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梦游 [目录] > 第4章

《梦游》

第4章六 风雷~~的日子

作者:扫帚梅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六风雷激荡的日子

从“四清展”回厂将近两个月的时候,那种普天同颂的格局终于生成了一场席卷全国的群众运动。这运动触及到每个人每个角落,就连我这从来无心于人事动态的“傻傻”,也陆续听到了那些出身较高的学员:张家被抄,李家被斗,王家待查,赵家被“遣返还乡扫地出门”......总之,除了学员本人尚算“可以教育好的子女”仍然在厂留用,这群父母均在“牛鬼蛇神、地富反坏”之列的同事们,人人自危。

这就叫我霍然想起了刚刚回厂的那个傍晚,几位靠着双杠表情幽幽的脸......大概是早有风闻吧?

而出身“红五类”绝无此患一身轻的我,却在绝不懂政治和自小怜惜弱者的心态中,对那些只知勤恳工作从不见“刀光剑影”的资产阶级子弟们,竟然徒生一份望而不禁的同情。——是啊,他们本该在大学校园而不是这里,他们非但不能选择出身还要背负一生的厄运......

可万万料不到,正是这份恻隐之心,终叫我慢慢陷进了平生第一场真正的坎坷,——初进厂门就滑倒在地的警示终于应验!

同一班组的桐,个子不高,话少,貌平。工作的干练使他别显着一份利落,沉稳的风格透着时时的机警。就在他家刚被“遣返还乡”的时候,脸上竭力的平淡虽然让人看不出什么,但每每在班上活儿少人稀之际,他那望定一处视而不见的眼神儿就常常有种呆呆愣愣的茫然无措......而每逢瞥见,我这“傻傻”的心中,自然也会有种悠然事外的怜悯。

然而,“横扫”的激烈尚未平波,一轮更加汹涌的“炮轰”、“打倒”的声势又接踵而至。于是,一场直指“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运动正式揭幕。于是,社会各界的当权者们惶惶不可终日......反应迟钝的已被揪斗,反应机敏的正在以“捍卫”的大旗暂得保身。以工业局党委迅速成立起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就是一例。我,自然是下属各厂紧急调来的“文艺佼佼者”之一。从此,在这小到只有十几人的“文宣队”中,我担任压轴节目的女声独唱,——在要求集中食宿、以便随时出演的规定下,我被再度外借。那是刚刚回厂两个多月正值初秋的时节,历时半年。

这半年,真正是个风雷激荡、瞬息万变的半年。开始,我们还是以局党委的名义到下属各厂“慰问演出”。不久,党委被“踢开”,大权易主。而“文宣队”一干人马在去留不敢自定之际,只能在局势的目不暇给的盲待中,任由局里迅速成立的群众组织“革命造反先锋队”接管。从而,演出的范围便由工业系统走向社会,而茫然不知所以、其实做为装潢工具的我们,在当时实在是保守的安份中自然只能是继续着借调的身份,——继续在已然群情沸腾的工厂、部队、火热的群众场面频频走台,在逐渐分为两大阵营的派系中服从其中一派的调度.....并且,无论哪场演出,我们依然是尽职尽责,在认定宣传毛泽东思想不会错的信念中,竭尽着自己的严肃、认真、热烈、虔诚......

那段辗转社会风云的半年,全杖年轻啊!在那大半是和衣而睡的日子里,常常是半夜就被轰乱惊起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或者,就被通知急急赶往某个演出地......

