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天锡就是国士
阴历九月,已经是深秋的东北,寒霜凝野,朔风瑟哮,依旧掩不住肥沃的黑土地喷溢出的芳香,遮不这多彩如画的秋光。辽河两岸,一望无际的高粱红了,如焰如火,接天连云,与早霞、晚霞接成一色时,更加美丽的让人惊喜,惊叹人与自然的亲密,龙凤故里的气运神工。松花江、嫩江两岸的稻谷熟了,沉甸甸的稻穗低下金黄色的额头,像是亿兆赤子在向大地母亲鞠躬,感谢黑土地的养育之恩,又似秦汉一统六国,拓华宇的兵阵,雄赳赳、气昂昂威风凛凛,纵有寒风凛冽,无垠的稻谷兵阵,整齐地向前向后摇荡,如金戈铁马,挥兵御敌,万千勇士,击鼓鸣金。沃野上矮矮的是大豆,高高的是白杨,虬雄的是苍松,婀娜的是葛藤、群兰。南果梨、子母梨、金黄果硕,子孙繁盛,望达门庭,从大树上蹦到黑土地上,奔跑玩耍。一片坡的山葡萄色如紫玉,莹如玛瑙,镶嵌在松柏如海的青山上。多么富饶,多么美丽呀,肃慎旧邦,通古家国,神州生门,龙首中国。九一八的炮火硝烟,东洋鬼子的横行,同胞冤血流洒,流亡难民的泣不成声,依旧没能改变大东北的壮美、富美、豪美、雍美、俏美、和美。每一寸黑土,每一粒砂砾,每一棵草木,每一颗华实,每一片蓝天,每一缕白云,每一波江水,每一度朔风都体现着神州的本色,中华的气度,龙的
魂,凤的魄,江山万里,图腾天生,山河威严,本性天成。
奉天城依旧繁华,但已不是九一八事变前一样的繁华。九一八事变前的繁华是终日彰显着祥和、闲逸、宽和、和谐的繁华,今日的繁华则充满了畸形、惊颤、紧张、恐怖、屈辱与凌辱、强迫与无奈、恃势与无助、饥寒与豪奢、咨肆任意与受制于人,无端愤怒的狂妄与噤若寒烁的恐惧,每一分,每一秒都在
冲突的气氛中。
帝国俱乐部、大阪会馆、柏林歌舞厅从早到晚都有汹汹纠武的日本军官与呢料长衫礼帽、洁白如雪西服革履、浓妆妖艳的中国人、日本人、朝鲜人、西洋人、影携尾随、搂挎簇拥,进进出出。少帅府和奉天军委会的大门换上了持枪的日本人站岗,青天白日满地红换上了日本的太阳旗。大街上是日本宪兵戴着钢盔、擎着刺刀巡逻,忽而严肃无比,忽而嬉笑开怀,任意呵斥路人,放荡指点艳妇、少女。每天街上都有中国各色人等被打翻在地,血流满地,衣衫破
碎。群人掩面而散,日本人横行无忌如入无人之境。
德庆堂是奉天最大的药铺,座落在老故宫后身的凤楼街。药铺的建筑着实宏伟秀丽,正脸是一个青石做砥,红松巨柱擎天的大牌楼,牌楼镶进了屋宇,有五丈余。朱红的大梁,朱砂漆红,桐油靓丽,“德庆堂”三个大字看上去有山海关城的韵味风姿,金镀额匾萧显楷书,云纹水浪,细刻精雕,也都是描金的。在正堂廊檐下,画着一些工笔画,有神农尝百草,有扁鹊观生死,有华佗戏五禽,有仲景书金匮,有刘河涧辽金把脉,有李东垣太行煎药,有朱丹溪临安灸庳。远处看,气象万千,有海腹行船之象,近细瞧,温良谦恭,精益求精,有心慈悬壶之韵。买药的人,依旧进进出出,有穷人,有富人,要老人,有小孩,有男有女。这人也俱各国别族人种,有穿和服的日本人,有穿朝鲜服
的高丽人,有着蒙古袍的蒙古人,最多的是穿半清半民的国人。
红霞穿着一身蓝色的旗袍,黑布鞋,头上戴着白布孝巾,腰上扎一条白布孝带。与她并肩走着的是一个年龄相仿的男子。穿着一身黑色的中山装,短立领。头上也带着一个白色孝巾。两个人从旁边一个赤漆大门进了院落。进入院落以后径直向后院走去。这个男的上红霞的未婚夫,名叫张国举,是德庆堂张贤福掌柜的五公子。张贤福祖籍南阳府,祖上在族谱上是张仲景的后裔,但非嫡系,五十八代下来,就张贤福直着往上捋,近十代而说也不是代代都是圣神的医家。有时就去当小官,有时就当耕田农人。张贤福自幼喜欢在村里追着看村里谁家有先生来给看病。若先生住在村里几天,张贤福就找来先生,把家里的玉米烧了,或把黄豆毛青煮了送给看病的先生,然后,自己凑过去与先生讨教如何把脉、如何辨药,怎样瞧病。十二岁时一个丹东那边的先生,膝下无子,医术高明,远近闻名,可达长白山南边的朝鲜、西边的山海关、兴城。老先生不仅精通医道,也亲自上山采药,尤其对蒙古、黑水、白山野生中草药植物最是精通。遇见张贤福那年就已经是五十七岁了,他接触了张贤福后说贤福有悬壶天资,尤其长于药。只是八字中有贾运,最是适于边行医,边交易药材。贤福的爸是一个赶骆驼的把式,虽也通晓一点医药,但终究是农人兼把式。他很愿意贤福学医术,当丹东的老先生决定收贤福为徒时,贤福他爸乐得一连半个月的请客庆贺。贤福医术长进惊人,没用十年就成了奉天至辽阳一带有名的先生了。张作霖荣升新军标统的第二年,贤福在老故宫后街开了德庆堂,说来已有了二十几年了。贤福药采的好,收的好,炮制的好,卖的更好。近十几年来连着翻斤斗,头年盖了大仓库,二年就扩建制药坊,再过一年就盖了座堂厅,事变前一年整个大翻建药店,把个药铺盖得如同小型宫殿似的。翻盖了药店,
