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莎回到单位,第二天便投入紧张繁忙的实习工作。每天晚上在宿舍一个人的时候,便独自坐在床边发呆。当感情平静下来,让位于理智的全权统治的时候,她告诉自己高尚应该在自己的生活和脑海里消失。因为当年他的吸毒,因为他的当年的不辞而别,因为十年的时间没有接触,因为他的薄情和不负责任。总之,她有足够的理由命令自己这样想和这样做。
但是苦闷和忧郁并没有随之散去,这种理智和强制并没有将心胸扩容。其实,当她告别父母和北京,独自一人前往偏僻的大山之中履约的时候,她是平静的。毕竟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当年的痛苦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在慢慢消退,剩下的只是淡淡的忧郁。可是,她不明白,为什么命运会如此捉弄自己,在漫长的时间过后,当自己准备开始重新生活的时候,高尚又出现在她的眼前,竟然能够在这人迹稀少的深山密林之中邂逅自己当年的情人。她可以把握住自己的行为不去和高尚来往,但是却无法控制住自己沉浸在往事之中的思想。为此,一向做事果决的夏莎在思考两个选择:一是迅速离开这里;二是留下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思考的结果是她选择了后者。因为,毕竟她刚刚来到这里报到,而离开需要能够让人信服的理由,而且,这里的领导和同事都对她很好,无论是工作和生活都给予了她极大的关心和帮助。
这是一个周末的下午,夏莎和技术处年轻的女同事韩寒来到办公楼后的山上散步,她们踏着山坡上菁菁的浅草向上走去。虽然午后的阳光格外的炽热,但是山里的空气却非常的清新。树荫遮蔽的小径不宽,蜿蜒而上,山林间的树木棵棵都是庞大的身躯,那粗糙的树皮显示出它们存在了久远的时光。杂草荆棘的低矮灌木丛里蝴蝶飞舞,啁啾的鸟叫声打破了山林间的静寂。
在一片开阔的草地边,她俩停下了脚步。韩寒往草地上铺几张报纸,俩人便坐了下来。韩寒开口问道:“夏姐,我始终弄不明白,你是北京人,又是北大毕业的高才生。为什么要到我们这山沟里来工作呢?”
夏莎微笑的转过头来看着韩寒,心里想到底是山里的姑娘,说话都是这样的直白。“我们不说这个话题,好吗?我以后再告诉你。”夏莎用委婉的语调说道。
“那好吧。”韩寒痴痴地想着什么,慢慢的低下头来,不再言语了。
“韩寒,你说,如果让你在一个繁华的大城市和一个荒僻的**沟做生活一辈子的选择,你选择哪一个?”
“你问的话题太大,而且缺少前提条件。比如,能不能去大城市里生活一辈子是一回事,想不想去是另外一回事,像我就想去可去不了。还有,如果能够在大城市里过活,为什么要到山沟去生活一辈子?原因是什么?这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
夏莎吃惊地看着韩寒,她惊讶对方说的话和她的年龄及知识背景的不相吻合。当韩寒看她的时候,夏莎赶紧严肃起来。
“那么,一般来说,或者从生命的意义看待在城市或者山沟生活,它们之间的利弊谁大谁小呢?”
“只能是一个人一个看法。我的看法是,各有利弊。至于说到大小,关键是要看你的人生取舍或者说你喜欢什么样的生活。如果从世俗享乐的角度看,当然是在城市生活好,但是如果从哲学看待人生的意义和老子倡导的生命应当保持樱宁状态的高度俯瞰,还是乡村宁静的生活好。因为,繁华的后面是冷清,过度享受结伴而来的是灾祸。大都市除了造就一代更具财富头脑和被物质化了的心境,让每个人都像陀螺一样旋转,没有**或思考的机会,还能给我们些什么?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我深以为然。”韩寒的目光看着山下广阔的田野,平静地说道。
夏莎震惊地站了起来,诧异的目光**盯在韩寒的脸上。韩寒吃惊地问:“夏姐,你这是怎么了?”
“你是什么学历?是什么学校毕业的?”
