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营销大会结束时,麦华胜吩咐供销科长把两箱高档君莫醉悄悄送到市报记者采访车上,又特意过去再次与陈国文握手,说:“大记者,我已兑现承诺了,你也得讲诚信,笔下留情啊。”
陈国文用劲握紧他的手,笑道:“麦总你就等着见报吧。”
“有时间再来跟我谈酒。”麦华胜送陈国文上了车,很有点依依不舍。之所以对这个除了采访他之外就没有任何交往的记者陈国文如此动情,完全是因为他平生接受的第一次采访,记者就是陈国文,而且也完全不是因为陈国文在报上吹捧了他。
当时他把甘泉带出困境后,张清敏领着陈国文采访他。他觉得甘泉还刚刚起步,自己也没有了不起的工作,实在没有什么值得见报的。陈国文说:“麦总,我理解你的难处,但我们奉命采访,作为任务,我们也有难处啊。不如咱们先来品品你的君莫醉,看看你酿造的白酒是否真的跟风传的那样劲,边饮边闲聊,看看能否找到你我都能完成任务的共同点,行吗?”
张清敏笑着拍拍陈国文的肩膀,说:“大记者果然行,好,你就与麦总慢慢品酒,我有点事先走。品完酒后,麻烦麦总派人送你到宣传部来。”
送走张清敏,麦华胜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清清瘦瘦,戴着深度近视眼镜,很有文人气质,却又着装简朴,举止随便的大记者。
陈国文不但没有一点尴尬,而且反客为主地说:“麦总,你看我们当记者的,与普通人有什么不同?”
“这个,这个嘛——”麦华胜有点措手不及,笑着吱唔道。
“记者也跟普通人一样,都要吃饭睡觉,也喜欢饮酒聊天吹牛,起码我就是这样一个。”陈国文也笑了,“怎样麦总,该把你的君莫醉拿出来了吧?我四处采访,人家请吃饭,开的都是君莫醉,今天我进入君莫醉的家门,没理由让我如入宝山空手回吧。”
“大记者不会是讨我开心吧?君莫醉虽然有点名声,但也不至于你说的那么响亮吧。不过既然你不嫌弃,那就只好献丑了。”麦华胜也轻松了,从陈放样酒的橱窗上取下高中低三种浓度的君莫醉,放在陈国文面前,问:“大记者喜欢喝哪种酒?”
陈国文分别拿起三个瓶子瞧了瞧,说:“酒要浓烈,茶要芬芳,要饮,当然就得饮高度酒了。就开这瓶五十二度的吧。”
“哦,大记者对茶酒都挺有研究啊?”
“以前说烟酒不分家,现在啊,是说茶酒不分家才对,我呢,则是烟茶酒都不分家。”
“好啊,茶宜独品,酒宜交友。今天就以酒代茶,我们聊一聊。你要痛快地整瓶喝,还是小杯慢慢品尝?”麦华胜兴致勃发,开启了那瓶五十二度的君莫醉,顿时香气四溢。
“果然名不虚传,好浓香的酒啊。”陈国文深深吸了几口气,“品酒嘛,当然要慢慢喝。”
麦华胜拿出两个小酒杯,慢慢斟满酒,递了一杯给陈国文:“你们大记者出入都是华筵豪宴,各种名酒都尝试过,今天就请你给我品品君莫醉,提点意见。”
“这么好的酒不喝,一定是傻佬。”陈国文接过酒,仔细观察一会,又轻轻摇了摇,最后舔了一小口,含在嘴中片刻,然后鼓起腮在口腔中漱了一圈,最后徐徐吞下。
看着他这专注的样子,麦华胜笑了:“大记者俨然是个品酒师傅,看来鉴赏酒的能力一定不俗。这酒怎样?”又给他倒满一杯。
陈国文没有答话,拿起第二杯酒,重复刚才的动作,继续沉醉于对酒的鉴赏中。如是者三杯下肚后,才点头说:“此前在各种宴席上喝你的君莫醉,都是大杯斟,大口喝,今天才正式领略到这酒的真谛,以前太**太浪费了。我看这酒嘛,属于浓香型白酒,清澈透明,芳香浓郁,入口柔绵,鲜甜甘爽,醇厚圆净,也有回香,可惜稍欠悠久。我说得对吗,麦总?”
“你简直就是专业的评酒师!”麦华胜大出意料,“不知是从书本得来的,还是从酒杯中得来的?”
陈国文又倒满一杯酒:“两者皆有。不过捏酒杯的时间比捧书本的时间多得多。”
麦华胜与他碰碰杯子,自嘲道:“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都喜欢喝酒。大记者是我市出了名的大笔手,深好此道,也就不足为奇了,看来我真是井底蛙。”
陈国文不以为然,问他:“你既然知道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都喜欢饮酒,可你知道他们为什么都喜欢饮酒吗?”
