得,她和他们中间似乎隔着什么。隔着什么,她也弄不清。
据说人和人相识,身上会发出一种气味,气味不相投,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她记得到西原镇上任那天,办公室卫主任、王主任去送。西原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在饭店给何树莲接风,招呼喝酒。党委书记张大川微笑着望着何树莲喝酒的样子,对王主任说:“可以,可以,能使得。”“能使得”是这里的土话,就是说这个人还行,能中。回来时王主任向何树莲传达了,何树莲心中很高兴。人说第一印象很重要,确实如此。在县里何树莲就认识张大川,那时张大川在农委当副主任,何树莲编写过农委的简报。何树莲一眼就觉得张书记很大气,男人味十足。何树莲知道,只要一把手欣赏你,你就能干成。那天九个人喝了6瓶酒,何树莲心里暗暗高兴,心想,开局不错。
第二天,张书记就带着何树莲和李副书记、办公室的小丽到各村熟悉情况。张书记带着何树莲转遍了22个行政村,每到一个村,都介绍说,这是咱们新来的何镇长,何镇长是从县委办下来的。人家是知识分子,是才女,写过很多文章,素质很高。希望大家今后支持她的工作。各村的支书、主任一看张书记看重何树莲,自然不敢怠慢,就很抬举她。她去不久,张书记就召集班子会,给她分了文教、卫生、宣传、扶贫等项工作,还让她包了近处的三个村。张大川亲自帮她筹划,文教卫生工作应该在哪些地方下劲,近期内要抓住街上的小学建设、卫生院门诊楼建设,还有电视差转台等几场事。还说,你把这几场事办成,就奠定你在乡里的位置了。
张大川38岁,大高个子,长胳膊长腿,说话时眉毛一耸一耸,很生动。他每天早上往镇政府院子里一站,双手叉着腰,一副大气磅礴的样子。这时候,院子里的人包括班子副职,都敛声屏气,各就各位,各干其事。张大川看起来很威严,实际上却很有人情味。尤其是一笑,**就翘起来,显得很孩子气。业余时间,他和副职们一块打扑克,他会一本正经地偷牌,玩赖。这时候他又象个小孩子了。何树莲崇赏男子汉,她觉得张大川就是她心目中的男子汉。张大川看何树莲的目光含着欣赏,鼓励还有包容。这目光让她感到踏实,感到自信。
何树莲每天和男同志一起,奔波在22个行政村和乡村小学中间,筹划着学校建设等项工作,干得很起劲,很快就建立起自己的威信,赢得了群众的好评。谁知好景不长,半年不到,因为一场特殊的事故,她就被发配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岫烟乡了。
岫烟乡班子成员除了葛敏学、呼延军外,还有两位副书记和三名副乡长、一名人大**。副书记崔保庆分管组织、党建;副书记孙保仁分管政法、纪检、乡镇企业。三位副乡长是曲相生、牛衍林、牛红卫。曲相生分管土地、城建、环保、工程、文教卫生;牛衍林兼着武装部长,分管武装、民政,牛红卫分管农林水利。人大**吴长泰分管人大、政协工作。
吴长泰50出头,教师出身,办事认真、死板,大家就送他一个外号“吴马列”。每遇着需要讲政策、搬条条框框时,书记乡长总要找他。每年的人代会,只要交给他,他都能弄得头头是道。吴长泰发言时,有一个典型动作,就是两只手翻转过来翻转过去,嘴里说着“酝酿,讨论,再酝酿,再讨论”,于是大家就经常学他。
党办、政办秘书由孙保文一人兼任。孙保文不是副乡级,大家只称他孙秘书。孙保仁和孙保文是本家兄弟,都是本地人,就住在街西头。
