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领导班子的故事 [目录] > 第7章

《领导班子的故事》

第7章2 “伯乐”偏爱老部下 同事仗义“啃骨头”(3)

作者:lilibbhym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这天,于相雄约定向李剑锋书记汇报这件事。但是他的陈述性的汇报,真所谓胡拉被子乱扯毡,移花接木,张冠李戴。他把宣传处所做的在全市有点影响的工作,不管与楚天雄沾不沾边,统统都往他的名下塞。就如同理论课的评论一样,宣传处有些事明明是柳学群的成绩,他也不分青红皂白地磊到楚天雄的头上。至于如何看待副处长一下破格提为副部长的问题,于相雄辩解说:

“李书记,从组织手续上说,他虽然是副处长,但他实际上负责宣传处工作两年了,如果我们不是从名义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那他应该是名正言顺的处长,因为宣传处长柳学群上党校去了,是他全面负责处里的工作,并且任职已满了两年时间。你想想,他在代理职务期间尚能那么负责任,做出如此成绩来,实在是难能可贵的,我们岂能仅仅因为组织手续上的缺陷而不大胆起用他。”说到最后,于相雄以无私无畏的‘伯乐’自诩,他向李剑锋书记拍拍**说:

“李书记,请你相信我,我与楚天雄虽然在名字上都有一个‘雄’字,但一不沾亲,二不带故,我完全是为了党的事业而当‘伯乐’的!你不想想,我给自己选助手,岂能选一个缺德少才的人吗?那样的话,将来的工作靠谁去推动……”

“于部长,”有人轻声对他说:“请你抬抬脚。”

于相雄猛然抬头一看,开会的常委们早已散去,会场上空空荡荡,就他一个人躺在沙发上傻想。这时,公务员小刘手提着拖把,正在擦着会议室的地板,来到他的面前。他才恍然大悟地从往事的回忆中清醒过来。

按照一般的排名做法,如果没有特别的需要,先提拔的排名在前,后提拔的排名在后,由于柳学群提拔晚于楚天雄两个月,就理所当然地排在他的在后面了。

其实,柳学群连提拔不提拔都不在乎,还计较排名谁前谁后干什么。他一直追求的是在退休前的这段有限的时间里,能够干一番值得骄傲的事业,是与大家的合作共事。他能与老同学在一个部门里继续工作,共同担负一定的职责,那就是天大的好事,就是他人生的最大乐趣与满足。

然而,楚天雄虽然当了第一副部长,而对柳学群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内疚与歉意。似乎是他不念旧情,不够朋友,利用不正当的手段,抢占了他的位次,做了对不住人的丑事。他的名次排在柳学群前面,更使他诚惶诚恐,过意不去。尽管他没有声明什么,但不论是会上讲话,一起议论工作,他总是蹑手蹑脚,缩头缩脑。该由他发言讲意见的时候,他总是让柳学群先讲,把他放在后面。这表面看来他像是一位谦谦君子,很尊重老同学的。实际上他怕暴露自己说话言之无物,胸无经纬的弱点,怕他把话说偏了、说错了授人以柄,使人讥笑,降低他的威信。而如果让别人先说,他肯定会有相对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而且他一定会发表一些补充性的意见(这一点他往往是可以轻松地有把握做到的)。如果碰到棘手的问题,他更是往后躲,看别人的眼色说话和行事。

然而,职责范围所迫,第一副部长位次的驱使,使他真有点在劫难逃的味道,他想往后躲避的余地都没有了。楚天雄最怕难办的事,而难办的事偏偏地就找他来了:市委、市政府责成宣传部牵头,筹建旭丽市有线电视网络!

市委、市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全市各个区县的居民,都能通过有线电视网络,看到清晰的节目信号,满足居民们普遍要求能够看到多个频道节目的愿望,彻底改变现在无线电视信号太弱,频道太少,节目单一,不能适应西部大开发和改革开放需要的现状。鉴于市广播电视局领导班子不齐不力的实际情况,决定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实施筹建有线电视网络的工作。

市委、市政府这一决策,对宣传工作当然是件天大的好事。但筹建有线电视网络谈何容易啊,它面对的是全市15个区县的城镇和农村,一是没人,二是没钱,三是没场地与设备,筹建工作何从谈起呢。然而,市委市政府已经批准了当初的调查论证报告,定下了今年5月开始试播,国庆节正式对外播出的时间表。

这个千钧重担一**来,就使楚天雄如坐针毡,惶惶不可终日了。他是第一副部长,市委下达给宣传部的任务,于部长不可能事事亲手干的,作为第一助手的他,当然就要为他分忧出力帮助干了。何况他又是分管着新闻宣传工作,筹建有线电视网络,就是他主管工作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无疑也是他的职责范围啊。所以,柳学群是不可能介入此项工作的,而楚天雄却是推也推不掉、逃也逃不了的,首当其冲的不是他是谁呢?他能不神经紧张吗?

