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仙是一种招灵游戏,一般通过铅笔作为载体来和一种我们俗称为笔仙的未知生物交流。这个游戏曾在大学生和中学生中流行一时,记得在我读高中的时候,曾是学生们课余时间最常玩的游戏之一。
当时的我年少无知,也曾和好友一起多次玩过这个请笔仙上来的游戏,多数是问一些少年问题,如学习成绩,未来考试的班级排名,某人的生日等。记得当时,玩笔仙要做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先要在一张A4纸的顶端写下十多二十个常用的姓氏,如赵、陈、梁、黄、李等,反正身边有人姓的姓氏都写下去就对了,因为下面问问题的时候会用到,接着在纸的中间写下由1到100的阿拉伯数字,最后在纸的未端用圆规画一个圆,圆中间点一个实心的点,在圆的上方写下是与不是,是让请上来的笔仙回答问题时核对问题的准确性用的。这样就可以开始请笔仙上来问问题了,首先,两人的手用手背交叉在一起,把铅笔夹在两人交叉起来的八只手指的中间,把铅笔对准圆心中间的起点,然后两人诚心默念“请笔仙上来”五个字,默念几篇过后,两人手握的铅笔就会自动走上来纸张的中间,随着你问的问题,铅笔就会自动走向阿拉伯数字或姓氏,需要确定问题对或不对的时候,它就会走去是或不是以此来回答我们提问的种种问题,例如我们问笔仙明天是否会下雨,铅笔就会走向是与不是来回答。然而,可以问的问题都只能围绕与数字、姓氏有关的,所以可以问的问题都比较单一,记得我们当时玩的时候,最常问的就是某某校花喜欢谁,自己期中或期未考试多少分,自己喜欢的人出生年月日之类的问题,发现有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只要当事人知道答案的问题,笔仙都能回答正确。关于未来的问题就回答得不着边际了。最后,在想要结束笔仙游戏的时候,两人再一起默念“请笔仙下来”五个字,直到笔仙回到纸张未端的圆点正中,笔停止滑动了才能松手。
我们至今都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就是那支铅笔在我们两人都没有动的情况下是怎么会走动得这么有力。有人说,肯定是对方在动而撒谎说没有动,也有人说,是两个人都在不由自主的动,反正我们是归类于无法用科学解释的超自然现象了。
后来通过查看相关书籍,原来笔仙是起源于我国最古老的巫术之一“扶乩”,笔仙可以说是“扶占”的变种或简化版。中国无神论者学会理事涂建华先生曾告诉记者,“扶乩”最早发源于对我国传说中紫姑仙的崇拜,而起源的时间历史记载说法不一。宋代人洪迈在其《夷坚三志》中认为是唐朝武则天时期才逐渐出现,南朝的刘敬叔在其《异苑》中却早有这方面的记载。扶乩巫术的变化,表现在紫姑故事的变化、请神时间、场所和请神内容的变化等诸多方面,沈括的《梦溪笔谈》也曾有过记载。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了。
那么笔为什么会动呢?!现代物理学家从物理角度解释这种现象说:“玩‘笔仙’不允许以肘或腕作支撑,需保持悬空,笔垂直于纸面任何一点,而同时求仙者被要求不能让笔掉下来(因为有种说法是掉笔会折寿)。身体时刻被要求放松,同时还承受地心引力。控制身体面积需要维持一定张力,受到指令压力,身体的压强就会加大。当悬腕、无支撑、光滑纸面、尖笔这一切矛盾条件具备,两个人都会互相用力,因此,身体作用下的笔进行环行运动就成为了必然。
在玄学方面的相应解释就是,笔仙,笔仙,意思就是请上来的是一些已故的亡灵,他们的法力也有高低之分,法力高的帮你解答的问题准确度就高。法力低的话就回答得不太正确了。然而,这个游戏是有一定风险的,如果请来的是一些恶灵就会对玩的人造成伤害。还记得当时,有个同学的家长就说过这样的案例,他们一班工友在工厂里玩这个游戏,有两人请了笔仙上来,说了一些不敬的话吧,请笔仙下来的时候它不愿意走,他们的手都不受自己控制,想扔掉手中的铅笔也扔不了,就像中了邪一样。后来,请来了师傅做法事,才把笔仙给请走了。因此,玄学家们都不建议人们玩这个游戏,龙其是学生。
有两种答案,有科学的与不科学的,你相信那一种呢,年少的我是无神论者,相信科学所以有胆量去玩了一次又一次,现在的我经历得多了,知道了前因后果,你问我现在还敢不敢玩,我肯定是没有胆量再玩了。现在回想起来,只能说我们学生时代是无知者无惧了。因此,当下的年轻人都应该多了解相关的知识,无论是科学还是不科学的,都要知道风险的存在。不要盲目的去做一些昌险的事。最好是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心存敬畏,规行矩步,不要有天不怕,地不怕的侥幸心理,什么都敢去做。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5章:鬼屋”内容快照:
『鬼屋』
说到鬼屋,其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人在自己生前所居住的房屋~~去,而又没有给人及时发现,尸~就在房屋~腐烂,那么这间屋子肯定会成为鬼屋。因为,这样~去的人,其~~多数会聚而不散,仍然停留在自己的屋子~。另一种说法就是~宅,就是人过世之后所埋葬的地方。古代大多数人都很注重~宅,因为传说找到风~好的地方埋葬先人的话,就可以福荫其子孙后代。从古到今人们的愿望都是居者有其屋,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