买药的人更多了,连来自五羊城的人都来买德庆堂的高丽人参。事变前贤福该请来了一个和尚,每旬一次普施赊药膳粥一次,来喝粥的尽是写衣衫褴褛、菜色容颜的穷人。
红霞和张国举走进了内宅的漆花门,进了大厅。贤福正给一位旗人诊脉,
这旗人仍穿着前清的鹤图官服,看上去是个六品。
张贤福道:马五爷,你这是湿热蕴于肝胆,又带上四肢痹症。若单一的病,好治;两症,治起来可得让我费些心思,用药须得当。凡用药之妙,如将用兵,攻敌之时,有时需强攻,有时需智取,攻敌不能忘了大本营。水淹七军别忘了保荆州,肝胆湿重,需泻,用药重点免不了身上出些湿疹,这是好事。但湿疹一出,则内里有虚了,肝阳上亢,也又要兼泻点肝火,但最终把身体养壮了还得进补,一补肝阳再上亢,中疯就有可能,那就是治聋来的倒给治哑了,就不好了。所以,我得给你分个先后,哪个病症为主,用的药便以治疗主症为主,
兼而防止次症成为主症。
贤福说完了,抬起头,看到了国举和红霞,再看他们俩都带了孝,就惊讶了起来,说了声:马五爷,您自己用茶。说罢就从桌旁起身,冲红霞他们走过来,问道:“你们这是给谁?顿了一下,对红霞问道:红霞怎么是你爸、还是
你妈?”
红霞这时眼泪不住地从眼睛里涌出,流过脸颊,落在衣襟上,不一会就**衣襟。国举妈从里屋出来,虽是三寸金莲的小脚,此时步履也快得很多,走到红霞跟前,一把抱住红霞,眼泪也流了出来。国举这才对爸妈说道:我定亲不久,她爸在九一八事变前一直就和日本浪人打官司。那时,国民政府的县法庭为中国人权利法律保护。日本浪人不敢上法庭,就买通黑道把我定亲爸打伤了。后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占了县衙门,日本人出了一个小队的兵把红霞家的屯子血洗了。红云正赶上在家,多亏屯里的青壮义士门相救才从屯里跑出
来。我们是从红云姐那才知道爸妈都死在日本人手里了。
张贤福问道:那你红云姐呢?
国举:红云姐也回了奉天,现正在学校里和国新、世维、敬中、马莹等几个同学商量组织明天国庆大游行的事,还说要到北平去向张副司令请愿,敦促
张副司令回师东北,收复国土呢!
张贤福:世维就是游府的少公子吗?
国举回答道:对,就是游世维。
张贤福:“他不是被你们学校通知除籍,听你们说他去长白山闹红巾军去了吗?他早先和红云一块来咱们家,一说起苏维埃就激动不已。还跟我说朱毛红巾军在江南捉了国府张辉赞什么的。我当时就劝他说,咱们中国是龙的传人,国民政府是龙心,中华民国开国圣祖是孙文,现在世道不错,农民有地种,工
人有工做,商贾有买卖。后来去了长白山,还是没去,我也不知道了。”
国举道:“他没去长白山,被学校处分以后,整天说要找共产党去,可终究是找不着。听说先是找到了,是一个电车司机,但不知道怎么着,来往了不到十天、八天的就听说那个共产党在鞍山闹罢工,被县政府给抓了,世维这才
死了心,不再找共产党了。游老爷又花了钱,才让世维回到学校。”
这时,国举妈道:“哎,刚定下喜事,亲家就被日本人祸害死了,我儿真命苦啊!孩儿啊,你爸妈是被东洋鬼子祸害死了,这是国运不济的结果。妈相
信王师一定回打回来。咱们现在先忍着吧。”
贤福这时说道:“哎,咱们竞顾说家里的事,却忘了给马五爷开方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黑土龙魂 第一章 垂泪洒血向山河 —1”内容快照:
『黑土龙魂 第一章 垂泪洒血向山河 —1』
第一章垂泪洒血向~河关外的秋,天高、气~。碧蓝的天空,纯净如~.朵朵白云形态各异,变化万千,有似仙鹤,有似大象,有如白熊,有如仕~。一望无际的高粱,穗硕累累,~鲜如火。墨绿黝黝的大豆,千倾万倾联成一片,碧接蓝天。辽河、松花江、~江,碧~~漾,阳光照耀着的江~,粼光闪闪,~涛翻卷,奔~不息。四野林莽荫荫,原草丰茂。远远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