听到夏莎这样问她,韩寒笑着站了起来,她说:“我是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的。”
“那你为什么到这里来,而且你学的专业是文学。”夏莎更加困惑了。
“我的家在这里,我的父母住在这里,我从小就生活在这里。”
“但是你大学毕业却可以不回到这里呀。”
“你说的不错,的确是这样,我大学毕业后不但可以不回来,而且还曾有过留在母校任教的机会。”
“那你为什么要回到这山沟里来呢?农村的许多孩子考上大学不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吗?”
“我不是农村的孩子,我的父亲是六十年代初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分配到云岭镍矿的。听我父亲讲,当初他刚到这里来的时候,一看当地的落后偏僻的环境情形,第二天他便回了北京。可是那时是国家分配大学生的工作,分配了你不服从是不会找到第二份工作的。在北京呆了一个月,我父亲又回到了这里,这一呆就是一辈子。”
夏莎沉默了。看对方不再言语了,韩寒说:“夏姐你坐下我给你讲一则小故事,好吗?”
“好的。”夏莎现在已经非常愿意听韩寒讲话了,因为她的话语中有让自己听着新奇而有哲理的地方。
“我有个大学期间的好朋友,毕业后到一家报社当记者。她和我讲一次到大西北采访,碰到一个放羊娃,便问他放羊是为什么。放羊娃的答案大概是:放羊为了挣钱,挣钱为了娶媳妇,娶媳妇为了生娃,生娃还为了放羊。”说到这,韩寒和夏莎同时都笑了,韩寒接着往下说:“这恐怕就是当地许多家庭祖祖辈辈生存和繁衍的基本模式。放羊娃其实更像一个人生的哲学家。简短几句话点破了自己的命运归宿,高度抽象了祖辈的生命轨迹。如果我们愿意或敢于承认我们的人生道路只不过是在放羊娃的经历的生活链中多加了几个环节而已。表面上看,城市的生活和放羊娃有着天壤之别。其实是1加1和2加2的不同。因为现代人的生活基本模式和成功轨迹是奋斗为了功利,功利为了享受,享受为了生命没有虚度。享受到了成功人士的奢华生活,就觉得没有幸福和快乐,一点都没有意思。回过头来,又向往自然的环境和自然的生活。一些现代人终于懂得了,城市所谓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快速运转的工作节奏,使得人们不懂欣赏小桥流水的惬意自在,也不懂品味青山绿水的清新宜人,过多的欲望和对金钱的贪婪麻痹了我们仰望蓝天白云的双眼。你也知道,许多有钱人的别墅就盖在距离繁华市区很远的地方,许多有名的酒店和度假村都落座在有山有水的市郊。其实,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自然万物中感悟人生真谛本来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美学观。你应当知道,在植物界真正原生态是最美的。所以,人应回归自然,在大自然中自然地生活才是生活的本源。生命的本质是宁静的生活而不是世俗的享乐,人最终能够享受的只有回忆。那么,为什么要在筋疲力尽的成功之后,才有那样的心情,才知道回归自然的意义呢?所以,我只是走了捷径,别人都在运球、争球,我是直接守在足球的大门口,等着抱住别人费了挺大的劲儿踢过来的球而已。”说完,韩寒狡黠而又得意的笑了,往后一倒,便躺在了山坡的草地上,夏莎也随之躺下了。
夏日的天气把草地晒得暖洋洋的,她俩全身躺直,以接受大地的爱抚。在阳光的照射下,婆娑的树影戏舞在她们的脸颊之上。夏莎眯缝着眼望望天空,禁不住那晃眼的阳光,蜜蜂在她的头上嗡嗡而过,不时还飞过一只蝴蝶,远处翠绿的小鸟在树枝上歌唱。在这生意盎然的山林间,夏莎完全陶醉了。刚才韩寒的谈话不光很对她的心思,而且对她当初的选择和今后的打算都有深刻的启迪作用,就像浓浓的果汁流淌在她的心田,简直就是舒服极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6章:第六章 真情表白”内容快照:
『第六章 真情表白』
“夏莎,今天是周末,晚~你有空吗?我想请你吃顿便饭,你看可以吗?”说话的是技术~的张~长。夏莎犹豫了一~便答应了,她本来不想应允,但是考虑到毕竟是自己的~司,人家既然提出请求,怎么也得给个面子。夜幕降临了,云岭这个~中的小镇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临街有一家店面不大的饭店,但很是~净整洁。来这里吃饭的都是附近和矿~的~人,和老板打过招呼后,张~长便和夏莎找了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