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缘起
在一个天寒地冻的日子里,俺九死一生的来到了人间。
俺生在那年的腊月,听娘说雪下的非常大,几十年都没有下这样的雪了,屋檐底的冰溜溜挂有三四尺长。因为快过年了,街上行人很多,人们都在购买年货。俺家也忙得不亦乐乎,娘腆着大肚子在院子里打扫积雪。那个年头,孕妇一直干着活,从来不知道要保养身体,要保护胎儿,要注意营养。就在她腆着肚子扫雪的时候,不小心被一个石头拌了一下,差点摔了跤。娘放下扫帚,搬起了石头,仔细看了看,原来是一块腌大白菜用的石头。这块石头不大,有二十多斤,没有菱角很圆润,颜色很特别,黑里透红,还夹带点点绿色亮点。家里都称它为丑石。
这个丑石可有一段来历了,它是娘从娘家带来的。
那还是娘做姑娘的时候,一次,她到山上拾柴,突然蹿来一条野狗,眼恶狠狠的盯着她。娘很害怕。那时四处无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她急中生智,突然抱起身边的石头,砸到狗腿上,那狗被突然袭击,汪汪叫了几声,惊慌的跑了。一场虚惊之后,看着救命的石头,虽然很丑,但也很特别,于是娘就带回了家。姥姥看了说:“你怎么带块石头回家,俺们山里人家还缺这东西?”
“它救了俺一命呢,娘,你看它很特别呢。”
“哎,还真的不一样,那就留着吧,到秋天腌咸菜的时候,可以压菜缸。”姥姥不停的摸着这块丑石。
这块丑石还有一个很奇特的作用,就是每到阴天下雨之前,全身冒汗珠,水灵灵的。家里人都视它为宝石。就这样,娘出嫁了,把这块石头也带到了婆家。
可能是被丑石绊了一下的缘故,到夜里俺出世了。
“嗷嗷……”娘痛苦的**着。
“挣!挣!挣!”爸爸鼓励说。
“他爹,俺挣了。”娘痛苦地说。
“挣,使劲挣!”
“哎,他爹,俺使劲了。”
“难产!”爸爸突然紧张了起来。
母难日,孩子奔生母奔死。在痛苦挣扎中,娘九死一生的生了俺。生下来俺就没气了,爸和接生婆忙活好一阵。太奶奶在外边等了好久,冻的直哆嗦,焦急地问:“男孩女孩?”
“女孩。”从屋里传出爸爸的低沉的声音。太奶奶一听女孩,气的把松开很久的大腰棉裤一扎就走了。嘴里还不停的咕噜着:“又是女孩,又是女孩……”
俺出生那年是个鼠年,中国遇上了一个大饥荒。老天爷把俺带到人间,有点生不逢时。不过能够落到这个小康之家命还不错。
“生这孩子时间长,憋坏了,没气了。”爸爸又把俺抱在炉子上烤烤,烤一会,说,“还是没有气。”娘捂着肚子躺在**,有气无力的说:“没气就扔了吧。”爸爸不忍心的又把俺的嘴给抠抠,俺长叹一口气“哇”的一声哭出声来。“快,这孩子有气了。”爸爸很惊讶地说,娘顾不上肚子的疼痛,下床拿起小被子把俺包起来,心贴心的抱在怀里。哥哥和姐姐在外边早等的不耐烦了,听到了哭声,都要进来看看小妹妹,太奶奶在外边气呼呼地说:“什么好看的,又是个丫头片子,要生个男孩该有多好啊。”
“俺还以为丑石能给俺带来好运,那知道又是个女孩,哎……”娘很内疚的说。
“俺看这丫头叫丑妹吧。”爸爸没有精神的说。
“不行,不管怎样,她也是俺闺女,这个名字太难听了,等俺闺女长大了,就会怨俺了。”
“今年属鼠,就叫鼠妞吧?”爸爸有点调侃的说。
“太难听了,你是属狗的,怎么不叫狗仔?”娘也忽悠爸一句。
“那叫什么名字好?”
