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社会·历史 > 龙舒悲鹤孙立人 [目录] > 第4章

《龙舒悲鹤孙立人》

第4章崭露头角(续)

作者:李新雨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自盘古开天,食盐就是人们的生活必需。据权威哲人考证,远在上古唐虞“尧舜之道,爱亲尊贤”的时候,食盐尚由人们自由开采、交换。后来,大禹发现从这种爱亲尊贤的每日必需品中可以弄钱,于是乎独出心裁,制定盐贡,这也许是中国最早的税收形式。到了东周,管仲在齐国为相,便将祖宗的好法子发扬光大,进一步对食盐实行政府专卖,由此抽缴盐税充实“国库”,从此便奠定了我泱泱华夏的税收体制,进而世代相沿,源远流长。

历代“盐人”、“农官”、“盐铁史”、“巡检”、“水师”至后来的盐警,都是专门保护盐场、防缉私盐的公务员。民国开元以后,袁大总统为偿还外债,效仿上古先皇弄钱惯伎,建立盐务稽核所,由鬼佬会办(名义上由中国人主办),从中以部分盐税抵债。但会办很快变成包商买办垄断,一发不可收拾。为了保证盐务的绝对买办,政府在盐运使之下,设立了缉私总部,下辖缉私营,在各盐场专门驻有巡警,经销区设有盐巡营,对胆敢不老实进贡的盐商实行专政。当时大多缉私营都采用陆军编制,官兵实行军衔,其装备、勤务、训练、管理均同陆军。国民政府北伐统一后,宋子文(哈佛经济学院毕业)成了财政部的新掌门。上任后,他果断废除了包商制,出台了统一收入、统一税率、整理场产、推广销运四项改革措施。为了绝对控制盐务系统,他也需组建一支“亲兵”。他先在盐务署中设立缉**,由财政部统一拨款、任命、训练及调遣,又将原来的“盐警”改编成缉私队即“税警”,编制仍沿用陆军制式管理。1930年10月,税警总团成立。首任总团长是美国西点军校1915级的高材生王赓。总团驻地上海,下辖三个分团,还有特务连、工兵连、通信连、迫击炮连、卫生队等,武器为德国装备。此后总团的架构迅速扩大,卫生队扩大成总医院,设有修械所、迫击炮营、通信营、辎重营等等单位,并含有八大处(参谋处、副官处、军需处、军械处、军法处、军医处、顾问处、政训处,后两个处是一般陆军师所没有的)管理单元,整个设置比一般的步兵师还齐全得多。

1931年秋季九一八事件爆发,从此中国全面走向了内乱未平、再增外患的深渊。1932年1月,侵华日军为了转移国际对满洲地区的注意,蓄意在上海制造事端,23日,日本海军借口18日驻玉山路的日浪人僧侣被三友实业社的华工痛殴,突然增兵上海,出动包括航母在内的各种舰只21艘,企图以武力要胁中国屈服。当日下午中国上海军方在龙华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如日军进犯,全军将坚决就地抵抗,同时迅速着手构筑闸北地区的防御工事,作为掩护主力行动之据点。28日23时30分,日本海军陆战队突然向闸北**,中国第19路军奋起反击。驻沪的税警总团对外以第88师独立旅的番号参战,但却不隶属88师调遣,直接受命于第19路军总部指挥。主要任务是担任龙华、虹桥北一线警戒。根据赵一肩将军的作战记录,税警总团在一二八沪战过程中,官兵作战英勇,出色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特别是二团古鼎华团更是浴血奋战,且伤亡严重,仅排以上军官尚可查证的阵亡者就有16名。

一二八沪战后,税警总团奉令调往浙江、青浦一带整顿,以后总部调驻海州。因总团长王赓去美国领事馆回拜美国武官时被日军抓走,随后去职,总团长一职就由海陆空军总司令部侍卫总队长温应星将军接任。

1932年10月5日,经税警总团第一分团团长赵君迈介绍,孙立人调入总团,任特科兵团团长,但很快特科兵团撤改扩充为总团第四分团,孙即任第四分团团长。孙立人之所以能顺利进入税警,是因为他念过美国军校且宋子文对他的表现大为赏识。时总团的编制为每个班14人,配有班用机枪一挺。6个班为一排;3个排为一连,每连士兵达252人,几乎相当甲种师两个连。4个连为一营,营属炮排一个,配备60mm追击炮两门。每个分团有3个营,约5000余战斗员,总团约3万余人。

