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张小民的平凡生活 [目录] > 第7章

《张小民的平凡生活》

第7章沉浮与托付

作者:苏州李明诚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十二、沉浮

前阵子,张小民听说陈金林破产了,为了躲债,人逃到了外地。张小民一点也不意外,那么一个不识好歹的人,败落是早晚的事。

陈金林家就在张小民家河对岸,陈金林的母亲因难产去世,他一出生就没有妈妈,村上人都很可怜这个孩子。那时,张小民刚出生一个月,妈妈奶水充足,出于同情,妈妈总是先把陈金林喂饱了,才让儿子张小民吃奶。张小民一周岁时,长得很瘦小,倒是陈金林,长得白白胖胖的。

陈金林是个调皮的孩子,胆儿很大,十几岁时,就敢空手去抓蛇。陈金林初二就辍学了,从家里拿个装衣服的木箱,里面垫上破棉被,到镇上批了棒冰,走村过户叫卖,一天卖下来,居然能挣十来块钱。卖棒冰很辛苦,脚底起泡,肩背磨破,皮肤晒黑,但陈金林从不叫苦。不久,陈金林找到了新的挣钱门路,他白天用缝衣针穿上猪肝去河里钓甲鱼,晚上,他背着两个蛇皮袋,带着鱼叉和夹子,拿着手电筒,既夹黄鳝又捉蛇。当张小民在学校里一本正经念书时,陈金林一年已经能挣几千块钱了,在村里是个小名人了。

张长林要供三个儿子上学,靠种田的收入实在吃不消。张长林让老婆去向陈家借五百块钱,毕竟陈金林是吃张家的奶长大的,这点面子应该会给。陈金林的父亲在几年前娶了个新老婆,陈金林不喜欢继母,父子就分开过了,谁也不管谁。陈金林的父亲带着张小民的妈妈去找陈金林,陈金林阴阳怪气地说:“我知道一周岁前是你给我喂的奶,这样吧,借也不用借了,就当是我买你的奶,一天三块钱,一年一千块,从此不再欠你的,以后别再来找我借钱了!”张小民的妈妈气得浑身发抖,转身就走了。陈金林的父亲指着儿子的鼻子骂道:“小畜生,人家省下儿子的奶喂饱你,这份情你买断得了吗!”

九十年代初,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经济建设蓬勃发展,可以用“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来形容,陈金林脑子活络,不知走了什么后门,当上了一家乡镇企业的副厂长。几年后,企业改制,他以固定资产十分之一不到的价格买下原工厂,摇身一变,成了私营企业的老板。虽然他发迹了,但他家的亲戚没一个沾上光的,别说跟他借钱,就是进他的厂都不可能。陈金林一方面对亲戚极其小气,另一方面对朋友又慷慨大方,隔三差五要请一帮朋友吃喝玩乐。他父亲劝他不要结交不三不四的朋友,陈金林生硬地回答:“你管不着!”

有几个人知道陈金林有钱,设了个局,让陈金林迷上了赌博,开始时是小赢,然后是小输,再后是大输。赌博这东西,赢了还想赢,输了想翻本,于是越陷越深,短短几个月,陈金林把房子、车子、厂子都输掉了,上千万的资产被他全败光了,还欠下一百多万的高利贷。陈金林东躲西藏,惶惶不可终日,连累到他的家人,被那些催讨赌债的人上门骚扰。他父亲于心不忍,拿出积攒的三万块偷偷给儿子,叫他到外地去避避。现在还到处借钱,帮儿子还赌债,希望儿子早日平安回来。

张小民常常想:可怜天下父母心,只不知陈金林是否醒悟,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十三、托付  

自从与秀没了来往,张小民一直没找对象,二十四岁了,连个女朋友也没有,这在农村比较少见。城里的小伙提倡晚婚晚育,但农村的习俗,是早生儿子早得福,张小民的父母看到儿子一副不忧不急的样子,十分着急,私底下请了媒婆,张罗给儿子说亲。

没几天,媒婆就回话,说邻村黄家有个姑娘,也是二十四岁,长得很有福相,可以带张小民去她家相亲。父母对张小民一说,张小民当即反对道:“现在流行自由恋爱,我还年轻,你们担心我找不到对象吗?再说了,媒婆的嘴,死的能说成活的,老母猪也能说成娇嫦娥,她的话能信吗?”张长林说:“这个媒婆很有眼光的,她说成的婚姻有几十对了,对对过得幸福美满,儿啊,不管怎么样,你先去看看嘛。”张小民心想,那就去应付一下吧,我不答应还能把我怎么样?

