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社会·历史 > 那年、那时、那些事...... [目录] > 第8章

《那年、那时、那些事......》

第8章谁主沉浮(七)

作者:lu_mei2010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七)

在西安市短暂的停留期间,叶翎看见火车站、解放路、西五路、东大街这些主要马路上用油漆刷的一米见方的大幅标语比比皆是,大字报及小型的标语也非常多。街上带红袖章的红卫兵遍布大街小巷,文革的气氛已经浓浓地笼罩在古城的上空。

在西安市的各个景点(包括华清池等风景区)都拥挤着游览的红卫兵,有些地方贴着“红卫兵接待站”的条子。

自从产生了红卫兵这一新鲜事物,社会形势急剧变化。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陈伯达炮制的《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要破除几千年来的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要立“无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红卫兵小将们积极响应,他们走向社会,开始了大规模的“破四旧”行动。结果毁坏了大量的文物、古迹,焚毁了珍贵的书画。查封了一切古装及现代戏剧、电影。音乐、书籍,统统被打成“封、资、修”。红卫兵“破四旧”的行动给祖国的文化遗产造成了惨重的损失。

在大雁塔,很多墙壁上、石碑上都曾经篆刻着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们极其珍贵的书法笔迹和绘画。现在展现在叶翎面前的是大小石牌被掀翻,歪七竖八地躺在那里无人问津,墙上的绘画及古文、题词被当成“四旧”被红卫兵们铲的乱七八糟,面目全非。

一些大的经堂、大殿上了锁,从门缝向里望去,佛像被从架子上推倒在地,有的被砸烂,有的被砍去了头,一付残不忍睹的景象。整个大雁塔见不到一个穿袈裟的道士僧人,到处是荒草和垃圾,只有空空地七层塔供人参观游览。萧条荒芜无人管理的大雁塔,除了学生仍是学生,其他游人很少。

从大雁塔上可以看见笼罩在一片迷雾中的西安市的远景。叶翎本来是带着一种兴奋和向往的心绪陪姐姐去参观的,结果被眼前的惨像搞的既失望又愤慨。她们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大雁塔,这个一千三百年前盛唐时期建造、玄奘法师藏经的古塔、西安的象征和骄傲,在文革“破四旧”的狂飙中也在劫难逃。

这场“破四旧”的风浪,波及全国各个角落。叶翎居住的地区,是有名的风景区。华阳山自古以来就是佛家、道家、名人志士修身养性、顶膜朝圣之地。在“破四旧”中,华阳山上的庙宇被破坏,神像被“造反派”们推倒砸烂、再踩上一只脚,拍照留影。

华阳山脚下的玉仙院里,古树参天,苍松翠柏,浓荫遮日,巨石林立,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风景分外秀丽。住在周围的群众,茶余饭后到这里纳凉、游玩。这里也是上山的必经之地,上山的人到此地都要留恋观赏一番。

玉仙院里的石船,进香的大殿,周围雕刻的各种各样形状的窗户,在文革时,皆被破坏的面目全非,破破烂烂。

有一尊横卧的陈抟老祖的石像,有两米多长,非常**、宏伟、壮观。传说有病的人摸了老祖病会好,健康的人摸了老祖会更健康。这尊石像,常年被人们抚摩的闪闪发亮。在“破四旧”中,被打掉头,打断腿抛在草丛中,无人过问。文革结束后,国家文物单位尊重民俗,又重新雕刻了陈抟老祖的石像,供人们朝拜。

在这场风暴中,红卫兵们席卷了千家万户,冲击了许多寺院、庙宇、教堂。砸毁了许多价值连城的文物、古迹,烧毁了无数的书籍、字画。侮辱、殴打、虐待了许多权威人士及学术界、文艺界知名人物,使他们斯文落地,人格受到严重侮辱,有的被迫自杀。

具有关资料统计,仅20天的时间,北京就有10万多户被抄了家。一切外来的和古代的文物、文化遗产都被视为是“四旧”。在这场劫难中,散存在民间的珍贵字画、书刊、器皿、饰物、古籍文物不知有多少被焚毁。

