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早晨,天刚蒙蒙亮,笼罩在山腰的白雾尚未散去,韩星家的烟囱里已冒出了炊烟。
今天是开学的日子,韩星一家都要上班,因此起得比平时早了两个小时,韩劲松在院子里给儿子女儿的自行车打气上油,吴云在厨房忙着做饭。韩星和韩月各自收拾行李,因为初中涉及到上晚自习,总不能天天跑。韩星拿的还是师范时发的一套军用行李,虽有些旧了,但铺着软,盖着轻,又装了几本喜欢的书,便拎着行李捆到了自行车上。
吃过饭,韩劲松夫妇到村小上班了,走之前千叮咛万嘱咐韩星,见到领导要有礼貌,分好课及时回个电话。韩星和姐姐也锁门出来,正碰上下来找韩月的蒋欣,三人一同骑车赶往学校。
柳条乡下辖大小十多个村,初中便在乡政府所在地柳条村,叫做柳条乡初级中学。韩星几人都是从这里毕业的,一草一木,人情世故熟得很。因此,韩星心里较坦然,没有丝毫紧张。
十多里的路,不一会便到了,韩星把车子支在车棚,出来便看见杨意志站在门口,身边还有个纤瘦的女子。太熟悉了,是自己本村的,也是自己同学,叫乔小梅,这次一起分回来。韩月和蒋欣招呼几人去办公室,几人说不用了,便一起去总校校长办公室。总校和初中在一个院内,也许是便于领导直接监督的缘故吧。
到了校长室门口,韩星轻轻敲了敲门,一个低沉凝重的嗓音在屋内响起,“进。”很陌生。推开门进屋,屋里三个人,坐在中间大椅子上的大概就是新来的总校校长姜衡吧,体态有些微胖,黑黑的面皮,面色凝重。最让人有些不寒而栗的是那双虽不大却锐利无比的眼睛,仿佛一眼能看到人的内心里。旁边沙发上坐着的是初中校长郑天凯,韩星几人读初中时,他是初中的教务主任,是韩星父亲的老同学,因此熟得很。郑校长很是平易近人,几人都很尊敬他。旁边还坐着一个初中生模样的少年,穿一身运动服,留着长长的分头,不知是什么人。
郑天凯见几人进来,便站起来介绍,“这是总校新来的姜校长”,又指着旁边学生模样的人说,“这是和你们一起分来的,沈峰,这是韩星,杨意志,乔小梅。”——想当初,这几个学生都是成绩较优秀的学生,因此,郑校长记得很清楚。
姜校长从桌上拿起几张表格,递给几个人,用他一贯的严厉语气说:“你们这次分回来,被分到初中,第一年算是实习,每月乡里发二百元生活费,看看这张合同表,觉得没什么异议呢,就填上表,让郑校长给你们分课。”“才二百元钱?”韩星不仅脱口而出,郑校长忙向他使个眼色,韩星也觉得有些冒失。姜校长没有像他想象中那样大发雷霆,而是平和地说:“年轻人啊,慢慢来,相比于未考上的那些人和非师范类的人来说,你们是幸运的了,非师范类的实习时间为两年,每月只有八十元生活费。”几个人没有再说什么,简单看了一下合同书,和姜校长说得大致一样,便签上了字。姜校长拿过来看一眼,“乔小梅,字写得不错嘛。”杨意志可找到了一个说话的机会,忙在旁边赶紧补充道:“书法六段呢!”
