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小厂那点事儿 [目录] > 第4章

《小厂那点事儿》

第4章第4章 投资失败

作者:宁乡写手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刚到深圳,在老弟的帮助下,在笋岗仓库区一家货运公司当搬运工。一月才800块,包住不包吃。没干几个月,他就辞工不干了。

他到岗厦福华新村一家货运公司跑业务。

跑了几个月,什么单也没跑到。于是,他又到宝安北路货运中心当业务员。这时,业务稍微有了进展。每个月终于能拿到提成了。

他打电话给老家的吴红梅,把吴红梅请到了货运中心,在他所在的货运公司做饭。每月600块工钱。两公婆这下同在一家公司打工.他白天出去跑业务,晚上就陪着吴红梅出去逛街,有说有笑的,夫妻关系总算迎来了春天。女儿乐乐则由他爹娘在家带着,也放心。

1999年,他打电话给已回老家的吴红梅,叫她借点钱到深圳来,他要自己当老板了。

吴红梅东挪西借,凑足了两千块钱,带着乐乐来到了深圳。他则辞掉了货运公司的业务员职位,用吴红梅带来的两千块钱,在货运中心旁的田心村租了个单间,每月租金650块。添制了床铺、锅碗瓢盆,申请了一部固定电话。两千块钱就花光了。

他在照相馆印了两盒明片。明片抬头是“深圳市亚洲货运有限公司”。自称“刘唤生经理”。这是他刚给自己改的名字。“刘参军”名字太老土,又极具讽刺意味。

十八岁那年,冬季征兵的时节终于降临。他童年时代的当兵梦又温馨地飘来。他是一个酷爱文字的青年,一旦能在部队发挥出来,前途无量。他很快报名应征。可是,身体各方面都合格,就是没能选上。那年头,农民的儿子都盼着去当兵,盼着在部队锻炼一番后有一个美好的前程。如是,报名应征的人排成了长队。僧多粥少,自然,淘汰的人不在少数。

终于,在第三届应征之时,他爹暗地里给乡政府的武装部长古部长塞了个红包,言词恳切地说:我儿子已连续两届应征,身体好,可就没选上。这一届,是第三届,麻烦古部长多多关照关照一下,一点小意思,千里送毫毛,礼轻情义重。还望收下!事成之后再来拜访您古部长!

古部长对刘参军爹爹的大少爷已连续三届应征的事早已了如指掌。何况刘参军爹爹又是村上的老干部老党员,平时与自己也有不少的交情,也就没有拒收红包,笑着说:应该照顾!应该照顾!

就在他沉浸在即将踏上入伍征途的喜悦之情中时,古部长突然来到了他家里,动作十分快捷地把那个红包**了爹爹的裤兜。他十分歉疚地对刘参军爹爹说:你儿子是百步大王,在复检中体检没有通过!对不住啦!

坐了不到一袋烟的功夫,古部长灰溜溜地走了。

当兵的梦就这样象肥皂泡一样破灭了。

当年他那样朝思暮想想参军,结果是范进中举,屡试屡败。参军参军,参个**军。“刘唤生”,意“呼唤新生”。很有新意。他为此打电话给老家的爹,叫爹拿着户口簿去乡政府派出所改名。三个月后,他终于拿到了“刘唤生”的身份证。从此,他有了两个名字。在深圳,大家都叫他“刘唤生”;在湖南老家,老乡们则还是叫他“刘参军”。他两个名字都认同。吴红梅也叫他“刘参军”。

话说他在田心村开起了他所谓的“亚洲货运有限公司”,虽是皮包公司,但从此倒是改写给他的人生。

他拿着名片,跑到华侨城的翁氏广告设计制作有限公司,找到了他认识两个月的经理杨军。杨军二十二岁,戴着一副眼镜,书生意气。他笑盈盈地祝贺他当了老板。并承诺一定会把货运的业务转给他做。

