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百天过后,丧期已满,三月桃花灼灼耀眼。母亲带我和嫂嫂到城南外的桃花庵上香,虽马车颠沛,但路上桃花争艳,景色非常。刚进庵门,就从太庙方向传来钟声,声声回荡,四十九声礼毕,代表长治久安。我知道那是瑞祥的登基大典,我听着钟声,望着太庙方向不禁有些出神。
“小姐,快走几步吧,夫人在前面催了!”铃兰附在我耳边道,我回过神,加快了脚下的步伐。
我们苏府是桃花庵常年的恩客,进庵后便受到了礼遇,主持的老师太法名寂静,亲自迎我们到庵堂上香,随后便引着母亲和嫂嫂进内堂饮茶说法去了。我得空领着铃兰便来到庵后的桃花园,满眼的粉红,满园的花香。我寻了个石凳做了下来,脚下踩的却满是落下的桃**,反倒映着我的粉色罗裙多了一丝绚丽。
“花飞花谢花满天,香消玉殒有谁怜”我弯腰拾起一枚**,摇头叹息了一声,本是一句呢喃之音,却引来了旁人的一声附和。“他日化作春泥去,不负惜花空悲切!”回过头去,这下阙竟出自一位公子之口。铃兰警觉的把我护在身后,若大桃林无我藏身处,便索性站起来迎上他的眸子。
“小姐受惊了,打扰了小姐雅兴,在下一时发了诗性,向您赔个不是。”只见来人二十岁左右,明眸皓齿,拿着折扇的手温润细长,倒是一个翩翩少年郎呢。我委婉的一笑答曰“我并没有受惊,只是一阙伤感之词,被公子添了下阙倒别有了韵味,公子莫笑我不才才是,再说这桃花园不是我的,谁来谁去又与我何干?”我转身正欲离开,却又被他叫住“小姐若有空闲,可否与在下共赏这桃花绚丽之景?”
“你这登徒子,我家小姐岂是你随便应邀的”铃兰正襟微怒道。
“在下若有冒犯处还请小姐海涵。”
我并没有回头,想径直朝原路返回,却听到那人在我身后轻声吟道:
花开不同赏,
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
花开花落时。
我顿了一顿,却加紧了脚下的步伐,没有回头。铃兰紧跟着我,嘴里却还一直唠叨着桃花庵里不应有男人出现的事。我侧过脸,看着铃兰说道:“莫要再提及此事,否则我罚你三个月不得吃桂花糕。”铃兰笑了笑,忙扶着我的胳膊“小姐最疼我了,我不说就是,莫要真罚了我啊。”我俩说笑着回到庵堂。母亲和嫂嫂并未听完经法,我无聊的坐在内堂外的小厅喝茶,茶水微凉,一旁伺候的铃兰忙去添热水,便走了出去。
小厅便只留下我一人。一会儿,一个三十来岁的师太走了进来,看着我出了神,不禁把脸贴了过来,我下意识的向后缩,她却又更近了一步。然后牵起我的手,反复的看了看,最后她自语到“本是个凤凰的身,却落得个孔雀的命!”她一语道破我的心结:孔雀东南飞,好一段离人泪,断肠痛。难道我与瑞祥真的会越走越远么?
“放肆,你怎么到内堂来了,你可知你握的是谁的手,日后皇后娘娘的手也是你能握的!”母亲与嫂嫂听完经走了出来。寂静师太看见那尼姑握我着的手,害怕不敬会引起母亲的责备,出口话里便带了训斥。打水回来的铃兰忙上前护我于身后。
“本是个凤凰的身,却落得个孔雀的命!姑娘这皇后恐怕是当不成了!你是苏家的女儿吧?你可没有苏如芸的福气,若没有她,这江山可不是现在这样子,她表面上亲和我暗地里却害我一败涂地,她走的每一步都是计划好的。一棵树上飞不出两只凤凰,她不会让你当皇后的,你们苏家没有能保住皇权的势力,空欢喜,尽悲切。”
“快拉出去,拉出去”寂静忙叫来一群小尼,将这疯尼拉了出去,母亲气的坐在了椅子上,嫂嫂忙将手放在母亲胸前为她顺气,寂静弯下腰来忙赔不是,母亲看着我,欲言又止,挥挥手便做罢了。
回来的路上,马车里一片寂静,谁也不提刚才发生的事,可我的心里却犯着嘀咕,她是谁?她说的话不无道理,我们苏家倒真是没有能保住皇权的势力,这皇后之位不一定花落谁家。
回府后,祖母把我唤到了她的院落,满眼的翡珠玉翠,请来了京里最大的首饰行的掌柜,让我挨个看这首饰样式。
“您这是干什么,难道就这样急于办嫁妆撵我出门?要知道先帝的孝期要守三年皇上才能大婚赦天下。我一时半会儿还嫁不出去!”我故意在祖母面前撒娇,心里却念着那个疯尼的话,祖母炫耀着说“我们苏家又要出凤凰了,你嫁入皇宫是迟早的事。今日不同往日,祖母不会亏待你,要什么尽管挑,手艺活要慢慢做才精细好看,别丢了苏家的身份,丢了你姑母的脸面。”我无心看这些首饰式样,随便捡了几支钗环,应付了祖母,而后便说感了风寒离开了祖母的院子。
未时阳光正暖,可我心里似有一湖冰水,寒的紧,冷的我脚步也不稳了,铃兰担心我是听了疯尼的话而心生烦闷,我怕她担心就说是真染了风寒,于是便为我到厨房煮姜糖水去了,我院里倒有一棵桃树开的正艳,看着飞花飘零,不禁我又想起上午在桃林里那书生轻吟的那阙词:
花开不同赏,
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
花开花落时。
