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烈女柔情 [目录] > 第2章

《烈女柔情》

第2章一枝花惊~绽放

作者:一叶方舟731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十多年前,金梅芳第一次踏进这片青山绿水。

坐在从市区驶往桃花山水电厂的自用客车上,金梅芳有说不出的滋味。三年前,经过激烈角逐,金梅芳从众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凭借优异成绩考入泰州地区这所唯一的艺术学校,是多么的荣耀啊,七里八乡无人不知。谁曾想,三年寒窗,千日辛苦,却落得如此下场,被分配到一所偏远山区的子弟学校任教!凭什么?不就是因为我出生在农村,求人不应,送礼没钱吗?他们为什么就可以分在市区县城?凭艺术成绩?很多人还不如我呢。金梅芳越想越气。

客车在盘山公路上缓缓而行,像一只摇篮,把乘客们摇摆得昏昏欲睡。金梅芳满腹心事,一点睡意也没有。她想起班主任跟她说的话,电厂是一家地属企业,效益很好,很多人盯着这个指标,是班主任看在她的学习成绩上,好不容易才为她争取到的。班主任的话是真的吗?她将信将疑。偶尔抬头看看窗外,二行青山迤逦而行,青翠欲滴,一条峡谷绿水盘绕,碧波荡漾,如诗如画,风光倒是不错。虽然外面赤阳爆晒,但乘车走在这样的青山绿水间,却感受不到多少热意。这一行,到底是福还是祸,只有天知道。但无论如何,就这么让她离开心爱的表演舞台,心里委实不甘。

十二点整,车子驶进了厂区。这是一座四面环山的工厂,房舍都依山就势零零落落散建于山谷四周,高低错落,不成规矩,给人十分零乱的感觉。下了车,看着这逼仄的山旮旯,金梅芳心头一紧,像被兜头泼了一盆冷水,那张阳光四溢的木瓜脸仿佛突然遭到电击,扭曲得如同一条苦瓜。

“金梅芳!”

金梅芳转身一看,是袁克林接她来了。还好,有个同学的男朋友在这,以后能得到一些关照。金梅芳这样想着,脸上**了一丝浅浅的笑意。

在袁克林的帮助下,金梅芳顺利地办理了报到手续,安排好住宿。因为学校正放暑假,第二天她就离开电厂回老家去了。直到九月一日开学,她才重返电厂。

开学后,金梅芳被学校安排教全校各班的音乐课。从此,金梅芳过上了按部就班的教学生活,倒也轻松自如。

转眼又到一年一度的国庆。电厂照例要举办一场国庆文艺晚会。通知下到各二级机构,要求各单位编排节目参加演出。校长找到金梅芳:

“小金啊,厂里举办国庆文艺晚会,你是学文艺的,好好准备一个节目,为学校争个荣誉啊。”

一听可以上台表演,金梅芳不加思索,便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行,我就来个唢呐独奏吧。”

眼看晚会日渐逼近,学校其他节目的相关人员正紧锣密鼓地排练着,唯独金梅芳毫无动静,校长不免有些着急起来,可又不好去催她,因为按常理,作为一个新分配来的老师,既然答应下来了,应该不会食言,或有意让自己难堪。校长只好自我安慰着:也许是学文艺的,平常练得多,表演频繁,又是器乐演奏,像一场企业举办的这种演出,即使即兴上台也应该不成问题。

国庆前的一个晚上,桃花山水电厂礼堂灯火辉煌。在这样一座偏居深山的小厂,礼堂跟球场、俱乐部一样,成为扎根山区的人们业余文化生活的三大黄金场所之一。在这里,每周会放一部电影,每逢重大节日,会适时举办一场文艺晚会,让干部职工能够身体上得到放松,精神上得到充实,才艺上得到提高。

