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恐怖·奇幻 > 九变神缘之战神刑天 [目录] > 第7章

《九变神缘之战神刑天》

第7章第三回 腾蛇乘雾龙神珠陨 灵云代~飘渺梦成(一)

作者:山海客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第三回腾蛇乘雾龙神珠陨灵云代母飘渺梦成

男儿意气自风流,不为名花枉牵忧。

凌云壮志虽高远,若个蓬山万里愁。

伏羲封姻缘神,后世遂有红线联姻,月下老人之说。而刑天以凡夫俗子九千人,大破蛮兵十万,天界广传其事。不少仙家起初本以为他只不过借父母之威,成就战神。而今有如此功绩,一斧斩下烛阴,不愧“战神”二字。星神夸父犹为高兴,日日请他入星阙斗府相聚。

忽有一日,通天圣使见了刑天,邀请他入地府一行。通天圣使者,冥帝之徒,通行晦昼,天地之使者也。原来冥帝掌管地府,乃是一介神王,并不上天入朝,而地府要务和天界法令,则要靠通天圣使传达。冥帝者,昆摩,昆仑神次子,功曜九幽,冥照地府,幽冥之神也。昆氏一脉与刑天有骨肉兄弟之谊,昆摩向闻刑天出世,但地府公务繁忙,无暇与之一会。且冥帝一旦出地府,群鬼无所伏,必入人间为祸。到后来冥帝封神,人间有十个最为公正严明之人,被冥帝封为十殿阎罗。有:阎罗王、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泰山王、平等王、五官王、卞城王、都市王、转轮王。十大阎罗威德素著,万鬼惧怕。冥帝乃隐居忘忧城,将诸务交托十王。过了约百余年,见十王治理地府颇有秩序,便自称幽冥教主,不再管繁政,落得清闲自在。于是命通天圣使请刑天入地府相会。刑天当时年少,游历大川,逍遥自在。而后下凡受命,平定叛乱。并未曾去过地府,昆氏兄弟中,也只昆摩还未曾会晤。恰巧这日也无事,欣然应约。

刑天来到阴间,却见鬼魂碌碌,阴风惨惨,凄凄然矣甚。但是人行有序,屋舍俨然。原来人死之后,魂魄来至阴间,有的并非立刻投胎转世,而是在阴间生活,甚至娶妻生子。而剩下的孩子也是鬼魂,称鬼婴,也可长大成人,投胎转世。或者投胎后仍是父子夫妻,就要看其中的缘法了。阴界有阴界的秩序,有阴民冥兵。又分人、兽等诸界。**可以投胎做人,人亦有的投胎做畜生,善恶而已。冥界有三大名城:枉死城、飘渺城和忘忧城。而最为人知的却是十殿中第五殿森罗殿酆都城。阴民大多居住在酆都城内。而忘忧城实在是阴界一方乐土,冥帝的九幽冥宫就在此城,若无大功德之人,是无资格入住忘忧城的。

刑天由通天使者指引,入忘忧城。却见一个白衣少年,徘徊不进。刑天见他面向非凡,不知为何早夭。正神情疑惑之间,那少年对刑天一笑,由此便于刑天结缘。

刑天入了忘忧城,但见一片美景,有花鸟草兽,山光湖色,似乎凡间也难寻如此境界。城中正中有一孽世楼,冥帝在楼中摆下酒席。神仙虽无冻饿之虞,也可食人间烟火,故世人常以三牲百果之类飨祭。若是不觉饥饱冷暖,无七情六欲,做神仙又有何乐趣?

冥帝与昆杰天尊相貌颇为相似,面如美玉,龙眉凤目,天日之表。兄弟二人相互见礼,继而把盏谈心。酒食已尽,冥帝有醉意,道:“贤弟可知此楼为何叫做孽世?”刑天道:“此楼虽不及天上十二楼高壮,然而雕饰建筑,远已过之。又在忘忧城中,为何名‘孽世’?”

昆摩笑道:“你不知,这楼上有一宝镜,名作‘玄冥’,又称‘通天宝鉴’。可映出人的前生后世,孽世因缘。楼后有一小池,名为‘孽海’,孽海者,孽世轮回也。孽缘之人入孽海之中,或可超脱,或永世沉沦,一切随其缘法。此楼因这两种奇异,故名‘孽世楼’。”刑天醉道:“原来如此!二哥,可否让小弟去照一照通天鉴?”昆摩笑说:“自家兄弟,何用客气?”