从此,他一边小心翼翼地结交好杨军,一边为翁氏广告公司提供货运服务。他随叫随到,货到准时、快捷。很快博得了杨军及其公司领导、同仁的厚爱。

没有发货资金,杨军二话不说,到财务处开好支票,亲手递给他。他则把支票交给北站用现金兑换支票的潮州佬老金。老金随即把抽去佣金的余款一分不少地交给他。

把货拖到货运中心发货。他俨然象个大爷,右腋下**个公文包,笔挺挺地坐在货运公司的靠背椅上。一边抽着货运公司老板递来的芙蓉王,一边吆喝着货运公司搬运工快点卸货,他这个大老板,还急着去厂家提另一批大货呢!货运公司老板又是陪笑,又是恭维,问他运费怎么付。他毫不害臊地说:月结30天!货运公司老板几乎天天见到他在市场里转悠,晓得是个炒货的主,得罪不得,笑着说:月结就月结,你刘老板的款咱们放心!走的时候,还说:刘老板,有货就拉过来喽?!他一边大摇大摆地跨出货运公司门槛,一边笑着回头一个劲地点头。

他就这样做着无本的生意。货还没运到,运费就早拿到手了。

得意之余,他感叹杨军的纯洁、大气!而杨军,自始至终,没吃过他一分钱回扣。

多少年以后,每回忆杨军,他就百感交集!对他的思念永志不忘。

与杨军交往一年后,杨军被公司调回到江苏常州的子公司。从此,他再也沒有见到过杨军了。

第一年从翁氏广告公司赚到了两万多块钱,他用这笔钱,在八卦一路鹏盛停车场租了个货柜,正式挂牌营业开起了货运公司。

他把乐乐放在湖南老家读书。吴红梅则负责接电话做饭查货这样杂事,他自己负责联系客户、发货业务。

他一门心思花在货运业务上,对堂客吴红梅关心、体贴得很少。一方面,他是个粗心的男人,不懂得女人的心思;另一方面,他始终对吴红梅在老家时对他的冷落耿耿于怀,难以在心头抹去那一片伤痕。所以他对吴红梅,一直是不冷不热。好在生意的红火迅速让他淡忘了心头之痛。

第一年,货运公司净赢利近10万块钱。之所以有这样的收益,这要归根于他在南方都市报上打的一个货运广告。

香港李嘉诚在市民中心的一个房地产子公司项目负责人,60岁的眼镜先生李先生看到广告后找到了他,并很快与他进行了面谈。对付眼镜先生他很有一手,他深知戴眼镜的人大都是读书人。读书人知书达理,讲究仁义道德。而他早期也是个读书人,满肚子的“真善美”。所以,他与李先生谈话十分投机,很快博得了他的信任。

无意间接到了一个大单:600立方的设备由中山运往重庆。他接过来的价格是240元/立方米,到广州石井成都停车场调车,以100元/立方米的价格给司机,除去给李先生的回扣,他每立方纯赚100元。600个立方就纯赚了6万。而时间前后则不到半月。这是他货运史上最风光的一笔。

在鹏盛停车场开业一年后不久,就遭遇拆迁。鹏盛停车场被一开发商开发建成了现在的“城市主场”楼盘。他被迫迁到清水河仓库区.正好,一个刚刚建好的叫"快一步"的货运市场正在招租内.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他,根本没有考虑市场的发展有没有成熟,相反,倒是害怕租不到档口.便投入近5万块资金,承租并装修了一个80平方的铺面做货运业务。

开业一年,竟是生意萧条,净亏5万块。在鹏盛停车场赚到的10万,全都亏了进去。

不久,失去了资本的他,突然萌生了改行做木箱包装行业的念头。他认为做货运一是风险大,二是资金投入大。做木箱本小利大,资金回笼快。于是,他改行做木箱包装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5章:第5章 夫妻分居”内容快照:

『第5章 夫妻分居』

凌晨6点钟,随着~机闹铃~响起,文文从~~一骨碌爬起来,~~~得~糊的眼睛,~了~。趿着拖凉鞋打开木门,扯开~裆拉链,~出胯~的小~~,沙沙沙,一道细长的抛物线从门槛内划向门外的天空中去。吴~梅随即也很不情愿地从~~爬起来,~了~,哒哒哒,她趿着拖凉鞋给文文收拾书包、校~校~、鞋袜。7点钟,吴~梅便~着单车,准备送文文到停车场门~搭校车。校车一般在7点15分

~~

>> 阅读第5章 第5章 夫妻分居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