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社会·历史 > 萧振瀛先生传 [目录] > 第8章

《萧振瀛先生传》

第8章第二章 投笔从戎6

作者:豆粥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1922年4月,直奉大战爆发。直奉两系军阀,皆为原北洋军阀体系内比较大的地方军阀势力。北洋军阀,是窃国大盗袁世凯操持起来的于19世纪末基本形成的封建买办军阀集团。袁世凯当了83天洪宪皇帝被迫下台后郁郁而死,他培植并持之起家的北洋军阀即刻分裂,形成了混乱的割据局面。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在日本的支持下,握有中央大权,控制皖、鲁、浙、闽、陕等省。以冯国璋为代表的以英美为后台的直系,控制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受日本扶植控制东北三省,成为皖、直两系以外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势力。尚有晋系阎锡山,桂系陆荣廷,滇系唐继尧和占据徐州、兖州的张勋等在各自的帝国主义后台支持下称霸一方,纷争不已。1920年爆发了直皖战争,直系战胜了掌握国家实权的皖系并趁机大肆扩张势力,奉系张作霖的利益受到侵害,于是奉系与皖系结盟,共同对直,结果爆发了第一次直奉战争。

直奉战争的战场在关内,奉军大举入关,凭借人力和装备优势,打了几个胜仗,到后来渐渐不支,不到两个月惨败而归。大战结束,直系独揽北京政权。同年8月,第一届国会复会,各省选派议员参加。萧振瀛因为在田赋局长任上成绩卓著,颇孚众望,被选为众议院议员,当然这里有莫德惠、刘哲的推举和督军孙烈臣的支持。

自从妻子去世以后,萧振瀛没有再续弦。家里几次捎信来问他的意思,他的回答都是家里看着办吧,他自己没有更多地想这方面的事情。在省城没感到什么不方便,住在公馆,伺候的有勤务,吃饭有厨师。他仍坚持不吸烟,不饮酒,不喝茶,不近女色,不参加任何党派团体。因此他一直拒用女秘书,也从不踏青楼柳巷。早晨舞剑,晚上看看书、练练字、吹吹箫算是他的自娱了。时间一长人们也都知道他生性恬淡,便也不勉强他了。这一次他要晋京议政,众议院已为议员安排了官邸。

九月中旬,行期迫近,他将故交刘哲请到公馆。说是公馆,其实也就是一座像样点的住宅。濒临江边,是座砖木结构的不大的小二楼,楼上、楼下总共七、八个房间。

书房陈设仍然很简洁。桌案、书格、档案柜,几把椅子而已。乳白色的墙上,没有挂时兴的洋画,还是当年业师为他书写的《满江红》,虽然年久,有点发黄,但韵味不减。为了长期保存,他已请人去掉画轴,镶进一个不小的玻璃镜框里。两边多了自己题写的林则徐的对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剑和箫仍挂在不太醒目的墙角处。

刘哲坐在太师椅上抽烟,萧振瀛背着手,在书房地中间慢慢地踱着步。

“大哥,小弟作为众议院一名新选的议员,心里可是不太踏实。

咱毕竟是边塞之人,阅历又浅,望成行之前,能得到大哥指教一二。”

“‘指教’二字,就勉了吧,但有些话,咱们说说也好。仙阁,民国以来,一晃有十几年了,咱们可曾见到中山先生主张的三民主义得到实行了么?当年的‘临时约法’不也一直是一纸空谈!袁世凯寿终正寝,辫帅败逃,帝制也不可能再复辟。可是中国可曾见到了一时的安宁?北京民国政府,总统换来换去,责任内阁一个又一个;国会立了散,散了又立;各地军阀拥兵自重,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他,就说今年这次直奉大战吧,仅奉军系统上亿元的军费打了水漂,到头来这钱不还得向老百姓头上摊?你这个田赋局长这方面比我清楚。”

“是啊,自‘南京条约’签订之日起,中国就没断了内忧外患,西方列强,东邻倭寇,北疆沙俄,争先恐后凌辱中国;中国人民,多灾多难哪!”萧振瀛有些感慨。

“按理说,参众两院是代表国民的,你能当选为议员,也是众望所归,应当恪尽职守,以不负乡邦父老。可话又说回来,今日的中国,能让你安安稳稳地当好议员么?恐未必。都说我们以身许国,可这国在哪里?北京有民国政府,南方有广州政府,还有大大小小不成其为政府的政府在各地自行其是。所以,当今形势下,就还有一个审时度势的问题。”刘哲说到这里,猛然止住,他觉得这位老弟,点到为止就行。

“大哥所言及是,我们身在东北,张大帅就是东北的政府,就是东北王。自从他督理奉天军务以来,一直掌握军政大权,前些年又把同他若即若离的吉黑两省抓到了手,把毕桂方、孟恩远分别经营多年的两省大权夺了过来。民国九年,助直倒皖,接着又兵进长城与直系开仗。虽说败回东北割据自守,终不失为一方藩镇,且与北京政府不无微妙之关系,您说是不是?”刘哲只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萧振瀛接着说,“这些,都是今后议会活动中不能不考虑的因素。”

“但也万不可堕为一方军阀的喉舌!”