崔保庆40岁左右,个子高大,脸盘白净,戴一副眼镜,看起来文质斌斌,很象一个大干部。但他肚里的水有限,一说话就掉链子。有一次几个人在一起议论邓丽君的歌唱得好,他当时就说,“人家邓丽君音道好。”他的本意是想说邓丽君声音甜美,音质好,但由于用词不当,让别人想歪了。还有一次上边号召机关干部职工下海经商办企业,动员大会上,主持会议的崔保庆最后总结时说,“这个事,大家都要向人家王亭子学习,啥钱都挣。”会场上的人轰一下子都笑了。王亭子当时是乡妇联主任,性情泼辣,精明能干。她业余时间,在乡政府院里点香菇种天麻,养猪喂鸡,工作生活两不误。当时井沟一带金矿形势正好,她星期天上山背矿,一天能挣好几百。过后有人问崔保庆,人家王亭子和人睡觉挣钱,你会吗?崔保庆气得直瞪眼。崔保庆是工农兵学员,家住小河沟村,人们就说他是“小河沟出来的大干部”。还有人给他起个外号叫“崔大棒槌”,简称“崔大棒”。说他说话办事心里没成算,撂出去不接。还说他啥事都管,啥事都管不好。但他毕竟是本地人,家就住在乡政府对面,书记乡长不在时,有村民来寻,好赖也能抵挡一阵子。
孙保仁年令不大,但有点维维诺诺。每次到县里开会回来,传达精神面面俱到,唯恐把重要东西漏掉。他从部队上转业,却没有军人的干练利索。他原是副乡长,刚被任命为副书记。有人说他的胆小是被葛敏学吓出来的。他分管乡镇企业,曾到沿海一带联系过几宗业务,后来证明都是骗子。手里捏了一把条子,葛敏学生气,不给他报销。加上他又是葛敏学给帮忙提升为副书记的,因此总有一种“隔河做揖”,--承情不过”的样子。
牛衍林30多岁,下乡后先是武装部长,后升副乡长兼武装部长。分管武装、民政两项工作。他早先分管土地、城建,因和土地所长李玉朝闹得下不来台,才改为分管民政。牛衍林身体瘦弱,常年患有失眠症,每夜都是辗转反侧不瞌睡。心眼也小,一听说葛敏学说他什么了,就整夜整夜反思,更睡不着。牛衍林家住七里坪镇,离这里不过30余里,骑上摩托20分钟就到了。
牛红卫比牛衍林小两三岁,穿着打扮很前卫,在一群乡干部中有点鹤立鸡群。说话女里女气,走路爱扭屁股,大伙暗地里叫他“二尾子”。何树莲第一次看见他,就在心里想,这样的人,也能当副乡长?据说是因为他媳妇早年和一位县领导关系好,才把他提拔的。
计划生育工作原来是王亭子分管的,王走后暂时没有主管领导。计生站站长杜书强24岁,到岫烟乡工作却已经5年了。小伙子聪明机灵,最近刚提为计生站站长。班子会一般都让他参加。
另外还有享受副乡级待遇的老耿、当过乡武装部长现已退居二线的老蔡、当过副乡长退居二线的巩永理,这几个都是乡里的“老把式”,历任书记都很尊重他们,开班子会时总让他们参加。他们都是本地人,年令大,经验丰富,乡里有什么疙瘩头事,还得请他们出面。在分工上,也是让他们包一个大村,发挥余热。
班子成员中,除葛敏学、呼延军、曲相生、何树莲、牛红卫家在县城外,其余都是本地人或在邻近乡镇。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乡镇”内容快照:
『乡镇』
三一晃何树莲来岫烟乡快~月了。葛~学也没有给她分工,她每天就和几个副职一块~村~些具~事,或者配合中心工作,逐渐~悉情况。这些天何树莲随牛衍林、牛~卫、林站站长朱子槽,还有包村~老蔡到~岭村发动群众搞雨季造林。~岭村有900多~人,在岫烟乡算是个中等村。支书兼村委~余改成,50来岁,当了20多年的村~。余改成不识字,但记~特好,到乡里县里开会,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