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格外的好。
第二天一大早,王大懒起了床,刚洗罢脸,李寡妇就把给他准备好的丰盛早餐——六个荷包鸡蛋外夹绿豆稀饭,一碟老酸菜,看来李寡妇要让出趟远门,他琢磨着她是想让放过翠花吧。
他始终没有忘记那双大长腿,笑容满面,年龄只有25岁的张翠花,**嫩的脸蛋,两个惹火的小蜜桃,让人一想,就忍不住了,她大概中午的时候会过来吧。他也就稍微这么想了一下,就端过碗,呼噜呼噜地把饭吃完了。
李寡妇就看着他吃饭,一句话不说,等他吃完了,她便对王大懒说:“大懒,晚上,我就给你把房子让出来,我到隔壁间去睡,然后把张翠花给你叫过来。”
王大懒看了她一眼,然后又瞪了她一眼,没有说话。李寡妇又转身打开家里的那个老柜子,从那里拿出一卷布,他一折一折拆开来,里面有厚实的一沓钱,有一百的,五十的,还有二十和五元的,这都是王大懒赚来的。王大懒着急了说:“你这是咋地啦,要分家,要赶我走吗?”
李寡妇平静地对他说:“大懒,你听我把话说完,你跟我住了两年,对我们娘俩也很好,我自己寻思着,毕竟,我的年轻和**都给了我前夫了,以你的本事,找个更年轻的,更漂亮的,没有负担的反而也许会活的好一点。但是我已经离不开你,你虽然在外面也偶尔玩女人,但还是把我这里当做自己的家,我就知足了,如果你还把这里当你的家,当我是你的一个女人的话,今天,就听我一句话,今天,我给你一千元钱,你去西海村去,找几个最漂亮的的姑娘,等你把钱玩完了,就回来,回来过安生日子,把张翠花忘掉,人家毕竟是有男人的娘们,也把其他寡妇忘掉。”
李寡妇这番话一下子让王大懒张口结舌,脸红脖子粗的,他对这李寡妇本来也是玩玩的,玩玩就算了,没有想到的是,这娘们咋就因为张翠花认真了呢?
王大懒,也是个正常人,他渴望着有一个好女人,也渴望大量的金钱,他曾经幻想过养成群的猪,他曾经幻想过那金黄的麦田和那麦田深处的李紫欣,但是李紫欣嫁到了西海村,成了阔太太,他开始堕落了,开始偷鸡摸狗,踅摸女人;他更渴望大城市的高楼,自由的飞鸟与醇香的酒,还有熙熙攘攘的城市和漂亮的男人装,可惜,他从来没有去过城市,他仅仅是从村里极个别的打工村民那里听说的,他所期望的在这穷山恶水之间都是个圆圆的零蛋。
再加上最近营生也不怎么好,心情也极为不爽的王大懒随手就拿过了这一千元钱。他对李寡妇说,我过两三天就回来,然后检查了一下水缸,水缸满满的,是李寡妇早上自己挑的水,他抱住李寡妇足足有三分钟,三分钟后,他转身走了。李寡妇一阵晕眩,她扶住墙壁,这样的男人能给她未来吗,有些女人的选择是无怨无悔的,李寡妇就是这样的女人,再说,到了这个程度的女人,还有其他的指望吗?
从这里到西海,要到乡里乘坐大巴车,就是那种像火车盒一样方正的车,从山头腰到西常乡大概需要步行近一个小时的路程,或者做驴车,这是王大懒第一次走这么长的路,就在他要出村的时候,就见张翠花那两条大长腿,从田里刚好回来,看见王大懒,**的脸上马上就堆满了笑容,说:“大懒哥,我正准备中午过李姐那里去呢?”
王大懒没有搭理他,那翠花拉住他小声说:“瞧你,昨天晚上还要霸王硬上弓,今天就不搭人了?”“等我有时间了再收拾你,我今天要赶到西海村去。”张翠花听说他要去西海村,就越不放手了,说:“来来,到我家里来,我刚好给富贵缝了个棉袄,新鲜的棉花,可暖和了,你给他带过去,若你找不到他人,就把棉袄给了那个矿上的根有。
王大懒想,这娘们还真是精明,怕他这次去西海告状,找个机会把他嘴堵住。
进了翠花的门,王大懒就感觉不一样了,在山头腰来说,这院子算是干净利落的了,院落里堆着一堆杂草,被几个木制的围栏围住,没有一丝凌乱,那是喂猪的草,不远处的猪棚都显得别致。他有些佩服这个女人了,和李寡妇比,这个女人虽然没有那么点成熟的风韵,但是这份干净利落,让王大懒开了眼界。
“大懒,你进来,我公婆他们昨晚就去邻村家吃喜酒了.”王大懒正看着这别致的小院,心里那想法真不知道怎么形容,随着翠花的一声喊,王大懒进了翠花的卧室,立刻被眼前的翠花惊呆了,张翠花浑身**,若人间仙子,那两条让他朝思梦想的大长腿就展现在他的眼前,两颗雪白的圆乳如同两个开放的小白鸽,正嗷嗷待哺。。。。。
王大懒得到了翠花,还学到了一点知识,那就是安全套的使用,那安全套是田富贵在城里打工时带回来的,张翠花还告诉王大懒,只要带上安全套,女人就不算偷情,那就还是干净的身子,她还是属于田富贵的,不是属于村长的,也不属于他王大懒的。王大懒没有和她说这些,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冲击她。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第三章 生活有无对错”内容快照:
『第三章 生活有无对错』
王大懒带着张翠花给富贵的棉袄,走在那条多少祖辈走的~是碎石的路~,忽然~到自己有些可耻,这种可耻是从哪里来的,他无存知晓,是李紫欣还是李~抑或张翠花让他~可耻的,他都不愿意多想,他昨晚的委屈仿佛现在才彻底驱散,自~高贵的~,到了~~一样的都是骚货。王大懒走的有些累的时候,就看见了同村来的赵鸿茂,他正赶着自己的驴车去乡里看自己的孩子,~头~没有学校,都~到西常乡去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