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风流大学生 [目录] > 第2章

《风流大学生》

第2章木匠的风流往事

作者:凤城老根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2、

我喜欢和王木匠喝酒。他酒量不小,又会吹牛,而且吹得让人相信,就像高明的魔术师玩魔术一样,明明知道是假的,但天衣无缝,让你找不出破绽。更重要的,木匠很会说荤话,讲荤故事。他的故事往往重点突出,悬念迭起,常常调起我的胃口,让我欲罢不能。

王木匠也是我们的三圩镇的,但只能算半个三圩人,他老家是安丰镇麒麟村的,他是做了三圩人的女婿后才变成三圩人的。王木匠头脑聪明活络,能算能掐,能写能画。他的木工手艺不错,擅长做仿古红木家具,各种款式烂熟于心,明清的、民国的。十八年前,他开了一个家具厂,生意很是红火,光徒弟就有七八个,家里像是开了食堂,吃饭的走马灯一样。兴化城商场的老板来批发家具,一拖就是好几车子,浩浩荡荡。王木匠毫不留情地赚了一大笔。那时候的王木匠,在我们镇上可谓光鲜耀眼,风光无限。后来,为了件琐事和人发生了争执,一位妇女无意骂了木匠一句“绝后代的”,木匠呆若木鸡。这句话狠狠击中了王木匠的软肋,伤得他不轻:他只有个活泼可爱的女儿,刚刚过周,没有儿子。这意味着他的事业后继无人,无后为大,钱赚得再多有个屁用?反正将来也不是他姓王的了。在原则性问题上王木匠从不含糊妥协,深思熟虑之后,他毅然关闭了家具厂,把女儿托付给丈母娘,带着老婆出去躲养。两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木匠终于功德圆满,抱了个带把的趾高气扬地回来了。木匠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抱着儿子,**小雀儿,在当初骂他的妇女家附近来回转悠了几次,六月里喝了雪水一般,表情相当满足——真解气。镇里罚了几万块钱,木匠眉毛皱都没皱,还笑嘻嘻的,嘴都咧到耳根了,逢人就说老天有眼老天有眼。

俗话说坐吃山空。天天抱着儿子守着儿子总不是长久之计,金山银山也会**精光。木匠琢磨着该做点事情了。于是开始重新召集人马,筹集资金,准备重整旗鼓,东山再起。但时过境迁,木匠似乎没有了往日的号召力,徒弟们早东离西散,各奔前程了。万般无奈,王木匠只好独当一面,但没有了往日的红火,支撑了一段时间,还是关门了。

我在凤城第一次碰见王木匠是在两星期前的杨桥口。杨桥口在凤城的北面,是个城乡结合部。每天,这里聚满了打短工的,自由组合,三五成群。他们有的拿着铁锹镐头,有的拿着扁担麻绳,随时听从主顾的召唤。一有人来,他们就像一群鸡子吃食一样聚拢过来,询问要求,商量价钱。谈判很快,三下五除二。这些民工大都是附近的农民,家里都有田地,农忙时务农,农闲的时候出来转转,找些零花钱。

我没有想到王木匠居然也在这群民工中。他高高大大,在人群里可谓鹤立鸡群,很是招摇显眼。不经意间我就发现了他。木匠一脸憨厚,微笑着跟我打招呼:

“哦,你好、你好!小鹏你好!”

我记得上初中的时候王木匠给我父亲添做过两张太师椅、一张方桌,父亲请过结工酒,在酒桌上木匠逗我玩过。七八年了,想不到他现在还记得我的小名。他背着他的全部家当:斧头、锯子、凿子、刨子等等。一番交谈,我知道了他来凤城目的,他是陪自己的儿子来的,儿子来凤城读高中了,他不想宝贝儿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我是来做书僮的。”木匠的言语间透**几份自豪。

王木匠做梦也没有指望儿子王桂才考上凤城外国语学校。凤城外国语学校是凤城乃至苏中最好的高中,对大部分家长和孩子来说,它永远只是个传说,遥不可及。人们都说,进了凤城外国语学校的大门,离北大清华只有一步之遥了。桂才这个“罚小伙”(生下后被罚款的孩子),小时候跟着父母东躲西藏,居无定所,加上母亲奶水不足,因而营养匮乏,身体羸弱得很,打针挂水是家常便饭。出人意料的是,这小子继承了他父母的优秀基因,聪明异常,成绩优秀,居然成了三圩镇的中考状元。接到录取通知书,王木匠和老婆乐得几夜没有睡好,夫妇俩商议了半天,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来凤城打工,陪读。一来,照看孩子,孩子太小,挑食,学校大食堂,这家伙肯定吃不惯;二来,孩子学费高,木匠有点吃力,凤城经济发达,赚钱机会应该多一些。

看得出,王木匠头脑活络。这几年凤城房价一路飚升,引发起一轮又一轮的购房潮,二手房交易很是活跃。一般来说,买了二手房的,通常不会彻底革命,大动干戈,但局部总得修补修补,装扮装扮。而这小打小闹王木匠是拿手的,甚至可以说是游刃有余。王木匠正是从这嗅到了商机,杀过来了。虽然这对见过世面的木匠来说有些大材小用,但他现在是虎落平阳,只好如此了。

多个熟人多个帮手。在我的撺掇下,王木匠把房子租到了我的隔壁,彼此好有个照应。

我租的是个二十多平米的单间,一张大床占据了房间的一大半,床靠着窗户,晚上拉开窗帘,能看到星星月亮。我以为,风清的晚上,躺在**看看月亮,想想嫦娥吴刚,是一件富有浪漫诗意的事情。我喜欢月亮,它美好而不张扬,恬淡而不炫目,朦胧含蓄,能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

王木匠租的是我隔壁另外搭建的窝棚。三十多平米,砖头墙,上面盖的是蓝色彩钢瓦。一室一厅。孩子住里面一间,王木匠住客厅。客厅同时兼有厨房卧室功能,白天,王木匠有时在这里生火做饭,晚上王木匠铺开旧沙发,这里就成了他的卧室。

“这地方靠近郊区,什么都便宜点,尤其是蔬菜。”早来几天的我俨然成了王木匠的生活老师,出门在外什么都得精打细算。

“你是个大学生,肚子里墨**,以后多照顾照顾我这个老粗。这是我的名片!”王木匠递来一张小纸头,上面赫然印着:“三圩木工装潢公司王大富(经理)”后面是他的小灵通号码。

一人不喝酒,二人不赌钱。一人喝酒真没得意思,肯定单调寡味,我又打了一回,王木匠居然关了机。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子承父业”内容快照:

『子承父业』

3、回到出租屋,我用~撬开了啤酒盖,就着猪尿泡(膀胱)喝起啤酒来。猪尿泡是买的杨桥菜场熏烧店的。每次周末改善伙食,我总喜欢买些来喝啤酒,这~~馋~酒,而且滋补。我喜欢吃猪尿泡。这个习惯的养成,很大程度~~归功于我有一个卖熏烧的伟大父亲。近~楼台,自然能先得月了。中学时,我曾经是同学们最羡慕的,原因居然是我能随时吃到熏烧。记得小时候,每天~午,熏烧开锅后,父

~~

>> 阅读第3章 子承父业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