于部长当然知道这件事应该由谁来主持筹建。他把楚天雄找去,不经任何商量就给他下达任务说:“天雄啊,市委要我们牵头筹建有线电视网络的事情,你一定看到文件了吧?你很快搜集一下有关的资料,看看当初的调查论证报告,很快地制订出一个筹建工作的方案来讨论。这件事情你千万要做好,它事关重大。”

于部长说完也不征求楚天雄的意见,好像这件事就像铁板钉钉一样,不可更改了。楚天雄无话可说,只好悻悻而去。

突如其来的这副重担,使楚天雄深深地陷入了困惑之中。他把当初的调查论证报告找来看了又看,急忙理不出个头绪。在他看来,那上面尽是些模棱两可的空话,讲必要性很多,可以说绰绰有余,而谈现实可行性却不够实在具体,不是一笔带过,就是敷敷衍衍。满篇尽是困难,找不出任何让他能够立即着手的地方。他的结论只有报告中未曾提到的几个字:“白手起家”,谈何容易嘛!如果把它揽在自己手里,很难设想能够如期完成任务,说不定会把事情搞砸的。到了那个时候,即使能够找到这样那样的理由来辩解,也会给他带来轻则“出师未果”,“毫无建树”的负面评论;重则“领导不力”,“贻误时机”的种种责难。与其这样,还不如乘早超脱些好。他苦思冥想的结果,搞出了一个让他避之大吉的计划----把这块“硬骨头”交给柳学群去啃吧----因为他分管的是社会宣传工作,不论是城市的市民们,还是农村的村民们,能不能看到许多频道的有线电视节目,自然是他们文化生活的需求了,那它无疑是社会宣传方面的事情。那么,推而广之,筹建有线电视网络当然是柳学群的工作范围。以此作为根据,把它分配给柳学群去干,也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即使是这样,楚天雄感到这个想法应该先向柳学群通通气,商量商量,征得他的同意后再去向于部长汇报,以避挟上**之嫌。但他转念一想不妥,这样做虽然体现了同学与同事之情,但却可能发生你推他让的争执,使他对自己产生不好的印象:“你看看楚天雄,原来是这个德性,光会挑肥拣瘦,拈轻怕重,这真可谓‘见荣誉就上,见困难就让’啊!”从而对他的人品带来不利的影响。于是,他否定了要去找柳学群通气的想法,径直去向于部长汇报他的高见。

于部长在办公室阅读文件,看见楚天雄兴冲冲地走来,还以为他要汇报筹建方案,便招呼他坐下。

楚天雄便开始了他的一番汇报。于相雄听后深深地笑了起来。楚天雄的那番打算他是始料不及的,与其说是有线网路的启动安排,还不如说是他逃之夭夭的计划,真使他大失所望。他在给他交代的时候,是要他拿出一个启动计划,而不是要他寻找别的替代人选的。但他对楚天雄总是同情的,理解的,偏袒的。凡是他提出的想法与建议,尽管心里不够满意,但他口头上都不去表示反对。加之他现在是第一副部长,有权利向他提出全局性的工作建议。所以,于相雄看看楚天雄,并不介意地说:

“那好啊,既然你建议由他承担这项工作合适,你就向柳学群传达一下,但不要说这是你提出的建议,就说这是我的意思,要他很快拿出一个启动方案来。”

楚天雄一听,他的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于部长不仅毫不迟疑地接受了他的建议,还设身处地的为他着想,叮咛他把那个建议变成他的指示,这样做就会从根子上减少他与柳学群之间可能出现的摩擦。所以,他被老领导的良苦用心深深地感动了。

楚天雄兴冲冲地来到柳学群办公室,向他传达于相雄部长的意见。但他却没有直截了当地说部长怎么说的,而是说了他当初向于部长提出建议的一些根据,比如说,筹建有线网络是属于社会宣传方面工作的根据等等,借以加强部长这样安排工作的正确性。