七点刚过,礼堂里已经座无虚席,除了电厂的职工家属,附近村庄的农民也成群结队来了。舞台后台幕布上的“庆祝国庆文艺晚会”几个猩红大字,在灯光的照耀下熠熠闪光,音响里播放的爱国歌曲雄浑而高亢,从舞台上振振而来,这一切,仿佛铁匠铺里歇业多天的大炉膛,突然间加满了燃料,狠命地拉起了风箱,炉火把整个铁匠铺照耀得红红火火,使平日空寂的礼堂充溢了一派喜庆和兴奋。前台上的工作人员往来穿梭,正在布置着各种背景、灯光、音响和道具。顺着半开的左侧演职员出入门望去,各节目的表演者大都已经化好了妆,姹紫嫣红的,像是秋天花园里的百菊坛。

七点半,晚会正式开始,各个节目依次登台。

金梅芳抱着一只别致的小皮箱,在观众席上认真地观看着各个节目的表演,左侧坐着袁克林,右侧坐着来看她的同学钱明华。小伙子个头很高,长着一张棱角分明的国字脸,一双犀利的鹰隼眼,目光炯炯有神韵。金梅芳不时侧身跟同学耳语几句。钱明华举手投足很有分寸,对于金梅芳的耳语,或轻**头,表示认同,或抬手遮唇,简短回话,偶尔一笑,也是抿嘴舒眉,不事张扬。

随着一个舞蹈节目的谢幕,女主持人款款走上前台,对着麦克风预报节目道:

“金秋十月,草木凋零,是那饮露踏霜的黄花,用她的鲜活生命装点了这无情的季节,处处展现出一个傲世英雄的铮铮风骨。请听唢呐独奏《一枝花》,演奏者,金梅芳。”

掌声中,金梅芳从舞台左侧从容走出,素面清颜,手中拿着唢呐,大大方方走到立式麦克风前,先朝观众探身长鞠一躬,然后对着麦克风就“咿呀”奏了起来。

其实,金梅芳在艺校主修的器乐课,是吉它,而不是唢呐。当时选择器乐课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选择吉它,是因为在所有的可选器乐课里,她觉得,只有吉它更适合她的性格。唢呐演奏启蒙于她的父亲。她父亲是家乡红白喜事礼乐队里的一个唢呐手,名闻四乡。金梅芳刚上学的时候,因为哥哥小时得了麻痹症,脚上留下了点残疾,行动不便,她父亲便有意识地培养她的音乐爱好,只要一有空闲,就手把手地教她习奏唢呐。可能是潜移默化的作用吧,说来也怪,她的音乐天赋极高,她父亲吹一段曲子,她只要多听几遍,也不知道什么是哆来咪发唆,就能哼个八九不离十。就这样,不到一年,她就能拿起唢呐对着田野山谷疯吹了,从此跟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初中毕业,同学们都争先恐后报考师范等其他各类中等专业学校,唯独她选择了艺术学校。功夫不负有心人,她还真不负众望,被泰州地区艺术学校顺利录取了。

清亮的唢呐声,从麦克风口缓缓飞出,向礼堂上空盘旋而上,然后在瓦缝椽梁间回环转下,时而凄楚悲凉,如泣如诉,时而舒缓柔美,安详从容,时而明快欢畅,热情四溢……仿佛把人们带进了一段刻骨铭心的辛酸历史。

随着一声闪电般的滑音,乐曲戛然而止。观众席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小伙子们的口哨声此起彼伏。金梅芳的木瓜脸如花绽放,一躬身向如潮的观众致谢。

晚会结束,金梅芳的唢呐独奏《一枝花》以绝对的优势被评为这场文艺晚会优秀节目的一等奖。

《一枝花》一夜成名,从此,电厂的年轻小伙子们,就把这新来的个子高挑,性格活泼,生着一张木瓜俏脸的女音乐教师称为“一枝花”。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媒妁之请”内容快照:

『媒妁之请』

这年~冬后的一天,袁克林不小心感冒了,请了假去职工医院看病。从~房拿完~出来,正准备返回车间,收费室的门开了,在医院~出纳的厂长夫人万~娥好像刚看见他似的,有意无意地~了一~:“小袁——”袁克林立住~,正想听她继续说什么,她却停住,没了~文。袁克林走也不是,站也不是,犹豫了好一会,还是朝~收费室走了过去。“万阿姨,您好。”

~~

>> 阅读第3章 媒妁之请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