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蓝宝石 [目录] > 第1章

《蓝宝石》

第1章引子

作者:温和的羊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引子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国农村的管理体制便是顺应了这条千古不变的自然规律。经过跨世纪的宏图奔越,历经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共中央多次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调查研究中国农村的发展形势和境况,最终由合到分,从分到合将一度分开的乡镇又一次合并在一起。

我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从乡镇企管办分流回自己家乡的。

我的家乡坐落在擂鼓山(今打鼓山)东北隅,它的西北方蹲着卧虎山,东面竖卧着青龙山,南靠白浪河发源地,环境还算优美,水源丰润,光照充足,所以养育了诸多四世同堂的大家族。

我在村内属孙子辈,为少数杂姓人家,回村任一把手并非为我所愿,但我是党员,只有服从组织安排。

那天,我回家把分流的事告诉了妻子,妻子一脸的不高兴。她不是嫌我无能,而是一百二十分不赞成我回村执政!两地分居来回跑不说,更重要的是她知道我村的复杂性。现在,我村只有一位代理村长,且只能跑跑腿传达上级领导的诸多通知,至于交提留、集资等事项他一概不管。而留在村中的父母更是伤心摇头,坚决反对我回村“受罪”,要我恳请镇党委收回成命,哪怕改行干些别的也罢!

但是,我做了不孝之子,不屑之夫,独自一人回到村里,在双亲和叔伯们的无奈叹息中走马上任。

这时,刚出正月,乍暖还寒的九九天气已悄悄萌发着阵阵春意。我不顾父母的阻拦和代理村长的好心劝告,毅然迈进各家各户。我相信,只要以诚相待,以小敬大,父老乡亲们大多还是通情达理的。

那么,是啥原因造成我村目前这种“无政府主义”状态呢?说起来你大概不会相信,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两年多了。这儿曾经发生过无数次的争吵和几次血腥事件,每次不外乎争权夺利,蝇营狗苟。由于家族相抗衡,力量相当,所以换了一茬又一茬的村支书,都在很短的时间内自动辞职——都迫于无奈——今天不是少羊就是失牛,明日不是失火就是家中的玻璃窗被砸碎!这些损失,镇政府是赔偿的,但人心的伤害和不安上级是无法逆补和安慰的。

所有这些矛盾,又归功于岭上蓝宝石的出现。

相传,我们村的先人去逝,由风水先生指点:要用铁链子抬着死人的棺木围绕擂鼓山(当时只是一个**包)转悠,等铁链子断了,棺木落在哪儿就要埋在哪儿。于是,先人的后代抬着棺木转呀转呀,一直转到第二天下午,铁链子才“嘎巴”一声断了。当天下午,先人下葬,隆重无比,但高大棺木只入土一半,另一半**风中,后人怕祖宗暴尸荒野,挨冻受煎,竟不顾风水先生之阻拦,又挖地三尺,将棺木下一大青石板凿开,随有一灰狼向岭上奔去,另一白狼向下游隐遁,接着便见一股泉水汩汩而出顺着白狼逃走的方向涓涓而去……风水先生见此,长叹一声:“唉——天机已经泄露,可惜啊可惜!”

尽管这是传说,但白浪河源头距离我们村只有三里之遥确是事实,它也随着历史的变迁,大自然的风雨变换,已经很难搜寻到些许踪迹了。而岭上的蓝宝石是在八十年代末期才发现的。你说怪不怪吧,整个岭上只有属于我们村的这一段土地挖不出宝石来——村里人那个气啊!都在怨我们的先人做事糊涂,悔不该不听风水先生的良言相劝。通过地质勘探,此地蓝宝石储量虽大,但地层浅,不宜大规模开采。刚开始几年,处在有宝石地段的各个村落,不分男女老幼,一齐出动象一窝蜂一样在自家的责任田里,地头边上,大肆挖掘,拼命探索,的的确确发了大财。后来,兄弟之间,邻里之间,村与村之间为了争地垄、争沟壑、争荒岭而出现了打架斗殴事件。为此,镇政府非常重视,责令村委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并派遣工作人员负责保安,以防流血事件的再次发生。

