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时间:1937年冬天的一个傍晚。
地点:辽北山区的一个山路上。冷风飕飕,白雪飘飘。
幼年的那兰和那桂跟在王老三后面,艰难地走着。远处炊烟袅袅,他们饥肠辘辘。
那桂:姐,我累……
那兰:老王三叔,还有多远了?
王老三:就到了。你们瞧,前面那座山就是蛇山,山口子前边那个堡子是前蛇山子,后边那个堡子是后蛇山子。你姑住在前蛇山子,她家有几十垧地,是个数得着的富裕人家。到了那儿,你们小姐俩儿可就妥喽,再也不能挨饿受冻了。
那兰:小小,听到没有?还不快走!
那桂:我还饿呢。
那兰:我这儿还有块饼子,你吃了吧。吃完,麻溜儿赶路。你没看天都要黑了。
王老三:这冷风寒气的,吃凉饼子还不得闹肚子。到你姑家再吃吧,真格的,你们大老远的扑奔来,你姑还不得给你们做点儿好吃的?什么捞面、烙饼、包饺子的,到时候你就可劲儿造吧!
那桂:那,我不吃了,等会儿到姑家再吃。
王老三:就是嘛!大小伙子,这点儿挺劲儿还没有?
2
时间:同上。
地点:前蛇山子,余王氏家。
王老三:那家大妹子,来客了!
余那氏:老王三哥来了!
王老三:你看,我把谁给你带来了!
那兰、那桂:姑姑!
余那氏:丫丫、小小,我那苦命的孩子!(余那氏就把他们搂在怀里,三人抱头痛哭。)
王老三:人,我给你带到了。我走了。
余那氏:三哥,吃了饭再走吧!
王老三:不了。天马上就黑了,到家还有二三里路呢。
余那氏:三哥慢走!
3
时间:同上。
地点:同上。
在上屋南炕上,余王氏叼着个大烟袋,坐在火盆旁边,手里摆弄着纸牌。
余王氏:谁来了?你在那儿哭什么哪?
余那氏领着那兰和那桂撩开门帘走了进来。
余那氏:这是我娘家侄儿。丫丫、小小,快叫姥娘。
那兰、那桂:姥娘好!
余王氏:你们跟谁来的?你爸你妈呢,他们没来?
余那氏:他们是后蛇山子跑买卖的王老三带过来的。我哥哥嫂子都没了……
余王氏:这是怎么说的,都没了?不是说你哥哥是念大书的,还是大学堂的教书先生,怎么说没就没了?还有你嫂子,不也是识文断字的吗?
余那氏:我哥哥是在省城教书。“九一八”日本鬼子占领了沈阳,他们逃亡到乡下,因为说了几句反满抗日的话,被当作赤色分子杀害了。我嫂子一股火,病倒了,没钱治,硬挺了几个月,就……
余那氏哽咽着,说不下去了。那兰、那桂也跟着抽搭起来。
余王氏:这么说,这两个孩子现在是没人收没人管了?
余那氏:我是他们的姑姑,是他们的唯一的亲人,我要是不管就没人管了。
余王氏:你管?你怎么管?你男人去出勤劳奉事,死活不知呢。我们这一大家子人,靠那几亩地的租子,丰收年景才将供嘴,要是有个天灾病业的,我们也得挨饿呢。要是再添两张嘴,我们就得喝西北风!
余那氏:我也知道家里艰难,可是,再怎么艰难,也不能把他们姐弟推出门去不管哪,他们是我的亲侄子啊,是那家最后的血脉啊!妈,我求你了。
余那氏跪了下来,那兰和那桂也跪了下来。
余王氏:你这是做什么?你以为我是六亲不认啊?我这也是为你们着想。丫丫和小小从小住在城里,娇生惯养的。我们家有上顿没下顿的,不是让孩子跟着遭罪吗?要是有个一差二错,你也对不起你死去的哥嫂啊!
余那氏:我要是把他们推出门外,我就更对不起我的哥嫂,更对不起我父母,更对不起那家的列祖列宗了。
余王氏:你要是觉得对不起父母哥嫂,对不起祖宗,你就收留他们,你就养活他们,我们分家另过!你不能拿我们余家的饭,养你们那家的人。
余那氏:妈……
余王氏不再吱声,吧哒吧哒地抽着烟。余那氏知道没有余地了,跪在那里,眼泪哗哗地淌。
那兰:(见姑姑这么难心,就小声对姑姑说):听妈妈说,我们在蛇山子还有个表舅,你把我们送到舅舅家吧。
余王氏:我就说嘛,你们那家也不是绝户,哪能一个亲戚也没有呢。丫丫,你舅姓什么?
那兰:姓纪,他儿子叫纪英达。
余王氏:那是纪老五家。他们住在后蛇山子。那可是一个富裕的人家,有房子,也有地。你舅舅是个只知道干活的人,扔下耙子,就拿扫帚,嘴里嚼着饭就下地干活,把个小家拾掇得**称称,不洒汤不漏水的。你舅舅不爱说话,你问他一句,他就答一声;你要是不和他说话,他决不和你搭话,哪怕你跟他在一起干一天活,他决不会咸的淡的说一句没有用的话。你舅妈可是个话痨,你舅舅的话都过继给她了,她整天唧唧呱呱,要是来个人去个客的,更是院里院外都能听到她那呱呱声。……
余那氏无奈只好站起来。
余那氏:(恳求)妈,让丫丫姐弟在咱家住一宿,明天再去他舅家吧。
余王氏:好说,好说,什么一宿两宿的,都是实在亲戚嘛。你给丫丫和小小做点好吃的,烙饼,包饺子都行。事儿是事儿,人情是人情,别让人背后说我们小气。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第二集”内容快照:
『第二集』
4时间:第二天一早。地点:纪老五家。第二天一早,余那氏就领着那兰那桂爬过~梁,来到后蛇~子,那兰的表舅纪老五家。纪老五正在院里铡草,在旁边续草的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纪英明。余那氏:五哥!纪老五:~,来了。余那氏:这是我娘家侄儿,丫丫和小小。那兰、那桂: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