几个人又跟着郑校长来到初中的校长室,这回几个人有些放松了。韩星对这间办公室太熟悉了,从最近的来说,初三时,有次学校食堂做了夹生饭,韩星带了几十个学生端着饭盒冲到校长室找苏校长。在这间屋子里写过的检查都不知有多少了。韩星轻车熟路找出杯子,给每人倒上水。郑天凯看着韩星笑着说:“你小子恶性未改,还是那么冲啊。”韩星递给郑校长一支烟,自己也燃着一支:“没办法,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优秀的品质总是不易被人丢掉。”几个人都笑了起来,郑天凯拿出任课教师名单,大致看了一下说:“韩星和乔小梅都报的语文学科,但现在初一只有两个班语文课空岗,你们一人一个班,另外韩星再教三个班政治,乔小梅教三个班地理,杨意志两个班数学课,很对胃口嘛。沈峰六个班生物课,怎么样?”几人都没什么意见。韩星和杨意志又一人带了一个班的班主任。韩星一班,杨意志三班。郑天凯说:“办公室就在初一一办,到库房去抬办公桌。”
正说话间,门被推开,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走了进来,虽然瘦瘦的身材,却不显文弱。黄白的面皮上透着精明与利落。除沈峰以外,韩星几个都十分熟悉。读初三时,这个人是初三年级组长,叫崔明,后来到下边小学当了两年校长。今年郑天凯执意向总校要回他,让他做教务主任。韩星几人忙站起来恭敬地叫道:“崔主任!”崔明笑着走过来,摸着韩星的脑袋说:“你小子回来了,初三时没把你收拾老实,这回主动送上门来了。年纪轻轻儿的,好好干。”郑天凯笑着告诉崔明:“让他们几个把教学用具用书课表领了。”几个人又跟着崔明去领办公的东西。
又是领东西,又是安排办公室,几个人忙得差不多了,一看表,竟已十一点多了。正琢磨吃饭问题怎么解决,韩月和蒋欣推开办公室门走了进来,韩星、杨意志、乔小梅懒洋洋地靠在椅子上没有动。倒是沈峰赶紧站起来,迎到两人身边,恭恭敬敬地点头行个礼,“老师好”把韩月和蒋欣弄得一愣,蒋欣随口问:“你是哪个班的?”韩星几人哈哈大笑起来,韩星笑着走上前去介绍:“沈峰,这是咱校蒋欣老师,我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这是我们一起分来的沈峰同学,不,沈峰老师。”韩月和蒋欣这才恍然大悟。打过招呼,韩月对几人说:“走,到食堂吃饭,我请客。”几个人都熟得很,无需客气。
吃过饭又安排好了住处。整个的报到事宜才算到此结束。躺在宿舍的**,韩星不仅浮想联翩,一会想起师范生活,一会又想起将来的教师怎么当,想着想着,居然睡着了……
“叮铃……”一阵刺耳的铃声将韩星从梦中惊醒。韩星坐起身,拍着胸脯叫着:“好险!”旁边床的沈峰忙问道:“怎么了?”“我刚才做梦梦见讲课时学生说我不配当老师,要把我赶出去,正在为难之时……”“怎么样?”沈峰追问。“醒了呗!”这时扬声器传来崔明那“抑扬顿挫”的声音,“全体教师,请马上,到会议室,开会!”两人洗了把脸,便去会议室开会。
柳条乡初中前后勤一共五十多教职工,大部分韩星都认识——一般都是曾经的老师。进了会议室,打了一下招呼。沈峰则拘谨地跟在后面让韩星给介绍。会议的内容主要是明天学生报到的问题,老生常谈的话题,很多老师都了然于胸,韩星几个当然得认真地听着,都想把这第一件事办得漂漂亮亮的。
第二天,寂静了一个假期的学校又热闹了起来。正逢今天是柳条乡集。天刚亮,临街的学校门前已是车水马龙,叫嚷喧天。七沟八岔的各个村的家长、学生、商贩们云集于此,热闹非凡。初一分班的名单早贴在了门口的墙上,引来家长驻足观看。在农村,家长们虽说没有多高的文化水平,但疼孩子是真的,希望孩子成才是真的。因为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他们不想再让孩子受了。
韩星早已把教室收拾得干干净净,又用小黑板写了“初一(1)班学生报到处”几个字放在班级门口。自己向姐姐借了个小包,准备装钱用。协助自己收费的是本班数学教师张杨老师。张杨这个名字与本人可是大相径庭。张杨是正规师范大学毕业,被分到这所乡村初中总有些于心不甘。平时的言谈总是透**郁郁不得志的感慨,更多的时候总是沉默寡言,在那里看看书,研究一下日语。和韩星虽认识只有一天,但却十分谈得来,韩星那张“神侃”的嘴,好像和谁都能说上一番。学生还没来报到,两人就在教室里闲聊。
正说话间,门被“咣”地撞开,人未见而声先闻:“谁管收钱?快点儿,外边我还有摊呢!”两人抬头一看,是一个五大三粗的中年人,典型的农村商贩打扮,穿一件蓝衬衣——这衬衣已经黑得和大海的差不多,外罩一件马夹——兜很多,便于装钱,因此,商贩们都会备一件。韩星忙拿出收据问:“给谁报到?”“我侄子,他爹妈都忙着呢,来不了。”