叶翎从一份资料中看到:北京,1958年第一次文物普查中保存下来的6843处文物,竟有4922处被毁,其中大部分毁于1966年八、九月间。

就连偏远的新疆,文物古迹也受到冲击。新疆附近的火焰山,有个千佛洞,洞内壁画是珍贵的艺术品。20世纪初,俄、英、德国等贪婪的商人曾盗割洞内的壁画,卖到西方。但它们毕竟还珍藏在博物馆内,并未毁掉。而红卫兵却将剩下的壁画中人物的眼睛挖空,或者干脆将壁画用黄泥水涂抹得一塌糊涂,使这些珍贵的壁画成为废物。

在红卫兵抄家的过程中,居民家中珍藏的古旧图书和字画,也遭到清洗。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大儒’的国学大师梁淑溟先生,就遭到红卫兵抄家厄运。他后来回忆道,他们撕字画,砸古玩,还一面撕一面唾骂是‘封建主义的玩意儿’。最后是一声号令,把他曾祖、祖父、父亲在清朝三代为官时购置的以及他自己保存的书籍及字画统统付之一炬”(以上材料摘自《扬子晚报》何利玻/文)。

在这篇文章中还记载了这样的事实:在红卫兵‘破四旧’过程中,林彪、陈伯达等人对于被列入‘四旧’的文物大肆掠夺。据北京文物管理处文物工作人员事后写的揭发材料,林彪、叶群拿走文物字画1858件。陈伯达拿走文物432件,图书5355册,笔159支,纸13卷。

康生和江青也是‘四旧’的收藏者。1970年秋,江青约康生去文物管理处挑选珍品。她选了一只18k金的怀表,表上镶有近百颗珍珠,宝石,并配有四条金链,仅付了7元钱。

1990年,康生搜刮的文物移到故宫作‘内部展览’,人们才知道康生将大批国宝据为己有,被康生掠入私囊的无价之宝竟多之上千件(以上材料均摘自《扬子晚报》)。

随着文革“破四旧”的深入开展,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多。红卫兵们提出要改变现有的交通规则,他们说现在一切车辆靠右侧行驶,不符合革命规则。应该是左面通行,怎么能是右面通行呢,这是给右派放行,不是我们这个处处以革命为主的国家应该实行的规则。

对铁路、公路运输他们也要打破常规,甚至提出要改变现有的规定,为红卫兵小将们的利益服务。红卫兵们说红色是中国的象征,因此铁路上信号灯,公路上的指示灯,都应该是:红色为放行,黄绿色为禁行。现在是红色是禁行,黄绿色是放行,应该打破这个规定才对。因为红色代表无产阶级,黄绿色代表资产阶级。为此交通部门公安部门争议不休,结果还是维持了现状。绿色放行,红色禁行,因为这是国际上规定的。如果按红卫兵的意思改过来,那势必引起国际上的非议,导致交通混乱。

除了“破四旧“引发的混乱外,1966年那年,革命群众被任意批斗、拉出去游街、示众。大字报、各种口号、标语铺天盖地......一切都乱套了。

混乱的中国,到底由谁来主宰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的祸福命运呢?那时的红卫兵们,真是“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在那个年代,谁主沉浮?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确实是这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红卫兵小将们主宰了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的祸福(待续)。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9章:第四卷 莫须有的罪名 (八)”内容快照:

『第四卷 莫须有的罪名 (八)』

(八)文革的战鼓刚敲响的那一年,叶翎已失去了一个外甥~和丈夫的一只眼睛。在整个十年动~期间,他们这个单位~~~~(仅仅是一个单位),又有多少同志直接和间接~到迫害或致~,她已无法统计了。叶翎只记得去乌市的前夕,曾参加过这个单位对一个老同志的批斗会。什么“罪行”她已记不得了。那个姓张的同志是一位军队老~,唢呐吹的特别好。~唢呐能吹出~~、~~,甚至能表达出

~~

>> 阅读第9章 第四卷 莫须有的罪名 (八)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