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社会·历史 > 尖峰传奇 [目录] > 第4章

《尖峰传奇》

第4章第三章、周耀庭《做而论道》 文 / 大旗飘扬

作者:大旗飘扬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第三章、周耀庭《做而论道》 文/大旗飘扬

周耀庭语录

“大市场大老板,小市场小老板,没有市场要破产。”“一个周耀庭只管一代,一个‘红豆’能管几代;谁拥有名牌,谁就有了迈向国际市场的决赛权。”“乡镇企业发展之初,农民兄弟以感情为纽带连结在一起,一同走出田野。但发展到一定规模时,这种感情维系就成为制约。像田螺的外壳从最初保护自身,后来又制约它成长一样,只有打破感情经济的螺壳,乡镇企业才能长成大象。”———摘自红豆集团《做而论道》宣传册

周耀庭魂牵梦萦是红豆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改革开放的基调,中国从此开启改革开放的大门。素有深厚实业传统的江苏,忽如一夜春风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风生水起。30年沸腾岁月,30年风风雨雨,30年摸索创造,江苏大地上涌现了数不清的商界风流。他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成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强大动力;他们创业创富创新创优的经历和感悟,带给人们无限的启迪和感叹。今天起,本报将在重要版面陆续推出“苏商30年30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系列报道,每期以一位曾经或仍然活跃在江苏经济界并有重要影响力的苏商领袖为报道对象,立体展示苏商运筹帷幄的谋略、叱咤风云的英姿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今年2月,柬埔寨传来消息:占地11.08平方公里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隆重举行奠基仪式,这一特区建设的控股企业是来自我国太湖之滨的红豆集团。在资源紧缺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发展外贸又不断遭遇贸易壁垒的今天,企业走出去,选择投资环境较好的海外去开辟新天地,无疑是抓住了新机遇。它也标志着,枝繁叶茂的红豆集团在创新发展的征途上又跨出了喜人的一步。看到红豆之花将开放在异国他乡,60多岁的周耀庭欣慰地笑了。

被总书记称赞的名字

1995年,我国经济领域的改革进入了关键时刻。初夏时节,一个如何搞活国有企业的座谈会在上海举行,时任**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亲自主持了会议,与会唯一的乡镇企业代表红豆集团在会上介绍了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情况,江总书记认真倾听,时而记录,最后还情不自禁地称赞说:“红豆的名字起得好!”

是的,红豆这个受到总书记青睐的名字不但富有诗意,而且内涵丰富。但她不是哪位文人墨客的灵感,也不是哪家广告公司的策划,而是红豆集团董事局**周耀庭的杰作。

那是1983年,周耀庭受命担任了港下针织厂的厂长。当时,这个只有30多人和8台老掉牙纺车的小厂,不仅生产不景气,而且历史欠债多,名叫“山花”的产品没有什么知名度,一年20多万元产值的棉毛衫裤还常常积压在仓库。

这上任的第一步从哪里迈出?周耀庭这个只念过8年书、地道的农民的儿子,却有着现代企业家的雄才大略。他觉得中国人挺讲究名讳,小孩子要取好名,工厂和产品自然也要有个好名字。干脆,他主持召开了职工大会,让大家出主意。

当时七嘴八舌,有说取动物名的,动物给人生机蓬勃的形象;也有说原先的植物名不见得不好,那时的菊花电扇、琼花手表就很有市场;还有一青年说,“周厂长,不如改个洋名吧,说不定人家还以为进口货呢!”

周耀庭没表态,因为他觉得,产品的名字一定要思路新、立意好,符合民族习俗。多少天,他搜肠刮肚,既想到了通常的动物、植物名,还想到了无锡及周边的名胜古迹,太湖、善卷洞……

忽然,初中课本上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一首诗让他眼前一亮:“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对呀,红豆是个不错的名字!离港下不远的江阴顾山镇就有两株古老的红豆树,相传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所植。千余年来,它们历经风吹雨打,尽显顽强的生命力。因此当地人都把红豆当作吉祥物。更兼豆是种子,种子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红”象征着红火、美好,如果我们的企业和商标用“红豆”二字,那就通过产品把吉祥、美好带给了消费者。而且王维的诗已为我们做了一千多年广告,用红豆做商标,就会衣随诗传,诗随衣走,……周耀庭越想越觉得“红豆”二字不可多得。一个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商标就这样诞生了!