两人这才注意,在中年人身后还跟着一个脏兮兮的小男生,一头草末子,脖子黑得如同车轴一般,与一身新衣服和肩上的新书包有些格格不入。“叫什么名字?”韩星问,“钱永生。”“报到费二百七十元。”中年人从马夹右兜掏出钱,想想又塞回去,从左兜拿出一沓钱,挑出三张一百的递过来。
张杨接过钱便要找钱,韩星忙使了个眼色。张杨会意地把钱拿起来仔细捏了捏,看了看。一看不要紧,竟发现其中一张质地较软,颜色也鲜一些——典型的假币。韩星把钱递给中年人道:“请您换一张,这钱我们看不好,不能收。”中年人眼睛一瞪:“我还能骗老师怎么地,我辛苦挣来的钱怎能有假,你什么眼神啊?会收就收,不会就换个人儿。”
韩星的火气一下窜到了顶梁。他站起身来,拿着钱问道:“你是卖什么的?”“猪肉,怎么了?”“那好,我用这钱买你一百元猪肉,走,给我称去。”说着,韩星便往外走去,中年人一下愣在那里,半天才脸红脖子粗地憋出一句话:“我换一张还不行吗?”说着又掏出一百元钱递了过来,拿着那张假钞和找回的钱及收据灰溜溜地走了。
张杨冲韩星伸出大拇指道:“行啊,你还挺有办法的,要不,咱们得跟他撕扯半天。”韩星笑着说:“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种人,不能跟他**,你一软他就更来劲了。”韩星看钱永生还在门口徘徊,便把他叫进来告诉道:“你拿着行李,到前边生活区,那边帖着住宿安排表,看自己在哪个宿舍,去安排住宿,安排完赶紧上班来。”钱永生应着,扛起立在门口的行李去了。紧接着,陆续有家长带着孩子来报到,韩星张杨再也没有时间聊天,忙了起来,又是收钱,又是找钱,又是写收据,其间也有几个亲戚的孩子,自然免不了寒喧半晌。
十点多钟,报到表上四十二名学生已经有四十个报到交钱,另两个家长说家里没钱,先暂时缓一下。点好了钱,确保无误后,韩星让张杨去财会室交钱,自己把学生召到教室里,准备一次简短的班会。依照惯例,韩星先点了一遍名,大致把全班学生混了个脸熟。
点完名之后,韩星看着这群天真淳朴的孩子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想起自己不久前还在师范为着儿女情长牵肠挂肚,而如今已身为人师,心中豁然开朗起来:“是啊,普希金说过,‘那过去了的,终将成为美好的怀恋’,人的一生中,不是只由几段恋情组成,亲情,事业不更是其间重要的组成部分吗?何需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呢?有人说,老师是红烛,那么,现在我这支红烛已点燃,而要做的,就是让这支红烛燃得更亮,在有限的几十年里,为学生照亮前行的道路,为自己对得起父母的培养和教师这称号。”
想到这里,韩星清了清嗓子,开始他为人师的第一番陈词:“同学们,欢迎你们以积极的态度来到初中,来到初一(1)班,从今天开始,你我将共同生活三年,学习三年。我刚从师范毕业,你们是我的第一批学生,我要做的是竭尽所能,让你们在这三年里,学会求知,学会做人,你们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快乐成长,遵规守纪,要对得起我们劳累的父母,走出这山沟。只是多年以后,我希望你们回忆起你们的老师的时候,会有一个老师最受你们的爱戴与怀念,那就是我——韩星!”说完转回身,用粉笔龙飞凤舞地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学生们热烈地鼓起掌来,显然,这番讲话已经征服了这帮小家伙。韩星顿了顿,接着说道:“苏华是哪位?”一个面容黑黑的男生站起来,“我知道你是小升初成绩第一名,而且,所有学生的照片中,你是唯一一个面带笑容的,因此,在班委会成员还没确定下来之前,由你代理咱们班的班长”。班级又响起一片掌声。苏华一边鼓掌,一边向周围同学点头致意,逗得韩星也笑起来……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8章:第七章”内容快照:
『第七章』
骄阳似火,虽已是初秋,但日光还是很毒——秋天就是这样,早午~差特别大,~不怎么会有“秋老虎”的说法呢?柳条乡初中的~场~,初一~正在~行为期一周的军训。“柳条乡初中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因此,后勤管理必然是学校的管理中主~的组成~分,这几年,柳条乡初中的后勤管理一直是全县的示范单位,在此召开了许多次后勤管理现场会,而能使后勤管理有如此成就的,军训是较重~的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