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纯属虚构,与现实无任何瓜葛和纠缠。若强与某人、某事落套,为君自寻烦恼,与作者无虞。特此尊告,望谨记。
序言
我是个平凡的人,虽然算不上落拓,却每天重复着差不多一样的生活:吃饭睡觉、做工如厕、纵女娇妻、惘梦遐想。家之生计只近温饱,因而常在半醉半醒之间做着偶得百万金的梦,并把这意外之财的去处安排得周全、诗意。因生性萎琐,对蝇营狗苟之事,些小微寸之礼颇以为然,所以日日心思皆在一丝一缕一粥一饭上围绕,对于小利小惠能据为己有的,在态度和手法上绝不吝啬,甚至为自己所得攻讦他人已不计其次,凡是得不到的都要踌躇许久,即使自己无所获益,也搅乱气氛,让别人塞牙。得之开怀畅笑,失之抑郁失魂。真是无半分君子之气概,全身市侩之风度。于一次偷得一只电水壶后,做诗一首:
笑看轻风摇碧树,我自为生弄思绪。
朝朝暮暮求一得,实家充廪方为驻。
水兮荡荡涤千柳,颜兮盈盈窃一壶。
大利难至怎自私,小惠不落已知足。
日子便在这种情怀中悄然而过,额头早添了好多白发,发财之梦,权力之欲都不曾实现,不免唏嘘、落魄、难过。于小半生的生活之路中总结道:自己非其命也。但释然也难,人常说淡定,我却愈发急切了。
一日午睡,偶得一梦,因之醒来,记得确切,在此写来,望有识的君子帮我解此梦,脱焦虑。
梦之缘起
话说唐僧师徒取得真经后,于西天大雷音寺被释迦牟尼佛祖论功受封,唐僧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为斗战胜佛,猪八戒为净坛使者菩萨,沙僧为八宝金身罗汉菩萨,就连脚力白龙也因负僧驮经有功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四人一龙俱已成佛作祖,自此有了快乐逍遥的日子。
其实,无论他们中的谁,曾经都是由八千毛发、骨肉皮肤、神经脉络组成,由不停的呼吸和一点活动的精神维持本性与生命。虽然失去了臭皮囊,殒灭了污精血,但是一点灵明的意识,悟透了生存之理,长生之义,变化之方,能在需要时聚积宇宙之能成形于万物,用意想观照世上万方。思维所达之处,无处不清彻,无时不明了,无地不自家。愿有就有,念无即无。天下为之所有,万物为之所用,却不用半点盘带,不拘一毫滞累。行走坐卧时,灵光团身流转,能量彻体循环。
我本为悟空身上猴毛之下隐藏的一只虱子。在仙石迸裂、神猴出世的刹那,我正好从一只苍鹰爪握的玉兔颈部掉到他的身上。自此,跟随悟空历经磨砺,共赴周折,最终到得灵山,受悟空之庇佑,得灵光之浸润,亦得长生之果,获智慧之明,炼成一小仙。自此,明白了生机之理,懂得了自然之道,知晓了周天之义,通知了变化之法,晓畅了万物之律。
虽然悟空早已经知道我的一切,却不曾讨厌过我,自此便把他的毛孔、皮肤作为我的修炼道场。
一日,佛祖召悟空进见。我于悟空的体毛之下蜷伏,在佛祖的一片祥光之中,感觉到温暖、惬意、圆融。掀开毛隙,见悟空立于丹墀之下,笑对佛祖,没有了往日的泼野,仪态端庄,双掌合什,静候佛祖教诲。
佛祖居于宝座之上,身放柔和金光,普照宇宙洪荒,泽被罅隙微尘,万事万物皆呈和谐安泰之像。
佛祖结跏趺端坐,神态安详,庄严肃穆。头高昂,盘螺发梳高髻,戴宝珠佩鲜花,头顶肉髻微隆,宽额丰颐,丹凤眼微睨。躯体丰腴、修长。身内横披天衣,外着通肩袈裟,胸前衣领上饰折带纹。下身着长裙,衣质轻薄贴体,衣纹在身体正面呈波谷分布,缀有璎珞、钏镯及丝带,**蝴蝶结。右手持无畏印,左手结施与印,一派亲切自然。
“悟空,近来可好?”不见佛祖口唇开启,似自耳畔传来一声,温和又充满威严。
“还好,佛祖!”悟空的声音不疾不徐,淡然若飘,全没有了往日的尖厉和谐谑。
“今召你来,有一事相商。”
“请佛祖明示!”悟空静默、泰然、侧耳。
“今南赡部洲,在你等取去真经后,众生无不争相诵读、持念、遵行,万心向善,世态景然、和睦。而今风调雨顺,五谷调匀,民风淳朴。虽江汉山野因四时之变而致旱、致洪、致震、致灾虫、致病乱,此皆自然之律。权者积极筹措,于未雨时绸缪,见慌恐将临而运筹帷幄,值危难而挺身力挽,从而朝野上下无权者之虞诈,无民心之动荡,无生活之悸惮。”
“佛祖,弟子亦余闲时,用神识普阅四方,查知若此。”
佛祖声音渐渐沉缓:“此皆表象,你我因天地伦常之故,除非必要,不便以神通感知人之内心。”
悟空仍旧淡然:“人心只应凭心感触,用神通感知者也只是其一时的想法,退出后仍不及其他。”
“另南赡部洲境内,近年重又兴起道教、儒学、法理、兵解、墨言、纵横论、神念等修身、治世、争地、劝进等各家之言。虽其宗旨皆为劝善、明理、达观,但仍然充斥着比比假学,以学问之名、治世之论、养生之道覆盖其获益之心,掩藏其罪恶之念。”