后来,人们都说用“红豆”作商标是周耀庭的一大贡献,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笔无形资产越来越显示出她的潜在价值。但周耀庭却一直很清楚,起了个好名字不等于就有了好产品,真正的名牌需要长久的打造。从那时起,他把红豆当成了他的又一个孩子。20多年来,他魂牵梦萦,精心培育,带领大家演绎了一场又一场改革创新的“大戏”。

“事业比儿子更重要”

周耀庭进厂第一年就实现了产值翻番,接着他又“借梯登楼”,依靠银行贷款,先是购进国内一流的设备和技术,后又从国外引进了从针织、印染、绣花到制衣的一条龙现代化流水线。

可是这些先进的设备要靠人来管理。周耀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有点力不从心,厂里又多是些文化技术不高的“泥腿子”。情急中,他跑到上海请来几个退休的老师傅,总算解了生产上的燃眉之急。但长久呢?那时候国家不分配大学生到乡镇企业,当然,大学生也不愿到乡镇企业来工作。

这时,他想到了自己的大儿子周海江。1987年周海江从深圳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河海大学当教师。海江一直是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大学时入了党,当时很多人都看好他在高校的前景。

这年的春节,周家父子进行了一次不同寻常的对话,父亲认真地说,“厂里缺人才,你回来吧!”

儿子当时没有回答,他没有思想准备。不过这个问题却一直撞击着他的心扉。不久,海江真的扛着行李卷回家了。他成为红豆集团也是江苏省第一位到乡镇企业工作的大学生。

这一消息立刻像炸开了锅。家里人怀疑这对父子脑子出了问题:好不容易离开黄土地,干嘛轻易又折回来了?更多的亲朋好友向老周抛来指责,年轻人头脑简单情有可原,当父亲的怎么也对孩子的前程这样不负责任?!

但父子俩义无反顾,而且,周海江的示范效应不断放大。他的同学来了,本乡的、外乡的、外省的大学生也纷纷来红豆落户,每年都有几个到几十个。

随着年龄与日俱增,也随着周海江的成长和成熟,很多领导和朋友又不失时机地催促周耀庭:“可以向儿子交班啦!”

其实,进入新世纪以来,周耀庭的一个想法已经在酝酿,那就是借鉴现代企业的做法,要在红豆海选新总裁。不仅这一次,今后还要形成一个制度。

好心人笑开了,不得不提醒他,你儿子要是选不上呢?那你可是骑上马就下不来啰!

周耀庭平静地回答:“真要推行现代企业制度,那就谁都不能例外!”他在一页纸上郑重地写下:“事业比儿子更重要!”

2004年9月,令人瞩目的红豆集团海选总裁开始了,一共20名公司高管,均作为候选人参加角逐,50个大股东认真地无记名投票。两轮下来,周海江以绝对多数票当选为新总裁。

接受采访时,有记者问:“今天,你开心的是儿子当选为新总裁吧!”周耀庭却指出他说错了:“我最开心的是红豆集团顺利地实行了民主化、制度化,按现代企业制度选出了让大家满意的新总裁。”

“他把国有企业的病看透了”

红豆的事业像滚雪球般发展。1992年6月,这里率先成立了江苏第一家省级乡镇企业集团。主动挣脱家族企业桎梏的周耀庭,同样及时避开了当时国有企业的一些通病,不断打破陈规陋习,琢磨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调动全体员工积极性的管理办法,他创造的“四制联动”轰动了四乡八里,也使红豆集团成为国务院120家深化企业改革的试点单位之一。

从1988年开始,红豆集团把市场运行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实行了厂方与车间、车间与车间的内部银行结算制,各厂和车间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生产经营上由从前的亲兄弟、流水账变为亲兄弟、明算账,如有产品质量不好,兄弟厂可以不要你的产品,而从外面购进。对这种事,当时很多人想不通,周耀庭却说,“我们不能保护落后,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问题一定要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来解决。”