从此以后,我们村的村民在心灵上的那杆天秤失去了平衡。还是在三年前,一场冰雹将村里的烟、棉花等农作物打个落花流水,所剩无几。到年底,提留照旧交,集资一样拿,于是,村民们降罪于书记、村长身上,便有几户大主暗使伎俩,借口经济作物绝收,指使枪头与村委明斗,一些人趁机起哄,所以村委说话就不灵了。

至此,需要着重描绘一下我村的大体结构:它东西长,南北短,经过长期的整顿规划,房屋建设已基本定型。从擂鼓山俯瞰下来,错落有致,绿树环绕,正处在岭腰的最佳位置,似一所“世外桃源”;在村子的东北角上,还耸立着一座高高的自来水塔,显示着中国农村的物质生活确已达到相当水平。

我村的村东头住着张姓一大家族,村西头住着秦姓一大家族,村中间住着十几家杂姓家族。由于天时地利,三股力量发展到今天,大都是家大业大,子孙满堂。更有一奇观,则是我村的光棍汉大大小小竟存在着二十余人!

我的家就住在村中间最后边的一排房子里。由于世故的原因,我这个高中毕业,在乡镇跑了二十多年龙套的小伙子,已届不惑之年,回村执政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这次,我没有象上几届村支书那样兴师动众——又搬镇委领导,又请派出所压镇,而是孤身一人悄然回村的。对此,很多人不理解,包括我的父母。可以说,天下的父母谁不盼望自己的儿女有一个好工作,好归宿呢?事实足已证明,现在的农村能下地干活的大姑娘、小伙子实在少之又少,只有那些没门没路、老实巴交、家里条件差的儿女们还扑伏在土地上,守着他们的父母进进出出。所以,我的“下放”他们是敬畏的、好奇的;所以,我的拜访他们是敬重的、客气的。当然,也有人以为我是无能的,被潮流淘汰下来了。

可是,不管怎样,我确确实实回到老家,干人家不敢再干的村支书了。村委办公室在村中间偏东头前一排,不同的是,它的西南方向路南还有几排新瓦房,这是我村有钱人家后来赶潮流盖的标准房。为了不给父母增加心理上的负担,除吃饭、睡觉之外,我大都靠在办公室。

有人说,村支书是村里的“土皇上”,掌握着生杀大权,但我这个头儿可不好当,村里不仅一分钱没存下,相反债务、贷款达十几万。我上任之前,镇委领导早就承诺过,村内的旧帐我概不负责,只要我先把担子挑起来,拢住村民的心,让他们认可我,承认我就达到目的了。表面上,我点了头,但心里并不这样想,既然要我干,我就要干出点名堂来,争取把自己的家乡建设的跟邻村一样富有(指有宝石的村子),至少不能让自己的村子远远落在后面。

这天凌晨,我被一阵歌声搅醒了。

就听有人在岭上用力地唱着:“春天里那个百花香,我和妹妹把手牵……太阳出来我爬山坡,爬上了山坡我想唱歌……”

我感到好奇又感到好笑!一大早,谁在发情嘛?一问母亲才知道,这是路西住在丁字路口的秦福寿。

“秦福寿?不就是前些年,老婆带着孩子跑了的山羊蛋(外号)吗?”

“是啊,他跟你同岁,比你还大几个月呢!”母亲叹口气,说:“唉——这孩子算是毁了。”

“没那么严重吧?”我对他还是比较熟悉的。

小时侯,我们就在一起玩,上小学了,又在一个班,他脑瓜灵,记事快,到了初中,我们还是一个班,并且成绩比我好;他资质过人,具有音乐天赋。但是,他生不逢时,受了家庭出身的拖累被强行停止了学业,并在生产队作了小羊倌,同时还受了不少的罪;后来,他当过小队会计和保管员。我知道他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嗜酒如命,好吃懒做,是酒这把软刀子割断了他的前程,让他失去了老婆孩子,所以他变的疯疯癫癫,人见人厌了。近几年,他喝了酒就骂街,看见谁不顺眼就骂谁,有时还“呜呜”大哭,高兴了就胡乱唱上几嗓子。

这会儿,他唱的正欢,尽管改词变调,却掩饰不住内心的凄凉间或一些无来由的喜悦。

我穿衣下炕,少作洗漱,迎出门去,我要会会这位儿时的伙伴。

“太阳出来我爬山坡,爬上了山坡我想唱歌,歌声唱给我大姐听呀……”

歌声继续在嘹亮地响着。我小心奕奕踱到他的面前,好让他看清我的脸。他抬起头,诧异地盯住我,忽然裂开嘴笑了。

“你,不是董剑吗?”

