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情理自在人心
边龙的队伍已经进了孙家窝棚。有一百多人的队伍。有一半驻防在白鹅屯,
其余50多人来了孙家窝棚。
边龙的队伍驻扎在空场旁的大车店里。为了隐蔽,边龙的队伍把枪藏在牲口驮里,手枪和手榴弹藏在身上,其余外表农民打扮。边龙对孙家窝棚比较熟悉,
边龙的义勇军进了孙家窝棚,给屯子带来了震动,也带来了喜悦。
夜幕降临,湛蓝色的天空,清亮如洗,宛如一块偌大无边的蓝宝石镶嵌在苍穹。星光灿烂,繁星无限。仰天望去可一看灿烂的北斗,牛郎织女、狮子座、仙女座、十二座星座确如希腊神化绘制的图形。四野的高粱收割完了,稻谷还依旧生长在田野上,喷吐着阵阵稻香。白露清河底、辽河、大凌河、流水淙淙,清波荡漾。在夜晚,清波变成了银波,与月光、星光辉映,闪着点点银光,想是一条条玉带,有似一条条哈达在大地上飘舞。东北大地,养育了汉、满、蒙、朝等各民族中华儿女、炎黄子孙。这是一块沸腾着血的土地,这是一块长着松柏、兰惠的热土,这里的大豆能在自生中还大地母亲以肥沃;这里的高粱独具着旱灾可以在裂土中开花,水灾可以在大水中结果的神奇;这里的人,春天踩着残雪下地,帮着老天叫醒冬眠的林蛙和蚂蚁,帮着老天把冰雪化成春水;这里的人,夏天和江南的人一样,光着膀子,穿着裤头在水田里插秧;和华北人一样,在玉米、高粱的青纱帐里耪地。这里的人,秋天收获红色的高粱、金***的稻米和玉米,从清朝中叶,这里成了中国的粮仓。这里的人,冬天里就开始喝酒的喝酒,唱二人转的唱二人转,,扎冰窟窿捕鱼的捕鱼,从汉族人家的四合院飘出的是猪肉炖粉条的香味。从满族人的土木大宅飘出的是鹿肉、马哈鱼的香气。蒙古族的毡包飘***扒肉、烤全羊的香气。蒙古人骑马跑草,满族人密林射弓,鲜族人压板、荡秋千,汉人在大树下踢腿……整个东北八千里黑土地处处都在演奏着一曲和谐
的乐章,犹如一幅美妙的风情画图。
边龙道:‘从心里说没问题,可是论老百姓和老百姓不一样。占十分之九的人是穷人家,一家往往两个大人一群孩子,家里的粮食能够一家吃一年就不错了。这钱粮还是在大户家里呢。只有大户才能做到一家的钱粮等于一个屯子的十分之九,那叫以一当十。你帮我想想,我们应该从哪几个大户家借钱借粮,等日本人
打出去,国民政府还不把钱还了。或者出于自愿更好。“
坐在旁边的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屯子里的人都叫他生爷,此时他说道:“老辈子听说起军兵筹粮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占住了地盘,就立了名号,然后设官员,向百姓收赋税,象洪武皇帝,象清圣祖都是这样。再一种就是水浒***、卢俊义劫富济贫。要是被异族入侵起兵也就是两条,一个是向正统朝廷要军饷,
一个就是在胡地的汉人财主要钱粮支持。”
边龙说:“那是古代,现在说起来胡人还不是中国人?忽必烈、皇太极承认中国,那是家里的事,这日本人要咱们说日本话,吃日本饭,还得受日本人的气,这和那时不一样。但生爷说向政府和富有人家筹集钱粮和我们想法一样。你们说
有没有自愿出钱粮的大户呀?”
旁边坐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这时走来说:“边司令,我爸就是本屯的村正,我们的土地有五十多垧呢,我那天就听见我爷爷和我爸说要找什么义勇军、
自卫军捐些粮食呢!”
边龙这时说道:“奥,你是张村正的儿子呀,咱俩没见过,你爸我们俩也有些交情,我这回是要找一找你爸呢,只是村正多少是半个政府官员,我在没想好方案之前还不能直接找他,我现在议论的事,就是如何找村正商议。你们说村正会不会把大户找来公摊?”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黑土龙魂第一卷第一章(2)”内容快照:
『黑土龙魂第一卷第一章(2)』
白鹅屯,是辽河支~的小河畔~的一个村子。村里只有七、八十~人家,是典型的东北农村。屯子四周,黑土地沃野千里、良田万亩,生长着一望无际的~高粱,一条河~~过其间,一群群的大白鹅在河畔、~中戏耍。赫金戈拎着一个礼品盒,沿着土道向村子走去。赫金戈在一个大宅子门~,~了台阶扣门而呼:“这是~云的家吗?”院子里传来狗的~吠~。又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