孙立人在担任团长期间,十分注重练兵。他在《建军理想》中写道:“我认为英美的长处,是自发自动活泼负责守法。他们的一个士兵,没有了官长的统率,仍然可以继续作战。他们的军营里,充满了活泼生气。他们的缺点就是吊儿郎当,粗枝大叶,官兵生活浪漫随便。而中国人一向有的特长是英美等任何国家所赶不上的,那就是刻苦、耐劳、忍辱负重及牺牲精神。”因此,他主张把中国传统的军事教育方式同美国军校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制订出适合自己部队需要的训练制度和方法,形成了一套与国民党其他军队不同的训练操典,时人称为“孙氏操典”。当时中国军队的操典是以日本陆军操典为蓝本的,重视战斗、投掷手榴弹、刺枪、筑城等战术科训练,占到了教育时间的50%以上,基本训练只占40%。而“孙氏操典”则最重视“基本教练”,主要是体能训练和各种兵器的熟练使用。在体能训练上,孙立人要求官兵,每天清晨4点钟,值星官带领士兵跑步,最初是300米,后来增加到5000米。士兵跑步的同时,全团排以上的军官集合示范当日的战术动作,然后跑步进入操场,指导士兵操练,日复一日如此循环。每周还有一次夜间教育或夜行军,每周操课6天,星期日检查内务及武器。在熟练使用各种武器方面,孙立人同样重视。当时民国时期的军队装备五花八门,并不齐全,但税警总团有财政部支持,武器多为德国或捷克进口,因此孙立人要求每个士兵都要学会使用步枪、轻机枪、重机枪、轻迫击炮等各种武器。除步枪外,他将各种武器集中使用,设置许多射靶,使受训者能同时射击,既节省时间又收整体作战之实效。在实施各种姿势目标的射击中,强调动作的连续性。为了鼓励士兵提高射击技能,每年年终,全团举行一次实弹射击考试。各连在统一的规定内,选定优秀射手应试,凡是成绩达到一定标准者,一年之内每月可得射击津贴2至4元,若连续几年都得到津贴,还可以获得射击奖章。这样,连排长和士兵们的射击热情大为提高。1933年,“南昌行营”举行射击比赛,参加的部队有40多个师,结果税警4团以压倒性优势获得团体第一名,个人前10名中,税警4团有7人获得。

为了将“孙氏操典”真正落到实处,孙立人规定,上等兵要想升级,第一要400米跑得出色,5000米或3000米障碍跑得不理想不准上榜。

孙立人一生四次练兵,而税警四团则是他的第一次试练。在饱尝了报国无门之苦后,当了税警四团团长时,孙立人终于得到了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四团的武器装备精良,全是宋子文直接从德国和捷克买来的,孙立人非常喜欢。部队的驻地也很理想,与连云港毗邻。泅河出海,适合训练两栖部队,这正是孙立人多年梦寐以求的理想场所。虽然当时他已结婚,但他以团为家,夜以继日地训练部队。四团所有的射击训练、战斗训练、体能训练、夜间教育等,全由他亲自督导实施。夏天还将部队带到海边露营,实施游泳训练,并举行海上游泳比赛。不到3个月,全团官兵包括伙夫,都成了熟悉水性的游泳能手。孙立人以身作则,以“义勇忠诚”为团训,请清华音乐教授应尚能作曲,请父亲孙熙泽作词,编了一首四团团歌,歌词的内容是:

吾团欲发扬,精神团结毋欺枉,

矢志救国亡,猛士力能守四方,

不怕刀和枪,誓把敌人降,

亲上死长,效命疆场,才算好儿郎。

第一体要壮,筋骨锻如百炼钢,

暑雨无怨伤,寒冬不畏冰雪霜,

劳苦是寻常,饥咽秕与糠,

卧薪何妨,胆亦能尝,齐学勾践王。

道德要提倡,礼义廉耻四维张,

谁给我们饷,百姓脂膏公家粮。

步步自提防,骄纵与贪赃,

长官榜样,军国规章,时刻不能忘。

大任一身当,当仁于师亦不让,

七尺何昂昂,常将天职记心上。

爱国国必强,爱民民自康,

为民保障,为国栋梁,即为本军光。

这首团歌也是父亲对孙立人的庭训,孙立人时刻以此自勉,并以此激励部属,每逢集合点名,必先唱此歌,以振奋精神,提振士气。并要求部属,务求力行,存诚去伪,不空喊口号,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四团团结的如磐石一般。后来孙立人当了师长、军长,此歌也就成了师歌、军歌。

孙立人**抓住这个得来不易的机会,决心训练出一支在武器使用与保养、体能、纪律、凝聚力和士气等各方面都与中国新、老军阀军队截然不同的精锐部队。

1936年中央军事委员会鉴于将来对日作战的需要,决定完全接管税警总团。3月,温应星将军奉令调入南京高级将官训练班培训,然后另任他职。3月26日,税警总团团长由陆军第2师师长黄杰中将兼任。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5章:第三章 淞沪抗战”内容快照:

『第三章 淞沪抗战』

“七七”卢~桥事变发生,全面~战序幕拉开。1937年9月15日,黄杰奉令参加淞沪会战。1、2、3分团为第一梯队,由第一支队司令何绍周率领;总团~和6个~步兵营为第二梯队,~随开拔;4、5、6分团由第二支队司令王公亮率领,为第三梯队。工兵营留守海州。总团到达~海后,被划归~作战军朱绍良总司令节制。第1团位于苏州河北岸新泾镇至新闸桥一线构筑工事警戒;第2团于彭浦镇附近的乐益~庄至晏~~校占

~~

>> 阅读第5章 第三章 淞沪抗战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