1993年经历的一件事,又让周耀庭下定了组建利益经济共同体的决心。一天,在厂里干活的外甥对他说:“舅舅,红豆发展这么快,我们是越干越有劲。只要你说一句话,我肯定指哪打哪!”本是一句表忠心的话,然而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周耀庭突然看到了企业存在的危机:连外甥都认为在为我干,那别人呢?如何改变大家为别人打工的观念,树立为自己工作的信念,成了那段时间周耀庭考虑最多的问题。很快企业推出了“入股自愿,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股权平等”的内部股份制,并用文件规定,所有厂长经理的股本金不得少于20万。这也是周耀庭的别出新裁,是红豆内部股份制与众不同的地方,当时不少厂长经理股本金不够,只好向亲友借贷,他们说,我们不仅把全部的家产,而且把自己的事业和命运全拴在了红豆。结果是干部和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大家真正当家作主了。有的子公司业绩不佳,当了股东的职工向董事会要求撤换总经理;有的公司总经理感到自己力不从心,也主动提出让贤。

此后,红豆集团又适时推出了“活成本、死比例”的“效益承包制”和一、二、三级企业职责明确的“母子公司制”。这样,一艘“航空母舰”蜕变成一支“多兵种多舰只联合作战”的舰队,集规模效益和灵活易变于一体,产生了集团公司整体发展、“母强子壮”的效应。

周耀庭率领红豆集团推出的这一整套“组合拳”,在实践中经受了检验,也得到了专家的肯定。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这样评价红豆的改革:“他们算是把国有企业的病看透了”,做到了“怎么有利于企业发展搞活就怎么搞”。

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

2001年6月21日,国内最具影响的“企业策划案例暨策划人奖评选”活动,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红豆集团首创的“七夕•红豆相思节”荣获特别金奖,周耀庭被授予“中国著名企业策划家”称号。有记者当场发问:“红豆集团多次跨越式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周耀庭不加思索地回答:“文化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会场上顿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是的,红豆集团从创业、发展到壮大,企业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集团现有近2万名员工,其中一半以上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者。这支经得起市场考验的“红豆方面军”,得益于红豆文化的凝聚力,勇担社会责任的亲和力。去年4月,红豆集团成为中国纺织行业第一家全面执行CSC9000T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今年元月,又从500多家参加“领袖气质———2007CCTV年度雇主”调查的企业中脱颖而出,荣获年度最具分享精神雇主特别奖。

在红豆集团,周耀庭只有10%的股份,连同儿女,周家也只占了30%多。他在给800名股东产权的同时,还不忘对普通员工以实实在在的人性化关爱。2007年,红豆两次提升了全体员工工资,每次均在10%左右。2008年上半年,在宏观形势紧张、企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红豆又调整了一次工资,幅度达到15%。2005年开始,集团为一线的外来打工者免费解决吃住问题,仅此一项,一年要支出5000多万元。多年来,集团还坚持送打工妹上大学,给一线员工过生日,春节专车接送外地员工回家和返厂。这些年来,红豆一线员工不仅没流失,反而新增了3000多人,保证了扩大生产的需要。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5章:第三章、周耀庭《做而论道》 文 / 大旗飘扬”内容快照:

『第三章、周耀庭《做而论道》 文 / 大旗飘扬』

第三章、周耀庭《~而论道》文/大旗飘扬由于种种原因,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开始崇尚洋节,一些民族传统的节日逐渐淡忘,有感于此,一个多年萦绕在周耀庭心头的情结开始萌发:他~让古老的七夕节~相亲相爱的故事传承~去,并赋予时代特色,加~~豆相思的内涵,从思情人扩展到思亲人,思故乡,爱祖国,以增~从企业到国家、民族的亲和~、凝聚~。于是,“七夕•~豆相思节”在跨~

~~

>> 阅读第5章 第三章、周耀庭《做而论道》 文 / 大旗飘扬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