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土城别传 [目录] > 第6章

《土城别传》

第6章第三章

作者:王石夫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两三天后,陈良玉的尸体被拉回了老家——陈家山。他的尸体是本家的长辈用马车拉回来的,两个老汉头戴毡帽,身穿粗布棉衣,紧着腰带,脚上是一双粗布棉鞋,在昨天黑夜就起身了,走了一黑夜的夜路,天刚麻麻亮才来到土城南端的沟滩里。

陈良玉的尸体旁,有两个城南村里的老汉,赤脑上拢着羊肚子手巾,身上披着羊皮袄,蹲在那里,正搭着一堆柴火烤着。

四个老汉来自不同地方,但心事是一样的,他们就是不愿让被枪打了的死人再遭罪受了。他们说着,安慰着,叹息着,抹着眼泪。

“陈良玉,少有的好官啊!”

“唉……良玉啊,我短命的娃娃!”

“说什么,陈县长他也不该落得这样的下场啊!”

“唉……世事无常……”

四个老汉用老石头在冰滩上砸开一个洞来,一边念叨,一边以双手合拢当瓢舀水,把陈良玉脸上的血迹洗净,然后拿了一块半新的草席裹了他的尸体,抬上马车。

“老哥哥,你们好在,时候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

“一路上,不要太难过啊,事情已经这样了。”

河滩里,在一把鬼火飞扬里,陈良玉的本家和这两位好心的老哥哥就此匆匆别过,他们顺着土城的老城墙,一路向北往回走了。

咯噔,咯噔……马蹄声、车轮挤压积雪声、花红公鸡的哀叫声,两个老汉的叹气声,是那样的孤单,那样的凄凉。雪下得不怎么大了,风也刮得不怎么猛了,只是出奇地冻。

他们出了北城门,过了城北的一座独拱石桥,绕过寡妇庙,朝右一拐就是一条大路了,弯弯曲曲,七扭八歪,上山下沟,走沟过畔,一直通向陈家山。他们所经过的地方,人们自发的在自家硷畔上,用柴草点一把“鬼火”,为死人送行,晓得死人是陈良玉的人们就不断叹气议论,老人们还在悄悄地摸着眼泪:

“哎……多好的人哪,就这样殁啦!”

“好人哪……好县长!”

……

他们沿着白光光的冰河,走了大概三十来里路的光景,冰河渐渐没有了,开始进入一座深山。这里人迹稀少,满目荒凉,这座大山有十几里的样子,山路崎岖而陡峭,快到山顶了,大概只能容下一辆马车的样子。这就是土城县人常说的“十一里山”,他们翻过这座山以后又看到了那白光光的冰河了,路面也宽了一些,他们走过一个叫“石敞沟”的小镇,往左一拐又进入了一道**,不多时面前又是一座大山,这座山不比那十一里山大,但很陡峭,足足有十里地。

由于这山的崖畔到处是红焦土,这方圆几个村子的人们习惯上把它叫“焦土山”。

翻过这焦土山,眼前又出现了一条白光光的冰河,沿着这一条冰河,大约再有五里路的样子就到了陈家山了。

陈良玉的家在村子正中,向阳的地方,一线十眼老式石窑洞,穿廊雕花,院墙正中是一个古朴威严的棱门(大门),用石块、石板、木椽和瓦片砌成。两扇厚重的红漆雕花大门上安装着铜制的虎头,嘴里分别咬着两个大铜环。一线正窑的两边分别横着四眼较小的老式石窑洞,用于客房或者马厩,就连厕所也比一般人家排场多了,三面围墙,一面装有黑漆铁门,顶上是木椽、石板和瓦片,地方整齐考究,排场大方。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又快起风了,陈家山就在前沟里,马上就要到了。两个老汉不觉就是一阵慌乱,他们此刻在想着同一个问题:良玉就这样拉回来了,好好的一个县长,说殁就殁了,陈家一家老小会怎样的伤心难过?

天大大,那种场面太令人们难受了,简直难受死人了!