“是啊,你……不是福寿吗?”

他点点头,又摇摇头。

“你……为啥又摇头呢?”我轻声问。

“你……你看,俺……还是从前的山羊蛋吗?”

“这……”我沉思片刻,说道:“我们聊聊好吗?”

“有啥好聊的?俺……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罢了……”

我明白,他并不傻,是生活的沉重使他变的麻木,让他扮演了一位新时代的阿Q。

我说:“你不要看不起自己嘛。”

“可谁能……看得起俺呢?俺、俺自己酿下的苦酒只有俺自己喝了。”

“明白了就好,如果你相信我的话,我倒可以拉你一把。”我果敢地迎着他的目光。

他哭了,泪水无声地流向肮脏的脸颊,“俺知道,你……你已经是咱村的书记了,只有你看得起俺……”

“要相信自己,把自身的缺点改掉啊!”我说。

他愣一愣,最终点了点头。其实,在农村来讲他是很有才的,吹拉弹唱样样拾得起放得下,还会现编现卖数来宝,也会给人相面算卦。老婆带着孩子们不辞而别以后,他曾变的一蹶不振,足有半年未迈出过家门。自从村里的提留、集资不能及时上缴,他撇了土地也离家出走,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人知道他的行踪,直至去年冬天的一个下午,代理村长接到一个电话说,他被坏人揍趴下了,村里人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他给一青皮无赖相面时说了实话,让人家狠揍了一顿!他说人家:你尖尖着个嘴,薄薄着个唇,一辈子不能出产个人——这还是因为他喝酒喝多了的缘故啊!

他“变态”后,出的笑话还是不少的,其中两个最幽默最典型的“歇后语”仍是远近闻名、妇孺皆知的。大集体结束没几年,他摇身一变,变的神神道道,好吃懒做,嗜酒如命。有一次,他娘到南屋搬葫芦头想把里面的黄豆拿出来卖给换豆腐的。可是,当她用力把葫芦头搬起来的时候,却一下被闪了个屁股墩并把腰给扭了,卖豆腐的人跑进去帮忙才知道缘由,因为葫芦头里的豆子早被秦福寿偷着换酒换豆腐挥霍一空!就这样,卖豆腐的人出来一传播,“秦福寿他娘搬的那葫芦头——好闪”便应运而生。还有一次,他跟我村的几个光棍汉到白浪河里摸蟹子捉鳖,本来他们商定谁摸到蟹子捉到了鳖,就要共同享用。可是,过了不久,就听秦福寿在近处喊着:“刚才咱们定的不算,俺们不轧伙了,谁摸到就是谁的!”众人不解随生怨气,忽然明白他肯定摸到了什么“宝贝”。果不其然,当他“吭哧、吭哧”费了好大的劲才把一个大黑家伙捉上水面时,众人一瞅便捧腹大笑!原来,秦福寿从水下摸上来的竟是一个破鏊子底!于是,“南下洼村摸的那鳖——咱不轧伙了”又让人笑掉了大牙。

因为我经常回家,他又是我儿时的伙伴,所以我对他的事情还是时有耳闻比较熟悉的,但曾未想到我能回家与他直接面对。此刻,我们面对面相见了,他对我抱有了极大的希望,我也愿意拉他一把。

我说道:“从明天开始,你到村委替我看看门跑跑腿吧。但有一条,你必须戒酒!”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第一章”内容快照:

『第一章』

第一章村委记事吃过早饭,我没等太阳爬~~坡就来到村委。这时,村委大院里悄无~息,隔着铁栅栏,我看见几只美丽的鸽子在南墙~~的一块草坪~蠢蠢~动。锁一响,它们抬起头并不惊慌,我迈~,稍微靠近,这些~灵们才“呼啦”一~子飞到空中,在头~盘旋半周再失去踪影。我想:“这是谁家的鸽子?”打开办公室的门,一种孤独感又爬~心头。这些天,我几乎成了光杆司令,原

~~

>> 阅读第2章 第一章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