而如此一来,衣物的换洗以及此类的个人事务就得抽空抓紧。尤其是我,由于和家的关系疏漠,所有的衣物全在厂里。来去匆匆间,赶上饭口就得在厂就餐。可因易走极端的性格,自己出借后厂里食堂的饭票就从来不备。

于是就得暂借。这借的开头,就从桐开始逐渐到最多。

那个年代的粮食供应每人都是有限额的。找桐借的原因,除了他的节俭是公开的秘密,还因为我屡借少还的态度他从来都不介意。不由间,这一如兄长的尤其容忍,对我这少有温暖的人就有一种别样的感动。

想起来很好笑,渐渐地,厂里定期发放的劳保手套、口罩之类的也找他要。因为我的那份早在离厂之初就停供,而时值隆冬那是我的必备。

渐渐地,当别人对遣返子弟都是避之不及的形式中、我却仗着自己的根红苗正毫无顾忌。

渐渐地,桐的眼神就多出了一种显见的愉悦与宽慰。

渐渐地,我这奇缺关爱和委实头脑简单的“傻傻”,便在半是同情半是依赖中向这异样的温宠靠近。

转眼已是初春,持续了大半年的大串连终于收尾,我们这支小小的文宣队也终告段落。

回厂后,另一轮争表“忠心”的热潮又在全国掀起。

当各地都在争相不断地出新**像章和纷纷绘制巨幅**像的状况下,我厂自然也不甘落后。可请谁来画呢?就算为革命不计较定制的昂贵,只争朝夕的时间是万万不能拖的!于是,刚回车间即生厌恶的我便毛遂自荐。——不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实在是起自于小学的“童子功”和“四清展”上看来的临摹全过程让我满有把握!不知为什麽,厂部不但没有轻视我这个年仅17岁的傻丫头,还全力支持。大概是没人懂画儿吧?于是,开始张罗做框、绷布、买油画颜料......仍然是不知为什麽,车间的温度计和化学反应罐是如此的令我反感,每当面对它们的时候,总是一如学校的数学课般让人犯困。同时,每每一种“这里不是我该呆的地方”的潜意识也常在脑际萦绕挥之不去。可该去哪里或如何改变呢,我这毫无社会知识和被雷锋钉子精神灌输的头脑又无从想起。更何况,在“五洲震荡”的轰轰烈烈中,各个行业的招生已经停止。

十几天后,当丈八之巨的伟人像终于完成并且非常出色,这“能歌”之后的又一惊人展现,自然更被厂里刮目相看。而再有“砸烂”或“踏上千万只脚”的漫画,连并厂区、车间、楼道乃至院里院外的宣传画、语录板、大标语的政治装饰之类就全都归了我。由此,“四清展”上学来的直接用板刷或油画笔书写美术大字的技巧也完全派上了用场。从而,我也真就远离了讨厌的车间,开始做起铺天盖地的宣传工作,——盲随着一浪高过一浪的运动,惬意那寥寥数笔就能勾勒的成果和被人赞赏的虚荣......可每当真的看到那些“打翻在地”、“触及灵魂”的揪斗场面,我这临弱生悯的心,又会丧失立场的看不下去。

那是一个很热的中午,为了赶写厂院内墙上的“打倒美帝、打倒苏修.、打倒......”的大标语,我没休息。而不远处的空地上还有一位,他就是运动伊始首先被揪、最早被抄家的人。——就因为解放前在敌对的某某部队做过军医,这位技术最高、资格最老的化学技师便被“扫”出实验室,开始淘大粪、晒大粪,整日与苍蝇为伍。听着他一瘸一拐的假腿吱扭作响,看着他早经晒黑的脸上粘着脏兮兮的汗水,燥风时而掀起他灰白的疏发,镜片后是双呆滞而混浊的眼神儿。当他又挑起粪桶走向厕所,那条艰难的假腿不禁让人联想到批斗他的主持们,是如何下定了决心,让这样的年纪这样的腿生生跪着倒扣着的三角铁......

不久,厂里早经成立的两个“战斗队”,便随社会上形成的两大派系彻底对立。并都在各自从属的“总部”的统一指挥下同声标榜,只有自己才是真正的“捍卫”。而这捍卫的严肃性,就意味着每个人必须尽快选择自己的立场。

具体到我则以为,既然“口号”都一样站在那边都没错,年轻的我自然靠向年轻的一群。尽管这边只有被大家戏称为“老板”的队长以及还有几个同我一样的红五类,几乎全是问题出身的人。

当然,桐也在其中。

在那瞬息万变的日子里,和桐也在最初的关系上循序渐进。我是写写画画,他则因为一手不错的毛笔字,便被指派抄写每天都有更新的大字报......