这样想着的时候,他们仿佛就看到了他家的硷畔上那痛苦不堪的场面,一家老小哭天喊地,肝肠寸断。特别令他们不安的就是他的婆姨周晓凤,他们怎么向她交代嘛!老天,老天……

周晓凤,是名城县城大户人家出身,她身材端正,个头高挑,面若桃花,柳眉凤眼,知书达理,善解人意。她生性好强,她自打嫁给良玉以来,在这十几年的生活中,总是良玉关爱着她,谦让着她。

“晓凤,你先回一趟老家吧,你带着孩子们回去避避风头,等度过这难关,我回来接你们,等到县城里太平了,我一定亲自把你们接回城里……”

就在前一段时候,陈良玉,还这样安慰着她和孩子们,可是谁又曾想到,转眼间事情就这样了。

一切都来的太突然了。两个老汉这样想着的时候,不知不觉就进入了陈家山村,他们不觉老泪纵横,哭开了:

“良玉啊,苦命的孩子……”

“啊……天老子啊……”

天,已经麻麻黑了,村子里有的人家已经点亮油灯,孩子们有的已经睡了,大人们听到那报丧的哭叫声,走出自家的窑门,站在硷畔上,先后点着了事先准备好的柴草,打起鬼火,迎接着这个不幸的人。

其实,周晓凤自打带着孩子,回到老家陈家山以后,她就从来没有真正地踏实过,她就一直有一种预感,老是觉得她的良玉会出事的。何况,这两天她的眼睛一直跳个不停,特别是在几天前的夜里,她还梦到她的良玉回到了老家:

晓凤,我回来了……晓凤,你……你还好吗?

……梦里的良玉,穿着一身新衣服,大红大绿,怪模怪样——这是不祥的兆头。

此刻,她的良玉就在大门外,他就展展地躺在马车里。她怎么会相信呢?

“老陈,老陈……”两个老汉,不哭了,也不慌了,事情已经这样了,他们还得看着料理后事啊,他们把马车在陈家大门外停稳当后,就去叫门了。

“噢……来了……”老陈是晓得的,他是坚强的,他六十多岁,高大的身体微微有些驼,在这之前他还没有对家里的人说过什么,硬是把一肚子的苦水憋在心里,因为他晓得一家老小还指望他,他千万不敢就此倒下的。他听到这一声等待已久的又是极不情愿的叫声,他的声音在打颤,牙齿打架,应了一声,来到大门外一看就说不成话了:

“良……良……良玉啊!苦命的孩子……”

拉了一天一夜的马车,往返一百六十来里路的两个老汉,顾不得劳累,顾不得哭叫,他们一把扶住了老陈:

“老陈,不要这样啊,不要……”

“良玉,良玉啊……”

老陈挺住了。听到了动静,老陈的老婆,周晓凤和几个孩子几乎是同时跑出了大门,他们哭天喊地,乱成了一疙瘩:

“良玉……良玉啊……你起来啊!说话呀!”

“爸爸,爸爸……”

周晓凤果然是经不住这巨大的打击,当她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后惨叫一声,就一头栽倒在地上,昏死过去。

乱了,乱了,一切全乱了。

“一定是良玉出事了!”

“天老子呀,这可怎么办!”

“这……这不要人命嘛……”

本家里的男人、婆姨们,听到了动静,慌忙向陈家的大门外“走”去。

天,不晓得什么时候早就黑透了。陈良玉家的院子里灯火通明,哭叫连天,时高时低,断断续续,是那么的遥远,又是那么的逼真,传遍了陈家山的大山**,仿佛在向上苍诉说着什么。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7章:第四章”内容快照:

『第四章』

这~开始,陈良玉的家里一团~~,生活在黄土高原的陕北人,世世代代依靠黄土地为生,~后也长眠于黄土之中~土为安。老陈的意思是,把丧事尽量办得~面一些,毕竟还有后辈子人嘛。先是在本家~挑选了一位有威望的长辈,担当起丧事的主事人——总管,在丧事的料理中总管占有非常重~的地位。然后就是搭灵堂、寻~阳、寻吹~、请娘家、打坟、割木头(棺材)、~老~(寿~)、定夺办事人员等等。

~~

>> 阅读第7章 第四章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