“那是自然,为民请命,议商国是,乃议员首要宗旨。振瀛蒙各位民众错爱,选为众议院议员,自当视为极大的荣幸,当然要力效绵薄。然细想起来,一切未必顺当。横看世界,纵观历史,中国议会制度先天不足,已不是什么隐秘!但影响却不能低估!去年奉军败撤回来,直系独把政权。徐世昌是被赶走了,黎元洪也复出了,并表示了要恢复法统,国会复会,可浙江等省的‘自治运动’又起。乱世之秋,垂涎国柄而虎视眈眈者大有人在。”

“仙阁,你这番话不无深刻之处,愚兄甚有同感。然你毕竟是被各界选出的国会议员,也万万不可担心前途而裹足不前哪!”

“这一点,请大哥放心,振瀛只不过是遇事好多想一点,遇知己又愿意深谈一些而已。”

“呵呵!愚兄知你会择路而行的。”刘哲**笑容,“依愚之见,什么田赋局长,什么议员,均非贤弟久恋之职,以弟之德操、之才能、之热情,在此乱世之中,会派更大用场的。”

“大哥谬奖!当年家祖、业师也多有指教,大哥今番再嘱,振瀛自当铭记肺腑。”

“仙阁,我猛然想起一件事来,军械厂那位李杜李植初前几天到我这里。见我说起你,他言曾与你有旧,你们相识很早吗?”

“有一年多了。去年我去齐齐哈尔,他正在黑省山林警察局长任上,在一个朋友家得见。这位植初兄为人质朴,胸有大志,我们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哪!这一年相见不多,然感情还是相通的。”

“我和他也是神交已久的,有文采,懂军事,每每以‘忧乐’二字自励,谦谦君子啊!”

刚到11月底,萧振瀛的老家扶余这里,已经下了两场小雪,黑黝黝的大地披上了薄薄的银装。四马架屯的萧家大院,大家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人们传颂着:当上了国会议员已在北京当官的大少东家要回乡成亲了!

听到萧振瀛要回来完婚的消息,可乐坏了大红媒傅老先生。傅

老名广,字心一,前清时曾在副都统署任过总理,民国成立后,傅老先生是赋闲一段,后被选为省议员。

傅老先生与萧家四爷喜中曾有过同科之谊,振瀛是他看长大的,自从振瀛的妻子苗氏故后,老人就张罗着要给当官的大侄子找一房好媳妇。苍天不负有心人,四马架屯北的大孤家子屯刘家的长房长孙女刘文瑛入了他的选。这姑娘自小有志气,立志要找个干大事的人。这次傅老拼了老面子,没想到竟成了,姑娘一百个愿意!于是这门亲事就定了下来。傅老先生到萧家来了两天了,就等着仙阁回来陪着过去过礼呢!

萧振瀛回到家,一切都按家长们的安排,一点儿也没拿“京官”的架子。正日子选在冬月初四(阳历12月21日),冬至的前一天,日辰癸亥,五行属水,与“瀛”字相生。

正日子一到,就像人们忙年到了除夕这天,热闹达到了**。白天一过,大人们就各自去休息,一群族弟族妹们都挤到新房的前后左右,吵吵闹闹想要“闹洞房”。萧振瀛招呼妻子下地,把洋糖、瓜子、洋烟摆上了,自己推门出去请弟弟妹妹们进来。

“来来,都进来!大哥的笑容减轻了大家的畏惧感,于是,他们一个挨一个溜了进去,不一会儿,炕上地下便挤满了一屋子人。

刘文瑛大大方方地捧了一把糖,分给了族弟族妹,振瀛又把洋烟盒打开,给会吸烟的人发烟。大家坐了一会儿,客客气气地走了。

刘文瑛脱鞋上炕,站在炕沿儿上把吊着的煤油灯熄了,门口挂着的大红灯笼的红光从窗帘缝中透了进来。院子里静悄悄的,不时传来一两声犬吠。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9章:第二章 投笔从戎7”内容快照:

『第二章 投笔从戎7』

正月十五刚过,北京的市民们过年的兴致还没有过去,城里城外,还时时能听到零零星星的鞭炮~。西城区白塔寺附近的一个小四合院,这是刘金镛的住宅。刘金镛早年与萧振瀛在卜奎同窗,毕业后便经了商。初在吉林,民国初来到北京。现在正在经营皮货生意,兼营东北人参、鹿茸等名贵~材,生意还不错。萧振瀛二人常有往来。大年前萧振瀛回乡成亲,~买卖撒不开~,没能回乡面贺,但随了一份厚礼,以表示同窗和乡亲之情。萧振瀛

~~

>> 阅读第9章 第二章 投笔从戎7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