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付青青钢笔一挥,轻轻越过筛考。到县城高考时,晚上集体住在经委招待所,请假去表叔家玩了两小时,进门还抱了个西瓜。表婶催她早点回去入睡,以免老师担心。表叔则推出单车执意要送她。进招待所前,她还和表叔开了句玩笑:
“咦,叔,你的车也是喜鹊牌的?!”
表叔楞了一下,到底是二商局人事科长:“你以为你叔的单车是和你爸的一起买的?!”
等青青上了北京的大学后,表婶还对青青父亲说:“表哥,我这个侄女高考前一晚到我家玩,赖着不走,我还以为她考怕了呢。”
轻松离开县城考场,自由地回到牛头镇八中,与同学们狠命地在附近玩了两天,重游了高一高二时经常疯跑的田间地头。第三天对参考答案,秦老师破例在班上学生都对完答案后把青青叫到宿舍,反复核对参考答案为青青估分,结果秦老师庄严地说:
“我敢保证,付青青分数打八折也要上个本科!”
哪里用打八折。填志愿时秦老师坚持冒八中之大不韪破天荒地填回清华,青青怕清华不成丢了人大,不大愿意。秦老师要把话说死,就又画蛇添足地问了句你记忆中的答案有没有错误,如果没有填清华有90%的把握。青青一想填就填吧,大不了上个一般本科。惹得八中的校长后来拿着志愿找到付青青。因是老熟人了,校长也不拐弯:
“付青青你考虑清楚没有?八中的历史上还没出过清华生呢!我们对你负责,你自己也要有把握啊。”
把握?分数出来,青青英语100分,一分没拉下,物理拿了99,拉了一分,第一个冲进清华。算下来,青青真是十年寒窗。那一届,湖州全县北大清华十环生就付青青一人。八中其后两年,均把青青树为传奇人物,并因品牌效应多办了两个复读班。当然,这是付青青从村邻学子口中得知的。
青青记得填完志愿回家,路上砖头拱桥上碰到姑妈,姑妈摸着漂亮侄女的头:“这回怎么样?”
“没问题的,姑妈!”
姑妈不懂先估分再填志愿的程序,只是狐疑地摇头轻轻叹息。
贺志宏也破例地以李子河的孙山进了霸州财经学校,中专性质。
办上学酒的那天,三个姐夫包括四姐的男朋友都来了。为冲冲前两年的晦气,母亲自己同几位女婿儿子的鞭炮加上亲戚的礼炮,声震湖州东乡。那红红的炮竹纸哟,把百米长的菜园沟都填平了。
大学倒没什么新奇。付青青年龄在班上仍是最小的。能进清华园的,都是全国各县的龙凤,自信心都很强。开学不到两个月,就有人约付青青外出散步。青青呢,抱着只做校友不谈恋爱的法则,来者不拒,至少可以和很多地方来的骄子们打交道吧。但先声明,自己不是自由身,已有男朋友,乃是媒妁之言。这半真半假的宣告却并不能抵挡她青春的诱惑。大二时候,为抗击追求,青青把自己关进了图书馆和京城的大街小巷。她常一个人夜登燕山,找志同道合的同性朋友夜宿十三陵。自行车的足迹,则如老布什一样,拐到了八大胡同的厕所边。
两年后厌倦了当学生干部的烦琐,青青辞了职,主动拜见许多清大硕儒,乃至京城名流。物理学权威当属拜见之列,社会科学门类的书的也啃了不少。还认识了当时的经济学泰斗宏宽。
秦老师的来信明显密了很多,字里行间渐渐透出温暖的意思。青青只装不懂,却也加快了勤工俭学的步伐。有次到商务印书馆低价批了一些人家甩卖的《英汉大字典》,在海淀区十几所高校里一转,竟以四倍的利润赚了400元,从三姐寄来的生活费中先拿100元,另加5元的汇费,给老师还了钱去,算是了了人情债。不过,到现在青青还与老师有电话上的师生联系。
大学生不允许结婚,两年就从中专毕了业的贺志宏,分到了地区工商银行。中专生也走俏。宏二耐不住寂寞,与行长的侄女好上了,还怀孕在先。行长的官位让窑匠羡慕,遂先反约,在青青大四时支持儿子奉子完婚。湖州人说贺家不仗义,又说贺家宏二好福气,叔岳老是开银行的。青青毕业前收到三姐的来信,了解了情况,只是哈哈一笑,也算天遂人愿。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9章:工作后下海”内容快照:
『工作后下海』
毕业后青青分到了月城大厂机车厂,当然~的是助理工程师的工作。大厂有两万职工,青青因~~灵~~了厂预备役~队副营长。三年后已是工程师的青青~生活枯燥,~人的寿命不可延长,但生活的宽度可以拓展,这工作~起来还不如北京~学有劲,何以够得~歌里唱的《~来~好》。于是工程师付青青准备参加研究生~,待拿到准考证时,小平同志再度出~,~大家“胆子~大一些,步子~快一些”。青青没经父~同意,大胆快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