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社会·历史 > 乡村纪事 [目录] > 第2章

《乡村纪事》

第2章

作者:尧山风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平原村支书王琳这几天有点烦,他怎么也想不通,乡党委派人来村上了解班子情况,却不和他通气,邻村几个同僚都给他打招呼:嘿,老狐狸,当心着点,这次有点不对头了,别被人家卖了还帮着数钱。

其实他早已烦上了,想当年他意气风发登上了平原村支部书记宝座,学大寨,赶昔阳,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硬是斗出了一片天地,平原村几千口人,能人辈出不穷,可是几十年斗下来,除了臣服就是败退,没有一个称得上对手,平原村连年被树为县级先进村,他也远近闻名,成了炙手可热的先进人物,八十年代初,县委为了鼓励基层工作者,将一批优秀农村干部转为国家干部,他理所当然在转干之列,可是他硬是喊着生为平原人,死为平原鬼的“极左”口号,放弃了转干的机会,到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他却逐渐明白了,原来过去一时头脑发热,干了桩大傻事,看着当年几个先进村的同僚,要么从科级岗位上退下来,一月领着千多元的工资含饴弄孙,要么已混到县处级的岗位,还在台上颐指气使,那个悔呀,真的连肠子都青了。总想着还会有出头的机会,谁想这一等就是几十年,眼看着前途越来越渺茫,事情也越来越难干,“极左”思潮渐渐被改革开放洪流所淹没,民主风气越来越有力的冲击着他那老一套统治基础,他明显的感到他在平原村一呼百应的局面正在受到挑战,于是他渐生退意,乡上的会议一般不去参加了,村上的工作也只在幕后指点一二,好在有多年经营的基础,各项任务总还能勉强完成,只是每完成一项工作,他都有最后一次工作的准备,随时焦灼的等待着乡党委和他摊牌,有个顺坡骑驴下台的阶梯,同时也指望乡党委能看在他多年苦劳的份上,能有个适当的安排。至于村上后事的安排,他早已成竹在胸,村主任刘天成是个忠厚人,跟着他鞍前马后几十年,虽没有完全调教出师,可其在村上的德望已无人能夺,接他的班顺理成章,副支书郭一亭人很聪明,能力又强,干副支书多年,当为村主任不二人选,只是其私心太重,为人刁钻,群众威信差,也只能是个过渡性人选,真正的黑马是副主任徐平,是他从小培养的新秀,能力威信手段皆在二人之上,鉴于资历较浅,拟副支书副主任一肩挑,他再暗地面授机宜,做好协调工作,平原村定可保无虞,他也就算善终了。

可到底没有等到有人找他,眼看着要命的农特税又要开征,却见新来的马副书记领着党委干事进村了。起先他没有在心,因为依多年的经验,进平原村不和他招呼,准会一事无成,当年独断专行的县委农工部长不是也栽在平原了吗?谁知一周后,忽然有心腹传来消息:平原村的班子要调整了,人员已经内定。虽然作为平原村的统治者,马明军的一周来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可是乡党委依然没有人找他谈。

这次他可不是烦了,简直是如雷轰顶,一时忘了斯文,青筋暴露大骂出声:

“老子干了几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呀。这些白眼狼啊。”

徐平今年三十五岁,可当村干部已经十多年了,从高中毕业干村团支书到生产队长,进而村副主任,在平原村算出类拔萃的后起之秀了,在几千人口的平原村,他就服气老支书王琳。这个人实在是能力超群,随着农村形势的变化,全县农村典型人物纷纷倒台,有的还很惨,唯独他乡上县上人缘依旧,游刃有余,他认准跟这个人干不会错,多年来事事以老支书马首是瞻,从无其他想法。前几天乡上的马书记向他了解村班子情况,他一口回绝,让他去问王支书,并当即给王琳作了电。汇报,他预感要调整班子了,可是平时对他格外关心的王支书只是嗯嗯地应着,却不动声色,没有态度。按耐不住,他急急赶到王琳家来了。

“头儿呀,这会是咋的了?我感觉不对呀。”徐平试探着问。

“哦,啥不对了呀,倒是说说让我听听。“王琳一边取烟倒茶,声音平静地问,脸上挂着平时少见的倦意。

“马书记找你谈话了吗?”

“别问这个,说说有啥不对了?听到啥了?”

“人家都说班子要调了,人选已经内定,有这事吗?”

“别信谣言,要调班子我咋能不知道呢?”王琳脸色阴沉了,话却说得很原则,毕竟老干部嘛。

“我的老领导呀,乡党委干事是我高中同学,已经对我透底了,还说新来的马副书记对你印象不好,为平原村的班子还和李乡长说翻了呢?”情急之下,徐平顾不得其他,将老同学也买卖了。

“哦,接着说。”老支书终于放下了长辈的矜持,急切地催问了。

“啊,原来马书记没有和你谈过话?哎呀,我看这小子来者不善。”徐平第一次从老支书脸上看到了沮丧的神情,倒吸一口凉气。接着说:

“乡党委已经定了,本来已经下来宣布了,由于高村班子有了问题,暂时放着,只等高村的事一完就来宣布,至于人选问题,暂时还问不出来。”

王琳此刻终于明白了,几十年农村工作经验告诉他,他遇到了一个不按规矩办事的对手,同时他的主意也拿定了:好啊,和我玩阴的,走着瞧吧。

“平儿呀,你是叔一手培养起来的人,听叔的,别管他们怎么定,现在全国正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民意决定一切,我倒要看看他们怎么宣布。”

王琳其实玩了一辈子独断专行,一元化领导是他的强项,可是这会却要拿民主说事了。而乡镇政府正被特产税压得喘不过气来,如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那些繁琐的程序去办,当年的税就玩完了,到时县委就会摘掉乡长书记的官帽,因此,在这个转型期乡镇一般都沿用老规矩-----党委决定,可偏偏这个年轻的马副书记太嫩,急于求成,一班之长杨平常授权太过,关键时刻没有听取乡长李俊峰的忠言,忽视了王琳在当地是一个绅士级的人物。

终于,激烈的矛盾爆发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三”内容快照:

『三』

已经一切就绪的高村忽然~套了,已经心甘情愿让贤~台的原支书高大~,在宣布新支~班子的会议前临时反悔,不召集党员大会了,并大~~了马副~的当,并煽动百多名群众到乡~闹事,状告党委内定的支书高定文有严重经济问题,~求乡纪委派人查~。然后自己骑~~托车出了村,溜得没有了踪影。“他娘的,几天一个~小子,也来忽悠大爷了,看你狗日的怎么收场?”高大~骂骂咧咧的~音传遍了整个高村,村

~~

>> 阅读第3章 三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