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淡南铁路工区宿舍到铁路线是一条曲折的山路,途中要过一条小溪,小溪的水已冻结,桥面上也结了冰,很滑。周萍在1968年冬天的那个清晨抱着女儿雪妮,并不是去走亲戚,也不是送孩子去医院。她在昨天晚上想了一整夜,想来想去,她想了一个万全之策:把女儿送到铁路线旁边,自己隐退在一个角落,让别人把女儿抱走。这样,也就可以让女儿离开这个遭罪的不幸之家,让有福气的人去收养她,以便她今后有出头之日。她又想,如果在明里托人收养,肯定没人敢要。她想,在暗地里托人,于是起了一个大早,她要趁在这个冰天雪地还无人走动的时候,把女儿偷偷地送出去,让别人不知道是她送的。她又想到,铁路口子旁边肯定有人走动,如果把女儿包严放到铁路线口子边,不久总会有人发现,被人抱走的。这个办法她想了好久好久,终于下决心是这样做了,于是有了开头雪地里一个女人抱孩子出走的一幕。
现在再把镜头推到特写,看那个雪地里飘动的红头巾,她就是饱经忧患与沧桑的年仅36岁的周萍,她手中抱着的婴儿是她的女儿,年仅两岁半的雪妮。雪呀雪,母亲要把你送走,你到别的好人家去享福吧。可是,雪妮在襁褓中什么也不知道。
周萍小心翼翼地抱着心爱的幼女,不时地换着左右手,她一步一移艰难地向铁路线走去,雪地里踏出了一行悠长悠长的深深的脚印,当她走过小溪的桥面时,更是百倍小心,因为桥面溜滑,一不小心母女俩就会一起掉下河去。这桥有100多米长,她迈着碎步,每移三五步就要停几秒种,好不容易她才走完这一座小桥。接着又要爬上一座小土坡,土坡上面的平地就是铁路了。这小土坡也有200米,因为雪滑,她往前挪动一步,就要后退半步,这样,她走走停停终于爬上了土坡,她松了一口气。嘴里呼出的是热气,红头巾也结了冰,浑身衣服都是冰凌雪花,她把心爱的女儿用一床小小的厚棉被包裹着,小棉被外面也结了冰渣。她在铁路边找到一块石头先坐下来,当她确定四周无人时,马上机警地把用小棉被包严的女儿,放在离铁路线口子大约10米的一个草堆里。这草堆正面是铁路,背面是山坡,刚好挡住了一股北风,这草堆旁边是一条小路。她发现刚才已有人走过,因为雪地里留下了脚印。小路约300米的南边有一个村子,那村子上空已有一股炊烟在袅袅升腾,这说明人们已经在灶屋生火做饭了。她想,只有把女儿让这个村子里的老实正直的农民收养,因为农民在那个时代是不受冲击的,如果家里劳力多,决不会饿死。她把女儿放好以后,又把预先写好的一个纸条夹在小棉被里,放在女儿的衣领里,这纸条**一点角,可以一眼看到。那纸条上写着:“求一位好心人将这孩子收养,日后我一定会报答这救命之恩!”周萍将纸条放好后,又环顾了一下四周,看没有人来,她总不忍心让女儿躺在雪地里受冻挨饿,她又想让女儿超脱,于是只好躲在山坡的一角,看有没有人过来将她的女儿抱走,她要亲眼看到女儿被人抱走,才能悄悄离开。她躲在角落里,眼睁睁地看着女儿,幸好女儿这时还没醒来,她还在睡梦中呢。女儿在清晨往往睡熟了,她万万也没料到自己的妈妈要把她送走,她多么想依偎在母亲怀中静静地吃奶。可是,在那年头她这种起码的生存欲望却变成了奢望!她即将到另一个家庭里去了,等待她的又是何种命运呢?作为妈妈,作为心疼女儿的亲生母亲,怎么舍得离开自己的亲生骨肉啊!但是,当妈妈自己也无法生存下去的时候,她首先想到的是保护女儿,让她将来有一个好前景,忍痛分离也是一种残酷的无可奈何的母爱啊!
周萍躲在山坡一角等待那一个抱走她女儿的人出现,她眼里满是泪花,止不住地涮涮直流,她想这种骨肉分离怎么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她是一个有德性的伟大而慈爱的母亲啊,她今天要亲自把宝贝女儿送给别人,她也心如刀绞,万箭穿心,于心不忍啊!但是不忍又有何法?她早考虑到自己的结果,如果她被造反派折磨死了,她的女儿难道要与她一同走向毁灭吗?她还只有两岁多啊,欲离不忍,欲送不忍,心上头上都是一把刀,好难受啊!
她等待出现的人终于来了!一个铁路巡道工走了过来,看起来好面熟!啊,他就是这个铁路工区的人,他的名字叫张真良,从名字上看,他真是一个善良人啊!他走到草堆边,忽然发现草堆里有一个包裹着的蠕动的婴儿,他立刻毫不犹豫地抱了起来,然后又用自己的大衣再将婴儿裹紧,他抱着婴儿从周萍眼前走过去,周萍又一阵泪如泉涌。等那个人走远了,她才用手揩了揩脸上的泪,又一步一移地往回走。送走女儿之后,她忽然心里一阵空空荡荡,大脑**。她忽然清醒地意识到:不久,她的末日就要来了!这个人世间对她已经没有任何温暖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周萍卧轨”内容快照:
『周萍卧轨』
周萍艰难地回到住所,见不到~儿了,又是~嚎啕大哭,她不能没~儿,又不能不送走~儿,她是一个善良的慈爱的~~,又是一个残酷的荒唐的~亲。但是,她总是把~儿与自己的~连在一起,难道她真的~准备走向一条~亡之路吗?她预~这一天不久就~到来了,那是多么恐怖~!想到恐怖与~亡,又想到~儿与生路,她总得从中选一条呀。她~然想到:只有选择第二条路!现在第二条路她已经选好并实现了,第一条路对她将是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