柳学群一听楚天雄的一番传达,心里禁不住好笑。如果要从工作的职责范围上说的话,很显然它是新闻事业基本建设的一部分,是楚天雄分管的职责范围。但柳学群却没有同他讨论这个究竟是谁分管工作的范围问题。既然是市委要宣传部要牵头完成的任务,既然是于部长要他负责拿出这项工作的启动方案,当助手的他还有什么话可说,照办执行就是了。而且,这项工作他不干就得楚天雄干,与老同学合作共事,需要的就是相互理解与默契配合,推来让去就显得很生分了,更何况他俩是十分要好的同窗好友呢!所以,他看看楚天雄笑一笑,很干脆地接受任务说:

“既然于部长有指示,既然老同学也看得起我,我还能说些什么?没问题,坚决照办。”

“那太好了,”楚天雄笑容可掬地向柳学群伸出右手,两人**地握在一起。楚天雄很有感慨地说:“你我真不愧是同窗、同桌加同事啊,你真能体谅部里全局工作的难处,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

自从楚天雄笑吟吟地离开柳学群的办公室后,一副从未接触过的沉重担子就压在柳学群的肩上。

柳学群是一个心里放不住事的人。遇事能办即办,雷厉风行,毫不含糊,更不推托。有人批评他这种性格是小生产者特有的属性,早都过时了。但他不以为然。难道逢事慢慢腾腾,就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属性与要求?话尽管可以这样说,但他这次遇到这样一件过去从来没有经过的大事----筹建全市各区县800多万人口都看有线电视网络的事件----还真使他有点老虎吃天,没处下爪的感觉,他想急也急不动了。这无疑对他那种急惯了的心态是一种极大的挑战。但他相信一条,只要依靠大家,办法总会想出来的。

于是,他走访了部里新闻处的几个干部。这件事是他们的职责范围,那里一定会有许多情况的。果然不出所料,他的收获颇丰。原来武先润就参与了前期的调查论证工作,情况很熟悉,他把手头现有的材料都给了柳学群。后来他又去了广电局了解情况,听听他们对筹备工作的想法和打算。

在有了这些准备以后,柳学群一连召开了区县乡干部和村民代表参加的几个座谈会,接触了许多领导、同事和村民,用心听取他们对于筹建有线电视网络的意见。同时,他也看了不少材料,了解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发展途径,听到了来自基层干部和群众关于解决有线网络问题的办法与建议。虽然花去了不少时间,但他觉得这些时间与精力没有白费,收获很大,非常值得。他的心里一下子亮堂多了,充实多了,也感到坚强多了,连他自己的信心都大受鼓舞。如果说当初他接受这个任务是简单地服从组织分配,带有一定强制性的话,他现在却为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需要所鼓舞,为市民们、村民们对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需要所感动。他的自觉性也大为提高。

原来,全市的无线电视信号很不理想。各区县都只能收看市无线电视台的一套节目,不仅内容单一,而且信号质量不够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市区和集镇的不少机关、大些的企事业单位里,都相继办起了闭路电视,直接收看卫星节目。他们收看的节目质量虽然提高了,但却使本省、本市电视台的节目收视率直线下降,不仅给管理工作带来许多问题,而且对全省和旭丽市委、市政府的大政方针的宣传消弱了。外省市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而我们自己的消息却无人知晓。造成了宣传工作的死角与灯下黑现象。非常需要兴办全市性的有线电视网络,把高清晰度的节目信号,送到各个市民和广大农村村民家里去。这是真正的来自西部大开发现实生活的需要,也是群众文化生活需要的呼唤。于是,才有了市委和市政府的筹建有线网络的决定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8章:4 知错即改急补救 分析形势埋祸根(4)”内容快照:

『4 知错即改急补救 分析形势埋祸根(4)』

楚天雄这次返回宣传~当~的消息,使娄争先兴奋得几夜都没有~好觉。在不少人为“新班子老面孔”现象而担忧困惑的时候,他却庆幸不已,兴奋异常。有了过去楚~同他相互信任的老关系、老感情,今后的机遇将俯拾即是,垂~可得了。娄争先由于与楚~过去曾有那种亲密合作的工作关系与思想情感,他就比别人多长了一个心眼,特别~贴和关心楚天雄的一举一动,也非常留意有关~社会反响。正面的他自然会

~~

>> 阅读第8章 4 知错即改急补救 分析形势埋祸根(4)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