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南方某些省份,一看就让人大跌眼镜:倒不是说这些个地方的风景是如何如何的独特;也不是说这些个地方的水土是如何如何的富饶。毕竟不是什么风水宝地,也没有什么名胜古迹,更谈不上什么旅游区——单凭着我们一走进去,就仿佛让人置身于了某处最阴森、最凄凉的深山老林。
这些个地方:一条条的碎石路面,弯弯曲曲地向着密密匝匝的树林子里伸展着;一座座的贫瘠山峦,连绵起伏地沿着灰蓝色的天空延伸着;一栋栋的砖瓦房子,稀稀落落地点缀在灰蓝色的天空下面。再加上旷野的寂静,人烟的稀少,让走进这里的人们,感觉是格外地凄凉!
就是这里的房子,看上去也让人倍感的凄凉:总是让人觉得这不是普通老百姓住的房子,而是隐藏在这里吃斋念佛的僧侣们的庙堂。里面生活起居的平静,人们的相安无事,倘若不是因为听到碎石路面上有陌生的车马声和人声,房子的窗口里会突然地探出一个貌似僧侣模样的面孔来,用那暗淡无光的眼神盯着这碎石路面的话,真会让人怀疑:这些个房子里头,是否都有人居住着?
萧家庄里就有一所房子,它的外表就有着这种凄凉的成份。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一头衔接着碎石大马路的路面;一头又分开枝丫,弯弯曲曲地向着一处田庄伸展过去。这条羊肠小道:晴天是一堆土疙瘩,高高低低、坑坑洼洼,让走在上面的人直犯嘀咕:“千万别一跤给摔了下去!”;雨天是一摊烂泥,污水横流、稀泥遍布,纵使再小心的人行走在上面,他也会一边走着,一边的怀疑:“怎么走着走着走到这沟里来了呢?”
在萧家庄,这条羊肠小道可以说就是庄子里头的主要交通要道。大家不要笑话,地理位置所限,它只能尽情发挥到这里。萧家庄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庄里的人们习惯于称呼“屯上”。所谓“屯上”,无非就是一个高大的山丘;下部分,庄里的人们习惯于称呼“屯下”,所谓“屯下”,缘故是这里的地势低洼,形成了一道峡谷。这条主要的交通要道,横贯过“屯上”,直插向“屯下”。路的两旁,杂草丛生、铺满乱石。夏秋之季,一不留神,就会被这杂草丛生、铺满乱石的小路旁,冷不丁地冒出来的一条蛇给吓懵,直到呆呆地盯着那条蛇大摇大摆地从脚边给匆匆地溜走!
在萧家庄,上了百年的老房子,是很罕见的。即使有,那也是凭借着历史的侥幸给遗留下来的。虽然大部分是石头的结构,却也有些儿的坚固、耐用。那与众不同的外表,给这里构造出了一副独特的风景。如果你从房前经过,都免不得的要停留驻步,忍不住用十分好奇的眼神,死死地盯住这栋上了年纪的老房子,看它的那个构造,你会这样的想:这是那个能工巧匠用他那玩魔术般的手,把这栋房子给堆砌起来的?或者,你会猜想:这又是哪个朝代给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呢?是否在地方县志上有过记载?
说到这些,不知你是否留意过?或者,你是否看到过?有一个老头,穿着一件灰不溜秋的白底黑花纹四边镶有金线条的呢绒汗背心,拱着一个背,背着一双手,正站在邻居家的大门口,一边张着满嘴缺牙的大嘴哈哈大笑着;一边红光满面地同门洞里面的主人说笑着——那模样儿,是否让你想起儿时看到的走街串巷地说书评传的老艺人来!
很可能你会感到奇怪:为什么我要给大家介绍这么一个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老头?其实,当你阅读时,很自然而然地小说中一定少不了的几个组织结构:主人公、事件、起因、结果。现在,我就把这个老头给推了出来——不错,他就是这部小说中的主人公!
在萧家庄,说到淳虚笱这个人,是一个人人耳熟能详的人物。如果有一天你到了萧家庄,有空的话,留下来住那么几个晚上,向那些年过花甲的老头老太太们打听有关淳虚笱这个人的一些陈芝麻烂豆子的事情,难保你会大有收获。关于淳虚笱这个人的趣闻轶事,可以说是车载斗量:上到吃、穿、住、行;下到柴、米、油、盐等,无一不沾满了有关淳虚笱的“光辉形象”。
上面说到的那座上了百年的,被历史的侥幸给遗留下来的石头房子,就是这个淳虚笱家的公馆。它龟缩在萧家庄最阴森、最凄凉的一片小树林子里。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第一部 绝世活宝~儿(二)”内容快照:
『第一部 绝世活宝~儿(二)』
第二章话说一九六六年,那是一个荒诞不经的年代的开端。这一年,刚到而立之年的淳虚笱被~选为小队长:萧家庄共十个小生产队,每队百多号子人,十多~人家,统共一千多人~。淳虚笱所在的队为刘家湾生产队。这个刘家湾生产队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有罗家岭生产队,~有九辫子生产队。所以,它刚好就~在了正中间。淳虚笱当~小队长的那天,正逢~头文件《五。一六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