“还真不知道,大概是酒可以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就像杜甫不是有首叫《醉八仙》的诗吗,我记得其中有一句是‘李白醉酒诗百篇’,就是这意思吧。希望大记者指点指点。”麦华胜坦诚地说。
“指点不敢,但与麦总你一起探讨一下,倒是很好的下酒菜——”
“慢!”麦华胜突然打断他的话,随即叫来办公室人员,以最快速度搞几包咸脆花生、麻辣鸡翅等什么的过来。之后他对陈国文说:“大记者,很抱歉,忘记准备下酒菜了,先将就一下吧。可能你去采访都有人陪你在酒楼饭店海饮海喝,如果不是张部长有嘱咐要请你,中午我应当叫副总们陪陪你,至于我嘛,对不起,实在没有这习惯。”
“我这人也是很随便的,你请我吃鱼翅饮茅台,我绝不礼让,你跟我清谈,我也不会嫌弃。酒逢知己千杯少嘛,开心与否,首先得看我们有无共同的话语。”
“难得你这样开明,那我就放心了。继续刚才的话题吧,请大记者不吝赐教。”
“那我可要大放獗词咯。”陈国文把小杯酒倾倒下肚,然后说:“文人好酒,是因为酒有酒德啊!德,就是德性。人才有德性,酒怎么也有德性?依我看,应该是指酒的功能吧,与人的德性可不能相提并论。说到酒的功能,对于麦总你这样研究酒有很深造诣的专业人士来说,一定知道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说的:酒有通风,散寒,舒筋,止泄,止痛,利尿及驱虫等药用功能,或许还知道元人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说的,酒‘主行药势,杀百邪,去恶气,通血脉,厚肠胃,润肌肤,消忧愁’的养生功能……”
“如果不是知道你是吃记者饭的,我还真以为你是研究酒或也是搞酒的人呢。”麦华胜由衷地赞叹道。
“只要翻翻书本,都有记载的。”陈国文不以为然,又说:“除此之外,酒还有社会功能。唐代诗人孟郊有一首《酒德》诗,开头几句说:‘酒是古明镜,辗开小人心。醉见异举止,醉闻异声音……’看,他说酒是一面鉴别君子与小人的明镜。说来也是,不是有句俗话说:酒后吐真言吗?所以孟翁说,饮醉了,就能看到一个人有异于平常表现的言行举止,也就是一个人的真面目,那么谁是君子谁是小人,不就一目了然啦?这就是酒的社会功能。”
麦华胜点点头,表示赞同:“你们文人墨客的名堂可真多。”
“即使酒没有那些药用、养生、社会等功能,但起码可以‘一醉解千愁’,教人忘却人生的不快和烦恼呀,就如唐代诗人聂夷中说的‘一饮解百结,再饮破百忧’。所以大名鼎鼎的酒仙刘伶在《酒德颂》说,饮酒时‘……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恍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视万物,扰扰焉若江海之载浮萍……。’真的,饮起酒来可以忘乎所以,宠辱皆忘,茫茫苍生,唯我独乐,岂不快哉!酒有这样多的好处,不饮酒的人可真是傻子了……”
陈国文在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的过程,也未忘一杯接一杯地饮酒。办公室人员把下酒的小菜送到后,麦华胜**袋口,把东西推到他面前。陈国文也不客气,边剥花生边饮酒边口若悬河,麦华胜边添酒边点头感叹:真不愧是饱读书史的风流才子。
“……麦总,你不会嫌我在掉书包胡吹吧?其实,博闻强记可是我的强项。因为喜欢喝酒,自然也爱读一些关于酒的文章,像上面的精辟名句名篇几乎烂熟于心,窝在脑海很难受,今天终于得以在你面前班门弄斧,也没枉化了这许多读书时间!”陈国文欣欣然,面含喜色。
“听你大记者刚才的高论,我才知道酒原来还有这么多学问。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看看第一瓶酒饮光了,麦华胜又取出一瓶,也是五十二度的,打开后,给陈国文续酒。
陈国文掏出香烟,麦华胜说:“大记者,饮酒同时抽烟可是不科学的,对健康无益。”
“这样说,你是不抽的啦。我可不客气。”陈国文点燃香烟。“抽烟的人饮酒时,没有不抽烟的。饮酒为了什么?为了聊天呀,聊天时那有不抽烟的?至于健康嘛,死生有命,顺其自然吧。”
“你好豁达,把生死看得透,难得。”
陈国文仰着头枕在沙发上,悠然喷着烟圈,看着缥缈的烟雾袅袅腾空,很有点飘飘欲仙的感觉,自言自语道:“其实酒是死物,没有生命,所谓酒德,是人给编造的。所以要说酒德啊,实际是在说人。酒不过是人借以抒发感情的载体,就像某一个职位,本身并不能说明什么,正如毛泽东说的,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为人民服务的,职位也只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种载体,关键是什么人坐这个职位。就像你们甘泉老总这个位置,好几个人都坐过了,几个人都有不同的表现。有人起着开拓的作用,有人起着守成的作用,至于麦总你嘛,大概说起了力挽狂澜的中兴作用也不为过吧。这就是我今天要采访你的原因。”
“大记者,你终于奔主题来了!”麦华胜笑道。虽然陈国文一直在谈酒,但他仍然警惕着对方把自己引进陷阱,使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那可糟糕了。还好,陈国文是个光明磊落的人,先把车马摆明,再跟你叫阵,不至于令你措手不及。
“我肯定要来嘛,要不怎么完成任务?不完成任务我可被炒鱿鱼的。”陈国文呵呵笑着。“多谢你给了我君莫醉这样美好的物质享受,也该给我一点精神方面的东西呀。说说你是怎样搞甘泉的吧。”
麦华胜摇摇头:“其实我有什么值得你大记者下笔的东西?我不过是做了坐在这位置上应该做的一切而已。”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6章:上篇之二2”内容快照:
『上篇之二2』
“企业的效益比以前有了大幅提高,就说明你~了工作~。就说说你~了什么工作嘛。”陈国文摁熄~烟,扯了块~翅吃起来。“我~了什么工作?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只是恢复和完善了公司原有的管理制度,调动了可以增加公司效益的所有因素。这不是我作为这个企业的老总应该~的吗?如果这样也能引起你们记者兴趣的话,那在教育~门,在卫生~门,在科技~门,几乎所有的教师、医生和科技工作者都是这样~的,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