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马乱兵慌百姓忧,逃亡奔跑万般愁。
离家别祖心沉重,携女牵儿水上舟。
一行人经过了几天几夜在橹船上的困倦疲劳生活,好不容易熬到了陈爷子的老家--黄龙。
黄龙是一个依山滨水的小集市,街道北边的房屋依山脚下而建,南边的房屋临陆水河旁而居,屋基由石墩托起,木板铺成,抬头可观河上风帆,低头可看脚下游鱼,颇具水上蜃楼之景。素有“黄龙只有半边街,十个女子九个歪。寻花问柳秦馆呆,闲情惬意茶楼来。”的民谣流着传着,也道出了它的繁荣景气,镇子虽小但三教九流,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有买唱的、有说书的、有耍猴的,古色古香的江南小镇别有一翻情趣,小街上热热闹闹,显得生气盎然,见不到有半点战争的气息。
老爷子一离船登岸就感到心清意畅,不由得发出感叹说:“想不到老家真是一个风水宝地!”。首先映入他眼帘是:陆水河的水,清澈、碧绿、渊深、宁静,在龙峰和凤岭之间穿流而过,一泄而来,越流越宽。河水出奇的清,清澈见底。俯视河底的卵石,石上的各种条状花纹,沙的闪光以及蚌虾爬行的痕迹,茂密的水草和水草上游动的鱼虾,闪灼着碧绿的光,随着水的流向缓缓的向长江流去……眼前的景像使他沉迷、惬思……
在一旁相陪的泽贵提醒老爷子说:“岳父大人,您老先到家休息养养精神,还有很多事要等待您老吩咐。”
前来引路的泽文带领一行人向住处走去,他边走边介绍:早在两个月前,泽贵哥安排我到岳父大人的老家——杂姓湾把祖业清理了一下后,又在黄龙镇上买一栋房屋,让老爷子先安顿下来,镇上环境很优雅,我选了一栋靠水边的房子,很适合岳老大人居住休闲。说着说着便到了家门囗。
房屋前门朝街,后门临水,座落在水面上,一进两重,两正房两厢房,前后两厅堂,只见凳明窗亮,令人心神惬爽。老爷子前脚刚踏进门,后脚便发出了赞叹:“啊!这地方真好。伢们,我们就住在这里不走了。”本来有些忐忑不安的泽贵听老爷子这么一说,也松了一口气随和着说:“只要您俩老高兴,做晚辈的就放心了。”泽贵边说边选择了一把临窗向水的太师椅请陈老爷子坐下,泽贵在一旁指着远处的龙峰、凤岭跟岳父大人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雷击电闪,风雨交加,一条黄灿灿的金龙从天而降,将对面的一座山拦腰斩断,便岀现了龙峰和凤岭,洪流飞泄而下,形成了一段宽近千米的河床,龙山脚下也出现了一处深不见底的龙潭,黄龙镇也由此而得名。”接着又你一言我一语,说了一些黄龙的风土人情。
大家正在闲聊着,忽然有人传话:“鲁庄来讯,要姑爷速回鲁庄。”这时,老爷子便转过身对惠梅说:“你和道明一家三口明早回鲁庄马家去安顿好。”“泽贵还要耽搁两天,到下杂姓弯去帮我把几亩地的赋租定下来。”说完转过头问爱梅:“陪爹在这里玩两天再回蒲圻好不好?”爱梅扯着爹爹的衣角撒着娇说道:“我就陪着爹不走了。”
正在高兴之余,忽闻下杂姓湾老家来人报信;“遵族长大人吩咐,速请陈老爷议定日程回家祭祖!乡亲们都在候着老爷,小可前来讨取口信,以便回复。”陈老爷子即便回答:“择日便可回家造访拜祭。”随后便吩咐泽贵;明早速去老家办事,速去速回以便定夺祭祖一事。
一时间又勾起了陈老爷子的满腹心事:父母一辈,尚经常回家祭祖,到了自已这一代因忙于生意,虽然每年派人回家代祭,但终究自已没回家过。这次回乡见乡亲时族长肯定有些话把,到时只好赔个不是。想到这里,不觉叹着气说:“如不是打仗逃难,想回一趟老家怕是难上加难了,这次回乡祭祖也是头等大事。”遂决定挨泽贵安排好后便回老家探望乡亲,拜祭祖宗。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第七章 回家乡 受父命”内容快照:
『第七章 回家乡 受父命』
诗曰:回家逃战~,返籍躲兵慌。父~~使命,长兄替弟忙。话分两头,在陈老爷子忙于回杂姓湾的同时,泽贵突然接到家中差人来报信,~他火速回家有~事相商量。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和爱梅商量着说:“这样急的信!催着回家。是不是家中发生了什么事?”爱梅一时也不知从何说起,只好安慰着说:“家中二老一直很安康,没听说犯过大病。是不是生意~出了问题?”泽贵一时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