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梦游 [目录] > 第2章

《梦游》

第2章四 继续~象教育

作者:扫帚梅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四继续抽象的教育

因为天生的“数字盲”,我没考上中学。一直帮母亲带孩子的姥姥也在那年去世。父母白天上班,家中徒剩一个四岁的小弟。于是,母亲决定让我休学一年,学做家务。说是学做家务,可那整整的一年,却是我畅游了文学书海的绝好际遇!

说来也巧,偏偏和我最要好的女同学的母亲是位当时当红的女作家,偏偏我家又和她家邻街而住,于是,她家那些高至屋顶、环壁而立的大书橱就别具了魔力。从此,那些排排而立、薄厚不一的书籍就常常令我流连忘返,尤当被允借阅并保证每本都要整洁的归还后,那里就成了除去家务之外我的唯一去处。

我喜欢那种微妙的心理感受。我痴迷那种无比魅力的精神境界。从此,沉浸在远离尘嚣世界的我,常常是看到物我两忘、饭至烧糊......好在小弟十分乖觉,只在院子里玩耍。

在暂时休学的时光里,我浏览了大量的中外小说以及各种形式的名家作品。——在三天两头的往返借阅与当时所能理解的程度中,似懂非懂生吞活剥。真是,同人所喜、伴人所泣。诸如《草原风暴》、《黎明的枪声》、《青春之歌》、《我的大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苦菜花》、《三家巷》、《春、秋家》、《一千零一夜》、《海底两万里》、《福尔摩斯侦探案》、《法国精选小说》、《复活》、《苔丝》、《希腊神话》、《普希金诗集》以及莎翁全集和许许多多的叙述诗与民间故事等等。

......我在远离现实的时空中遨游,享受作家们用绝美的升华打造出来的内心世界,深陷在渐而自成一体的单纯到透明的“处事风格”里。

由此,少不更事的我,便在进一步的唯诚唯善中,面直等在前路的生活的真实。

一年后,供职文教部门的母亲还是为我选了一所中学做了插班生,家务由乡下来的姨母暂时接替。不知造物对人是怎样的分类,据说B型血多属形象思维并且处事比较偏激,我真就对死记硬背之类的天生抵触、烦到骨子里。之所以考不上中学,就是因为总分中算数占去了一半。尽管我的文、音、美、体成绩遥遥领先......重新上学后,我的优势得到了超常的发挥,尤其经过一年的文学滋养,我的作文常常是同届几个班的范文。美术更是自小学就被重点培养的延续。不但担任了校美术小组的组长,就连校园内的几大块黑板报也成了我课余定期更换的事。

体育成绩没得说,而开始效仿当时流行的《红梅赞》、《马儿啊你慢些走》的歌曲,竟也颇得大家的嘘羡。偏偏数理化就像读不懂的天书,时至今日,每逢买菜算账,小贩们极快的反应速度总是让我再三叹谓!

也许真有命运,从记事起就独对自然敏感,又总在恰好的时机给我恰好的启蒙。不由自主间,除去对书、对画格外的意会和自小学就熏陶了不少的浪漫不说,来到中学,偏偏又是一位全校独一无二、满身洋溢着理想主义的青年担任我们的班主任!这位老师比我们大不了几岁,他身材笔挺,脸庞俊毅。刮得泛青的两腮显着年轻人的血气方刚,浓眉大眼和高直的鼻梁间架着一付高倍近视的眼镜。一股刚刚毕业于外语学院的满腔热忱让他矢志抱负,一种永远蓬勃的姿态让他别有一番不同凡响的书卷气。在时代的强音中,他带领我们学雷锋、赶大寨。挑战在分段包干的防洪大堤上,义务劳动在农民的大田里......不时的每人必须总结的个人心得,经常召开的全班思想交流会......尤其,特别教会我们的俄语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喀秋莎》至今铭记在心,而不觉间所有情操的耳濡目染,依然是小学的延续。

离毕业还有半年的时候,父亲突然要我退学,理由是我学绩平平,不如早些上班还能减**家里的经济负担。并且,早经为我安排好了一份工厂的工作。至于能否根据我的特长找一个更有发展的门路,我那农民出身、到了部队才补习文化的双亲根本就没这个意识。

自然,无论是家庭的熏陶还是学校的灌输,满脑子都是抽象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对校园以外懵然无知的我,更谈不到替自己规划一个具体的未来。

总之,想要继续上学已是不能。一时间,想到相处几年的班集体,想到自己在师生中享有的被包容被尊重......眶中顿时是泊泊的泪。

而从父母迅速的对望转而又看定我的诧异中,我知道,他们决不懂一个在家饱受冷遇的孩子最想要的是什么。也决想不到,自从姥姥把我送回他们身边,内心的全部便是一种深深的孤独和自卑......

——自刚满月就遭嫌弃的我,大概生来就没父母缘。倒是姥姥和奶娘补救了这份欠缺的温暖......

时至今日,每每想起姥姥送我进城、想起那位只知拭泪不善表达的奶娘一路跟出十几里的那一幕,依旧叫我满眶顿湿......

也永远记得,小学周末的大通铺上,总是剩我一个或间或还有俩仨因故暂留的同学。而周末的一整天,不是跟到哪位同学的家,就是独自闲逛在校外的田野和菜地里,有时干脆就在偌大的校园内寻找自己的童趣,——玩玩滑梯、荡荡转塔,再不然就钻进茂密的树丛间给小虫子搭个窝......

好笑的是,无论走多远无论玩什么,总也误不了学校周日改成两顿的正餐。大概是久成习惯的生物钟吧?

总之,回不回家父母很少关注,总之,不是被同校的哥哥强行叫回过两次,决无家的意识。

中学虽不再住宿,可朝六晚七、中午自带干粮的几年中,依然让我有回避家的机会。尽管因我日渐的长大、父母也在改变态度,但每个周日,还是借了美术小组“有活动”的理由极力呆在学校里。

直到今天,这段感情的鸿沟仍然难以弥平,这块源于幼小心灵的创伤也难再愈,尽管多年来双方都曾竭尽努力过......

而无论如何,眼前就要告别学校所给的所有的“抽象”,并以这抽象的稚嫩走向社会的具体。

对我而言,唯一可感兴奋的是,那工厂的位置偏远,无形中我又有了一个远

离家庭重又住宿的好机会!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五 初步社会”内容快照:

『五 初步社会』

五初步社会那是一九六六年二月,~寒料峭。我借哥哥的自行车带~行李,独自奔向了又一个新的开始。正午的阳光照着马路两旁已然泛青的垂柳,路面~正在融化的泥雪间杂印着纷~的车辙......当我终于找到那个工厂的大门,却连人带车~倒在地。起来看时,~净的被褥污~了很大一块。回想起这骤然的一跤至今仍是个~,那简直像极了冥冥中所给的警示,——此地将

~~

>> 阅读第3章 五 初步社会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