渐渐地,他就常被“老板”叫去商榷重要事宜,虽因家庭成份不便让他担任什么,但日渐的后来就成了“老板”离不开的心腹之一。

然而局势的演变迅雷不及掩耳,早有耳闻的“武斗”越演越烈。就连斜在厂外那条唯一连通城乡的大道,也突然出现了明里暗里的持枪人!除去一一截问过往者是“哪派的”之外,几天后,就在离厂不远的路边,赫然有具子弹击毙的尸体!

惶惶然经过时,但见一辆自行车拖带着农用的平板车翻在道旁,一位很像个年轻农民的人一袭简装、脚蹬一双高腰系带的篮球鞋......那是个上午,很像准备出来拉什么的吧?可此刻的他却趴在那里一动不动,静的一如身边的物件,毫无生息......后来又听说,他是某个单位不同派别的一员干将......

于是,每天就有远近稀疏的枪响,人心惶惶。

于是,紧接又一个更为可怖的消息——对立派的“总部”将派一支全副武装的武斗队进驻我厂,任务是把守厂外那条连通外县的“道路要塞”。

为避风芒,这边一派的“总部”也立刻发出全线撤退的指示。全部退到市里的“总部”所在地——政府招待所。

那是一个被马路隔开、分成南北两块的很大的院子。除去礼堂、餐厅、办公、议会等等专用场地,单是一排排宿舍就可容纳全部撤到这里的所有单位的群众组织。

自此,在以单位为划分的区域中,日常的工作便成了单纯的集合、点名、学习语录、唱语录歌......

而每当最高最新指示传来,大家便一片沸腾,倾巢出动。那种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如海、口号阵阵的声势和浩浩荡荡的沿街喜庆。绝对是空前绝后,蔚为壮观!

随着**像章普及到人人胸前均有一枚、以及不少单位仍在绘制巨幅伟人像的需求,我在厂里画的那幅早在“撤退”之初,就被“总部”索去高高挂在临街的门楣上。

可如此一来,我厂沿街喜庆时就无可用。

于是,“老板”下令重做,于是,大院一角的车库里,我开始重买颜料,而早就学过木工的桐自然就担起了木框、绷布的工序......

半月后,一幅更大的需要脚手架才能够到头部的领袖像再告成功。

招待所的那些日子,虽然离家很近,可我宁可住在单位临时的驻地及临时划分的宿舍里,何况当时还有了桐。

那个时候的桐和我,俨然已是大家眼里“恋人”。而分不清男女之间尚有多种感情层次的我也自以为是。——根本不懂,我是基于单纯和家里的冷漠,他是在相对成熟的心理中存着大半的侥幸。

和桐相处,我就是个小他四岁的“傻傻”,根本谈不到“沟通”什么或者“见解”什么。而他的不善言谈、只有大哥般郑重的韵味也总叫我颇感依偎。唯独,从无体验过书中描写的那份无从想象的怦然心动。

那时他家已在他精明母亲的努力下全迁回城。虽然暂住在别人废弃的土坯房里,但总算为他弟妹几个的前程做了初步的努力。

而每每跟桐回家,那份令人悲悯的现状和全家格外的盛情总叫我有种居高临下、其实是身在局外的优越感。尤当他母亲刻意带着我炫耀于市井阶层的同院时,另一种并不自觉的、其实的轻视又总被某种什么的虚荣模糊。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5章:七 软禁 八 同情不是爱情”内容快照:

『七 软禁 八 同情不是爱情』

七~禁终于,不胫而走的消息惊动了我的父~,针对“成份论”的可怕后果,他们表现了前所未有的关心。——最初的规劝不成后,便一起找到招待所~行~我搬回家住,而回得家来,又是另一番说教的杜鹃啼血......当我幼稚的用“不唯成份论、重在表现”的政策反驳后,其结果竟是从此被~禁,不准再去~班。然而,一切都晚了,——从小的隔阂~我

~~

>> 阅读第5章 七 软禁 八 同情不是爱情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