孽世楼有五层,一座楼似矮塔一般,第五层颇窄。刑天直上五层,但见一面镜子,有一丈方圆,镜色青幽,好似海波一般,正是通天宝鉴。刑天对镜一照,竟是一口英气,突然摄入一个巨神体内。那巨神正是天父盘古,这正是刑天的出身。再一照,又照出二十八轮明月,其中二十七轮隐去,剩下一轮,化成一个玉人翩翩作舞,还看不清楚面容,影像便自散了。刑天不甘,再一照,照出一口小气来,比自己的气团略小些,化成一个婴儿。下面是一条白龙与一匹白狼,狼身下又有**气,一大一小,与自己的英气极为相似。又有一团红阴之气,夹在两气之间。未及镜像欲散,忽然又冒出一条金色大龙与一个孩童来,对镜外的刑天揖拜。刑天定睛一看,什么都没了。刑天再照,映出一个景象:一人双手擎天,一女神人身蛇尾。乃是盘古与女娲,二人相拥,生出一团英气。此气游荡无律,所行之处黑暗变为光明。忽然对面迎来一神,衮衮龙服,手一指,此气吹散,突降天雷地火。刑天大惊,再一照,却什么也照不出来了。

刑天四照通天鉴,映出一生孽缘,却茫然不知所以,只得先下楼来。刑天心有不甘,又至楼后孽海,突然映出一个无头将军来,吓了一大跳,竟跌入孽海。

孽海实是轮回之地,刑天入孽海,有永世沉沦之厄。但他并无夙世,又是英灵正神,天地英灵之体,所历之事自然也非比寻常。刑天于浑浑噩噩之间,见一白衣女子,拉着她道:“不要走!不要走!”却看不清少女面容。忽又有一帝尊现身,喝道:“刑天!逆天独行!藐视天庭,其罪当诛!”帝尊不见,又来一少年,施斧偷袭,刑天夺过利斧,欲回劈此人,忽然呆住,天雷地火降下,头颅剧痛,转而昏迷。朦胧中听见有几个女子恸哭。一少女啼道:“爹爹,爹爹!????走开!你不是我哥哥!不是!我不认你!”又听数人道:“师父!我们来迟了!”一少年狂呼:“你这畜生!我杀了你!”又一少年质疑喃喃道:“父亲,死了?死了?父亲???”忽听一少年道:“不会!不会的!师父不会死的!那劳什子经书上说师父没有死的!”

刑天自思:“谁?谁死了?是我吗?他们是谁?我是谁?”突然醒来,却见周围一大群人,指指点点。这些人衣着华丽,与他所见的凡间百姓大不相同。乃大喝道:“你们是谁?我怎在此!”声若霹雳。众人大惊逃散,大叫:“妖怪!有妖怪啊!”刑天问道:“妖怪?哪里有妖怪?何方鬼怪?见了本神,还不现身!”刚欲挥斧,却发现自己的双手变得奇小,身体竟是婴孩!卧在一个飞禽的巢穴之中。刑天甚是惊恐,不知为何。这是忽见那一群人拿来火把铁器,大喊:“打妖怪!打妖怪!”前头还有个黄袍道士,手持桃木剑,默念法咒。刑天耳聪,听得他念的唧唧呱呱,哪里是什么符咒经文?不由得又好气又好笑。但此刻他躯身变小,神力尽失。更无法行动,只能任人宰割,莫非注定要命丧凡夫之手!

正自思虑,忽然天外飞来一只金翅大鹏鸟。刑天见这大鹏霞光绕体,百灵相佐,绝非凡物。大鹏展翅,煽走众人,化成一人身,抱起刑天便走。刑天定睛一看,却是冥帝昆摩。大喜道:“二哥!”突然恢复身躯,又身处孽海之旁。

刑天惊道:“二哥,发生何事?”昆摩道:“贤弟误坠孽海,好不惊险!幸好你修为非凡,灵性不泯,还记得自己。不然,我亦无法救你!”刑天方回忆方才之事,一切竟似虚幻!谢道:“多谢二哥相助!”又想起孽海轮回,时序错转,猛然心中一动,对昆摩道:“二哥!我有要事!先走了!”飞身而去,把冥帝弄得莫名其妙,只道他坠入孽海,一时思绪混乱了。

却不知刑天经历这一番,悟通了化魔大法中“逆行”一层,心有顿悟,回战神府中参摩去了。他这一参三十日,凡间已过了三十年。

却说凡间东方有座紫桑山,距青帝空桑青木山有三千二百里。山上有一蛇,名螣蛇。此蛇本非女娲所造。原来盘古死后,魔族余孽未清,凶顽之徒如六灵将、摩牙将者,鼓动魔人,作势欲起。女娲统太乙众神,以夸父星族为先驱,四方神、五行神为辅,各个封镇诛除。螣蛇父母与众叛魔被金神寿昭(即金帝蓐收)逼至紫桑山,丧于蓐收大钺之下。其时蛇母怀胎,见金神追至,剖腹产子。一棵大树百年有灵,将小蛇以树根护住,保得他一命。

螣蛇存活下来,为报父母之仇,勤于修炼。他本是魔人之后,灵性超出凡兽远矣。就此暑不渡江,寒不长眠,饮霜食露,吞云吐雾。将近五千年后,修成万丈长躯,仙灵之体。能乘雾而飞,上行九天,不惧紫蓝霞光。大功既成,螣蛇便欲去报仇。他的本事虽大,若想与天上诸神做对,实在太自不量力。但是他曾打听得一件天庭机密,如若成功,千年之后,被镇压的万魔皆会复苏,大闹三界。盘古已死,四魔重生后,三界内便再无他们的对手。那时天界不存,诸神覆灭,也未可知!