“就叫盼盼吧。”
“嗯,不错,那就叫盼盼。”
爸爸忙活了俺以后,又忙去给娘做吃的。
唉,幸亏当时爸爸没有嫌弃,把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从此俺就闻着药香味,听着药杵敲击声长大。
俺生在这个家庭很幸运。俺家四世同堂,有太奶奶,奶奶、爷爷,还有一个小姑。爷爷和爸爸是从医的,爷爷在县中医院,爸爸在县工农兵医院。奶奶和娘是裁缝。俺家在这县城里算是小康之家了。俺爷爷和爸医术很高,方圆几百里路的人都来求医。
在俺家的那条巷子里一共有三家裁缝铺子。一家门前的招牌写着这样一句话:新宿县服装中心;另一家裁缝铺门前写的是:苏北服装总店;俺家的裁缝铺什么招牌也没有,其实和另外两家差不多大小。爸爸知道了,说,没有招牌会影响生意,干脆我来写一个,这样客人好找。于是他想了一会儿,写的是:本街最好的裁缝。
出乎意料,这招牌竟然招来了很多生客。
奶奶虽然没有《皇帝的新装》里的裁缝有心机,但做缝纫也有一套绝活,无论顾客身材高矮胖瘦,她缝制的衣服都很合身,当地的官员都喜欢找她做衣服。娘也感到奇怪,一天她悄悄地问奶奶有什么诀窍。奶奶说给当官做衣服,先不忙量尺寸,而是先要观察清楚官员的基本年龄和神情,凡是初任的高官,意高气盛,走起路来总是挺胸昂首,因此衣服应是前长后短;如果任职稍久,在官场久经磨练,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傲气了,上衣应该前后一般长;如果是年龄偏大,在职久而未提,菱角也都消磨的差不多了,则内心谨慎,表情也比较谦虚的,这样的官,往往身体微俯,上衣就应该是前短后长。娘听恍然大悟,原来不管城府多么深,资历多么长的官员,其内心终难遮掩。
俺出生地平安镇是一个人杰地灵,风光秀丽,历史悠久的名城,小镇不大,因是一位帝王出生地而闻名遐迩,游客不断,这里至今还有一株帝王亲手种植的古槐树,虽两千多年,几经沧桑,却根深叶茂,绿郁葱葱。马陵山脉延伸到小镇的中心,山脉东流淌着京杭大运河,山脉西沉睡着古黄河,将小镇一分为三。一山两水更增添小镇的灵气和王者的霸气。
俺家住在小镇最繁华的一条街,可热闹啦。这条街相当于上海的南京路,南京的新街口,苏州的观前街,徐州的淮海路,街东有一个小广场,是县里开大会的场所,县里的表彰会、动员会、批斗会、宣判会和放露天电影等也都在这里。俺家隔壁是回民饭店,西边是百货公司,对面是大中食品店,相当于现在的超市。到了晚上,只有这条街有路灯,每天晚上好多大人小孩都在俺们家门口玩耍,逗乐的,聊天的,可是奶奶和娘从没有时间和她们闲聊。娘生俺还没有满月就出来干活了。
生女孩是没有什么功劳的,也吃不上什么好东西,这是做女人的一大悲哀。虽然痛苦着,却很忙活。家里的活很多,那时做缝纫的太少了,每天做不完的衣服,案子上的布,堆的老高,白天做一天,晚上还要做到半夜。那时做一条**只收四五毛钱,奶奶一天到晚地做活很少说话。娘又是这样人,人家都说娶媳妇随婆婆,这句话千真万确。俺常生病,可是娘只有在喂奶的时候才能休息一会,照顾俺一下,时间稍长奶奶就说耽误做活了。娘是慢性子人,听奶奶说句话,就将俺连忙往案子上一放,赶紧做活。所以我们家的孩子都是在案子上长大的,从没有人抱过。
听娘说哥哥七八岁时,太奶奶还背着他出去玩,认识她的人就问:“又背重孙出来玩啦。”
“哎。”
“你老今年高寿?”
“七十多啦。”
“看来你能抱上重重孙子喽。”
“那是,那是,哈,哈哈……”太奶奶笑的是那样的甜蜜。娘看到这一幕,心里也像吃蜜似的甜。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二 中医世家”内容快照:
『二 中医世家』
大概是清朝的雍正年代,俺的祖~出了一个秀才,俺爷爷也说不清是第几代了,这里俺姑且称为老祖宗吧。老祖宗是一个很有才气的秀才,可是次次乡试就是不第。好在老祖宗没有灰心丧气,有试必考。一次参加乡试,在回家的路~,~饿难耐,实在走不动了,就~在路边草地~歇着。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长者~巍巍的走来,原来这位老人~路了。秀才询问了老人住~,老人已是耄耋之人,听~不济,既听不清秀才的问话,也说不清楚家的住址。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