那天晚上,张小民跟着媒婆去了。一路上,媒婆告诉他,黄姑娘身体很壮实,很勤快。去了以后才知道,她家非常穷,房子是旧平房,她有个姐姐出嫁了,下面还有个弟弟,弟弟初中毕业后在社会上浪荡,没个正经职业。她家之所以是这样的状况,是因为她有个常年卧病在床的父亲,得的是那种不治之症,开过两次刀,所以家里就一贫如洗了。

张小民去卧室看望她的父亲,屋子里有好几个她家的亲戚,黄姑娘坐在病床前,拉着父亲的手在说话,看到张小民进来,她去拿了条长凳请他坐。张小民忽然心里一动,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她能陪在父亲身边,而不是丢下父亲自顾着相亲,说明她是有孝心的,百善孝为先,懂得孝顺的女子,品性一般不会差到哪里去。

张小民和她父亲聊了会儿话,老人也就是问问张小民在哪儿工作,情况怎么样?她父亲还让女儿给张小民削苹果,说是亲戚送来的,他吃不完。张小民一边吃着苹果,一边听着她家的亲戚聊些家长里短的事,听着也颇有趣。晚上十点左右,张小民和媒婆离开了黄家。媒婆对张小民说,我介绍你们认识了,往后怎么相处,全靠你们自己了。

去过一次,谈不上对黄姑娘印象如何,只是知道双方的基本情况。几天后,有亲戚转告张小民的母亲,说黄姑娘原先谈过对象,还同居过,只是在谈婚论嫁时,那男的嫌她家太穷,把她甩了,她家的条件实在太差,叫张小民另找个姑娘吧。张小民知道后,心里对黄姑娘不是处子之身并不在意,谈恋爱时两情相悦,发生亲密关系很正常,女人的贞洁不在婚前,而在婚后。

刚开始,也许是出于同情吧,张小民买了水果,主动去她家几次,看望她的父亲。她的父亲很通情达理,跟张小民很谈得来。年底的时候,她父亲有病危的迹象,张小民拉着他的手,安慰他。她父亲温和地看着他,说:“我家的情况,你都了解了,你是个好孩子,我眼看没几天好活了,我不想拖累你,要是你不愿意做我女婿,我们都不会怪你的,你回家去吧。”张小民诚恳地说:“我不会回去的,我觉得你们一家都很好,你们的亲戚也都很好,我愿意做您女婿。”正月初八,老人在弥留之际,再次拉着张小民的手,说:“小民,答应我,好好照顾我女儿和儿子,我女儿脾气有点急躁,我儿子没个正经工作,如果有你在,我就放心了,拜托你了!”张小民含着热泪应道:“我答应您,一定照顾好他们!”老人含笑去了。

张小民谨遵着岳父的临终嘱托,五月初,他和黄姑娘办了简朴热闹的婚礼,不久,他借钱给阿舅爷做生意,让他能够自食其力。过了两年,张小民又出钱出力,帮她娘家翻建了楼房。夫妻之间难免会有磕碰,有趣的是,黄姑娘的娘家亲戚从来不帮黄姑娘,每次都是帮张小民,他们劝说黄姑娘要好好对待老公和公婆,黄家能有今天,全是因为有张小民这个女婿。

有一次,黄姑娘依偎在张小民的怀里,说:“有时我乱发脾气,惹你不开心,你有没有后悔娶了我?”张小民笑着说:“有脾气发出来很正常,要是你生闷气,我反而会担心,怕我辜负了岳父的托付,没照顾好你。”黄姑娘仰脸追问:“你是因为我爸爸的临终嘱托才娶我吗?”张小民沉吟一会,说:“有这个因素,但主要是咱俩有夫妻的缘分。”黄姑娘眼含泪花,说:“我也觉得咱们有缘,只要我认定了你,就会跟你一辈子,永不变心!”张小民点点头:“岳父在天之灵,看到我们快快乐乐,他老人家也会开心的。”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8章:代价与误会”内容快照:

『代价与误会』

十四、代价前几天的同学会,令张小民感慨不已。四十八名同学,实到四十五名,三名同学英年早逝,其中,一名~于车祸,一名~于癌症,还有一人~于情杀。如今,正常~亡似乎很难听到了,非正常~亡成了常态。让张小民震惊的不止于此,这些同学中,已经离婚的有九人,还有几个正在办理离婚。张小民搞不懂,离婚啥时候成时髦了?被杀的那位~同学,姓袁,唱歌、~吉它、朗诵,都很出色,

~~

>> 阅读第8章 代价与误会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