正是狼子野心,不可测也。他这心中恶念,不知害了多少性命,也是三界劫数,不可避免。而螣蛇此行,亦必凶多吉少,但父母血仇,焉能不报?生死也不过是身外的事了。把心一横,就欲冲霄而去,忽闻一苍老的声音道:“小蛇儿,哪里去?”螣蛇回头一看:“原来是老槐公!您这一睡三百年,醒的可早。”槐树笑道:“朽木之质,无可奈何。不过木帝已许我,千年以后,可以封神。数千年苦修,实不枉费!”螣蛇得以成活,全赖老槐树,幼年时,又全是老槐照顾。这数千年的情分,不亚嫡亲祖孙。故当世之中,老槐是螣蛇唯一敬爱之人。

“那可恭喜公公了。”老槐道:“哈哈!哪里!你的道行如何了?”螣蛇作法,从一个翩翩美少年变成一个万丈巨蛇,穿云腾雾,矫若游龙。把个老槐看的神晕目眩,螣蛇恢复人形,老槐笑道:“好啊!你这小蛇儿!以你魔兽本真,修成人形已属不易,有炼成这般能耐!我看你可以不惧天上的紫蓝霞光了!”

原来三十三天乃是上神所居,天界圣地。日月星三光交炽,并云霞反射,有一层保护之光,叫做“紫蓝霞光”。此光奇妙无比,凡人和天神并不惧怕此光。不过妖魔之类和草木精怪,若无过人的道行或神奇的机遇,一旦被此光照射,便会形神俱毁,魂飞魄丧。所以老槐树修行五千余年,虽会人言,化人形,仍因惧怕紫蓝霞光而上不得九天,做不来神仙。

螣蛇笑道:“不错!我确实已不怕此光了。槐公公,我自幼孤苦,幸得你庇佑照顾,才有如此道行。如今我行不返,我用元神炼丹一颗,可增你百年道行。不足报你大恩,唯表寸心。”老槐大惊喜道:“莫非天尊不以你魔族遗后,准你封神了?可喜可贺!”螣蛇狂笑道:“神魔不两立!他纵封我为神,我又岂会稀罕!我身负血仇,不可不报!此行上天,是要好好闹他一番,管教他不得安宁!”老槐不以为然道:“你疯啦!那天上的大罗金仙,个个有不测的法力!四神五帝,夸父星君!近两千年又出了一个刑天氏,听说厉害非常,钟山烛老怪道行通天,被他一斧子就给砍了!虽说你修为惊人,但比烛老怪,还是差些。别的不说,就是木青帝,我看你抵不过他百招!”螣蛇道:“老槐不必担忧,父母之仇,不可不报。我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况且此行非是与众神逞能。只要我阴事得手,好歹可报父母之仇,消家族之恨。”

老槐劝道:“陈年旧怨,你记他干什么?当初乃是四魔叛乱,与三界抗衡。天父、魔帝、昆仑圣神皆丧于此役。揪根溯源,四魔才是罪魁祸首!你父母听其蛊惑,叛了家族,虽然一死,也是自取!你为此不义之仇,行不仁之事,大伤天理!”

螣蛇摇头道:“槐公好不晓事!无论如何,我宁愿不仁不义,也不做不孝之人!我生母待产受戮,剖腹生子!此仇若是不报,我活下来又有什么意思!”顿了顿,又道:“此行必无生理,槐公大恩,无以为报,受我三拜!”叩首三遍,道:“老槐公!保重!”乘雾而去。

老槐自言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莫非我当初救错了他?不行!此事须禀报木帝陛下!”遂元神离体,御风而行,至于青木山,青木峰青木宫中。木帝句芒正批示百花生死枯荣之数,忽见老槐元神来谒。怪道:“老槐树,我已经许你千年后成仙,你又来作甚?”老槐不敢隐瞒,当下将前缘后事一一禀来???????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8章:(二)”内容快照:

『(二)』

却说螣蛇乘雾,超~三十二界天,来至九重天后,急忙隐去~形。天兵道行低浅,识不~~隐~之术,但南天门重地,有九天神将轮~值守。九将神功盖世,个个法~高~,他不敢擅闯,又来至西天门。此~亦有重兵~将守卫,螣蛇正无奈之际,忽见一天马~车从远方飞至,一芊芊少~端坐于车中。天马疾行,带动风云,众天兵齐行军礼,为首的道:“参迎莲花公主。”但闻那~孩微笑道:“天兵大哥们免礼,我方才去玉~采琼浆,来的晚

~~

>> 阅读第8章 (二)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