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梦游 [目录] > 第3章

《梦游》

第3章五 初步社会

作者:扫帚梅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五初步社会

那是一九六六年二月,春寒料峭。我借哥哥的自行车带上行李,独自奔向了又一个新的开始。正午的阳光照着马路两旁已然泛青的垂柳,路面上正在融化的泥雪间杂印着纷乱的车辙......

当我终于找到那个工厂的大门,却连人带车滑倒在地。起来看时,干净的被褥污**很大一块。回想起这骤然的一跤至今仍是个迷,那简直像极了冥冥中所给的警示,——此地将会发生我人生的第一个重大挫折!是啊,命运呵命运,生命占有了宇宙的一席之地,哪怕小到微尘,也一定会循着无法解释的一定之规,各自运行着专属自己的轨迹......

当我抱着铺盖走进人事科完成了报到的程序之后,想不到的第一份工作竟是立即向后转、回城参加市委筹办的《四清运动教育展》,——也算是厂里应付了市委向各个企业借调的解说员吧。无奈何,只得放下行李重新回到城里的家,重新面对根本不想面对的父母。

待来到位于市中心的筹办所在——一座旧式的大礼堂,映入眼帘的便是满台满地的展板、展架,以及一些正在紧张工作的木工、美工们......

在这里,我结识了省内艺术领域里的大半精英。诸如摄影、美术、书法、泥塑、还有不少专做模型的八级木工们......在这里,我看到了如何写字做字、如何装裱调色、如何打格放大以便临摹画像,如何制作沙盘的布局......在这里,我学会了一手端庄帅气的仿宋及其各种变体的美术大字,而仅凭兴趣根本就没想到的是,此项技能和诸多的顾注竟在后来的岁月里相伴了我的大半生......

总之,这里所有的工作都能灵通,所有的工作都有兴趣。唯独那开展之后反复讲解的“阶级斗争实例”,仅仅是似懂非懂、谨遵照办的任务。而“实例”中脸谱化的模式与简单对立的内容又继续深化我简单的头脑,这简单,又在我初步社会的认知中继续。尤其,“根红苗正”、与共和国同龄又痴迷文艺的我,既没领教过地主的“变天帐”,也没亲历过敌人的“反攻倒算”。更不懂,时值文革前夜,举办这种展览的决策者们真正深层的用义......甚至,初涉世事犹如白纸的我听到“影响”二字都懵然不解!——那是一次班后的例会,当主会人提到某人某事要注意影响时,我傻乎乎转问旁坐:“什麽是影响?”

那年,我十六岁。

四个月后,当我手拿一份“工作优秀鉴定书”再次返厂时,已经是六六年的初夏。

那是一个傍晚时分,天还很亮。从工厂的大门望进去,是条直通院中唯一一座大楼的甬道,甬道两旁丛生着矮生的葡萄,葡萄后面的一侧延展开去的草坪上有付用来运动的双杠,而此时的双杠周围,正有几个看样子是工余休憩、服装淡雅的年轻人。当我走近又走过时,他们淡而疑问的神情似乎有种幽幽的东西。他们无声地看着我经过,不约而同。我也决想不到,他们之中,将会有我平生的“第一个”。

原来,这个不大的小厂刚刚成立,是市里唯一一座科技含量较高的化工单位。十几位专调的化学技师担负着引进和开发新的项目,而具体批量的工艺流程,则必须要有相应文化的生产工人。因此,门口看到的几位,便是和我先后两批进厂的学员。不同的是,他们是正式招来的,我是通过父亲的战友——劳动局长后门而进。他们是学业优秀、皆因家庭成份高考落地的无奈者,我则是出身贫寒连初中都没念完的一个。两批共约三十余名的年轻人中,我是文化最低也是年龄最小的。回想报到之初即被派往“四清展览”充当借调的名额,大半文化是因。而日后的总被外借,却也无形中满足了我的讨厌车间、讨厌时间束缚、讨厌那些单调的温度计和永远嗡嗡作响的化学反应罐的由衷感。奇怪的是,为什么每每回想起厂里的那段生活,竟还有种无限的流连?是追忆青春?是笑走过的的单纯?是老来普遍怀旧的心理?还是影响了我一生的那份挫折已经退到淡远?都是,也都不全是。

小小工厂座落郊外,由于新建,围墙还是临时拉起的铁丝网。方圆十几亩大的院子,除去后院一角的厨房,就是孤立中央的一座二层小楼。那是集办公、车间、宿舍之大成的地方。倘若凭楼远眺,便是远远近近的小村和辽远的大地。

而厂里总共的七、八十人,则大半是充满书卷气的化学技师和我们这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

因住宿之便,团支部就见缝插针的充分利用起大家的工余时间,诸如经常组织乒乓、篮球賽等,还为有些喜欢吹拉弹唱的人买了不少中西的乐器......

总而言之,这里没有一般工厂的低俗打逗,这里是个谈吐文雅的集结地。无形中,我又来到了一个色彩非凡的氛围。

很快,一阵骤然兴起的歌咏风潮使这个小厂子更为活跃,以语录歌为主、还有表演唱形式的《老两口学毛选》最普遍。尤其为了经常参加工业系统举办的此类大赛,工余时间便常常被排练这些节目挤得满满。自然,我这早被发现的楼道歌手也难逃其列。

想不到的是,几场比赛下来,我学唱的那首已然传遍大江南北的名歌《看见你们格外亲》居然小有名气!

然而,只知傻唱从不多想的我,压根儿不懂这种陡然升级的普天同颂,究竟预示着即将的什么......

初到工厂的时期,依然是我单纯到可笑的一段。——除去刚出校门的稚嫩和文学所给的率性及浪漫加以从小就不得不凡事自主的老习惯,很多事常常总令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从来不懂“影响”为何的我,颇显另类。

更要命的是,从小就独对自然敏感的那份童心未泯,还常令我做些与高大外表和女孩不宜的举动。比如爬树、上房、掏鸟蛋之类常常使人瞠目;而夜班时候引吭高歌;困极的时候就径回宿舍小睡更令同班的同事们无奈......

最蠢的一次是夜班饭的故事——别人的夜半加餐永远是饭菜齐备,我则因为自小粗放从来就不注重饮食。那天,同班的王姐见我又在干啃馒头,便好心对我说“我宿舍的饭盒里有点今天回家带来的煎带鱼,你先去吃吧,完后再来换我”。结果,轮到她吃的时候就只剩下了盒中的米饭,哪里还有半点鱼的影子!可以想象她面对饭盒的表情!——那就是当时的我,让吃就吃个够,亚根儿想不到一会儿她拿什么下饭。

于是,这件事便在多年以后的每次相见时,一定是每见每提、也一定是每每都要笑到前仰后合的“典故”。

然而,不知是年龄最小还是因歌唱得好,大家对我总有最大限度的包容,并且赠我一个并无恶意的绰号“傻傻”。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六 风雷~~的日子”内容快照:

『六 风雷~~的日子』

六风雷~~的日子从“四清展”回厂将近~月的时候,那种普天同颂的格局终于生成了一场席卷全国的群众运动。这运动触及到每个人每个角落,就连我这从来无心于人事动态的“傻傻”,也陆续听到了那些出~较高的学员:张家被抄,李家被斗,王家待查,赵家被“遣返还乡扫地出门”......总之,除了学员本人尚算“可以教育好的子~”仍然在厂留用,这群父~均在“牛鬼蛇神、地富反坏”之列的同

~~

>> 阅读第4章 六 风雷~~的日子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