究竟是谁的相思,谁的悲切,一人一词,情有千千结。
翌日清晨,我早早起床,倌好青丝鬂,头上独插了一朵桃花。想起昨日桃花庵里的那些事,有道是:春心滴破花边漏,晓梦敲回禁里钟。
“小姐,今儿您生辰,我一早就吩咐厨房给您做的长寿面,快趁热吃了吧。”铃兰端着托盘盈盈的走来:“小姐怎么只插了一支桃花,未免太素了吧,今儿您生辰,宫里是要送东西来的,你还要领旨谢恩呢。”边说边将桃花取下,为我打开首饰匣取出当年太后送我的翠玉簪,细细插上。
“别的首饰不戴了。”我起身走出房门,看着桃树下又分撒了一地的新落花。
巳时三刻,宫里来了人。与往年一样,锦盒里仍是一个云锦织的香囊,依旧的龙延香,我默不作声的在公公面前换下了腰上去年戴上的香囊交给铃兰,然后俯首谢恩。待那公公走后,嫂子来到我身边,取下香囊看了又看“江南织造的云锦啊,寸锦寸金配上这上好的龙延香,妹妹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单说这夹银代金的精湛手艺,这织上去的风求凰也是得让这织造工匠费一番脑筋的,妹妹通女红,精针线,不会看不出这其中的价值来吧。虽说只是一个香囊,可这凤的图腾不是乱用的。”说完便又将香囊别在我腰间。嫂嫂的话一语双关,我怎会不知其中道理,她想让我安下心来。
用过晚膳,母亲把我叫到她的厢房,关好门,遣退了其他丫鬟柔声和我说道:“昨日桃花庵里的事就是一场虚惊,没吓到你吧?”
“一个疯尼的话,女儿没有当真。”
“说的也不无道理,咱们苏家确实没有巩固皇权的势力,与其将来废后失了你的颜面,还不如暂时不娶为好,这招缓兵之计,你姑母比谁用的都真切,只要一日不悔婚约,你都是皇上的女人,去吧,从明日起,你就好生在你的思落苑做女红,绣鸳鸯,绣桃花,酿荷花茶,晒菊花,这婚事看来要拖延了。”
我听着母亲的话,头脑里没有思路,一块一块吃着桌上的桂花糖,骺的嗓子生疼,却不知喝水。母亲的话没有错,姑母的缓兵之计用的比谁都真切,瑞祥刚登基不久,各路皇亲国戚,功臣将军都对皇权信誓旦旦,后位不争朝夕。三年丧期不长,但足以让他找到一个能帮其平定天下的女子,后位便理所应当是她的。而我只能在她之后入宫为妃。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忆将雏日,同心莲叶间。
鸳鸯枕,鸳鸯锦,鸳鸯被……..我一绣就绣了四年。
(三)
奉召四年八月初七,我从荷花包里取出今年的雨前龙井,茶香四溢,晒干后装入锦盒,配着盐渍的梅子一罐,叫铃兰给管家张伯送去,和往年一样,张伯会将这些东西送入宫中奉于太后。不料,申时一刻,祖母的贴身侍婢素兰姐姐来到思落苑,让我去一趟祖母的院子,还说我有三日不曾去请安了,祖母有些生气了。可当我走进祖母的院落时,祖母却笑着唤我走进,拍着我的手说:“你嫂嫂快要生了,身子不便还天天来我这儿坐坐,陪我说会儿话,你倒是身子便朗,你可曾想想我这老婆子?只道是给你那未来的婆婆,相公晒茶去了!这上好的荷花茶。可曾先给我送来一包!今年夏天天热我食欲不好,你也没舍出一罐梅子给我吃!”
“原来祖母您挑理了,我一会儿吩咐铃兰给您多取些便是,何必在这吃干醋?祖母就是祖母,无论我到哪心里想的也都是您老人家,何必拘于礼节,难道两三日不请安,我就把您忘了不成?”我反身假装气恼,却引来了祖母的大笑“我今儿就扣了你的荷花茶和梅子,你若有好的,你自己送进宫去,不要叫我的老奴才给你跑腿!”话说着便看见素兰手里提着我今日命张伯送往宫里的锦盒,而祖母却幽幽的说“丫头啊,明**自己将这些东西送进宫去,我已让张总管给你往宫里带了话。四年了,丧期早满。就说送进宫里的秀女也有两批了,封妃的封妃,宠幸的宠幸,连小公主都有一个了。你见到太后或是皇上时你就代我问问他们,你与皇上的那一纸婚约还有没有效?不要空误了我孙女的大好年华!那皇后位置至今未定,若不是为你而留,就放你一个自由身吧!”
我看见了祖母眼睛里隐隐的泪滴,不禁附在她膝头落下泪来:“是孙女不孝,惹得您为我伤神。”祖母轻抚我的发髻,我听得到她此时心里的叹息,也看得到她心里的怜惜。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第二篇 宫装浅”内容快照:
『第二篇 宫装浅』
(一)奉召四年八月初八,辰时三刻我便梳~完毕,头~梳的是平安髻,斜~着几支白梅,唯一的首饰就是那支碧玉簪。~~着的是碧罗裳,袖~隐约用金线绣着几朵梅花,铃兰~在我的额头点~一朵梅花鉴,我却拒绝了。心想着还是素气一点好,我~~本也只是送茶,关于祖~昨天的疑问我是不敢问的,想必与太后寒暄几句便会出~的,只~礼节~过的去,何必那么招展,倒会引得其他知道内情的~人们取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