“弟子亦于遍览周天之时,于南瞻境内,发现此类事宜万千。表里一派正经,其实一团肮脏。”悟空语气骤快,似乎内心已起微澜。
“以此缘故,今召你来。意欲遣一仙前往,查悉详情,以便为吾等筹划良策,从而入世止息祸患。”
“佛祖似已有适合者了然于胸。”悟空语气已缓,先前渐急之呼吸,已经匀称。
“的确如此。此次入世者,不但要有精深法力,而且要经过战斗的场面,与邪恶势不两立的决心。”佛祖语意轻盈而果决,“同时,此仙要不为众仙所知,以方便事宜。”
“弟子心中有一仙灵为选,虽其智慧已至圆融,却从未以真面目进入外界,与我一样历劫千寻,已成就金刚不坏之躯,并经由百战,知悉识破妖魔鬼伎之法。”悟空似乎已洞悉佛祖之意。
“悟空甚解吾意。”佛祖微笑。
“石白,出来吧,领受佛祖之命。”悟空亲切却不失气度。
佛祖亦轻展二目,我感受到一道如炬而慈祥的目光。
我欣然以一团耀眼金光夺然而至丹墀之上,施展变化之能,先是从一粒尘埃之微,渐至一虱形,透明而轻盈。伸展腰身、四肢、头颈,幻化为一俊朗少年,青发、浓眉、星目、直鼻、方口、厚耳、直颈、挺胸、健腿、抱拳,立于悟空之侧,一袭青衣、脚着皂靴,低首朝向佛祖。
“悟空,我虽早知石白与你相伴良久,却亦是第一次见其面目。”佛祖和蔼笑言。
“佛祖,除我之外,即我师三藏、师弟八戒、沙僧、白龙,亦不曾知晓有石白存在。佛祖洞悉万物,怡养天下之灵,没将石白之事说破,并纵容弟子将其珍藏,任其修炼,不以妖魔视之,可见慈心、智识非吾等所及。”
“石白亦和你一样,乃天地造化之功,自然之力形成的灵物。虽然微小,似是愚痴之物,但一样拥有道心。并且受你正直、果敢、仁慈之心炼化,已经大道初成,智慧顿开,坚心已具,物欲难移其志。”
“依弟子直觉,石白已可担当重任。佛祖意下如何?”
“找你来,即是如此。一是石白未自历风尘,虽经漫长之岁月,历无数之风霜,阅难计之往事,却从未亲自操持,无逢境变通之履历。二是石白已具道果,你我知其本领如何,却未经实际证实,这对石白的自信心是种挑战。”
“弟子也有此虑。”
“此次天命,我查遍周天,思谋良久,石白确是不二之选。”佛祖语气坚决。
佛祖的声音突然在我的耳边响起:“石白,你愿意担此重任吗?”
“佛祖,弟子愿往!虽然弟子身份卑微、见识浅薄、本领不及其他仙人万一,但是凭一颗坚韧不拔之心,定能完成使命。”我抬头直视佛祖,语气坚定。
悟空突然插话:“石白,不枉你我共处经年,平日相处,知道你正直心性与我相似甚多,却也知你性格不似我之好动、脾气急躁,能于嘈杂之境,潜心修养,已非一般仙人可及。若假以时日,成就未可限量。”
“弟子不计名利,看淡得失,为苍生尽力即可。”我心宁静,不起波澜。
“这亦是你能居于悟空毛发之下而不炫耀之故。此次任务,历红尘,趋百厄,经诱惑,斗奇险,实比三藏、悟空等自大唐到此求经更难。不止妖魔潜世作祟,更有人仙私心蒙昧,世间**灼烧,天地风云困惑。”佛祖似有忧虑。
“弟子知之若此,若一灵不灭,尽心如此,必会达成目的,为三界繁荣尽一份力。”我心已坚。
“如此甚好。”佛祖颌首。
“但石白毕竟势孤,此次任务又出奇艰巨,佛祖可有他助?”
“我已照会所有正直仙佛菩萨人鬼灵畜,于必要时助你。使你叫天天应,叫地地灵。”
“谢佛祖!”我拱手向佛祖深施一礼。
“同时,我赠你万欲瓶、千业莲、百孽鞋、十心水、一尘枪为护身之物。此皆为护持之宝,可随心意变化,大可比于须弥,小可弱于微尘,与你不离不弃。”
未见佛祖身动,几件宝物已于我身安放。
“愿你不辱使命,救天下苍生危难于未然。另传你一咒,于你危难无助时调遣各路神祗精灵。”
佛祖眼放一道金光直射入我之百汇,一篇咒语便印入脑海。
“感激佛祖为我考虑周全。”
“悟空,余下诸多事宜,由你全权筹划、施为。”
“弟子遵命。”
我重化一道金光,复入悟空毛发之下。
佛祖微笑、扬手:“去吧!”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第一章 做人”内容快照:
『第一章 做人』
长利论人曰:人有善恶,皆因内心之趋向,价值之认定。出生之时哇哇啼哭,其状如~苦将临,惧怕不已。其时却如一张白纸,未染半点笔墨,即称为单纯、无邪。自此,在成长环境中,渐~外来之描绘。渲染非借一人之~,一物之能。父~乃最长时间涂鸦者,自幼儿襁褓中至分家别住皆以气息、语意、情感、习惯濡沐。孩童日渐懂事,父~成其为最佳之模仿者,效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