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木棚前的空地上,刘天龙坐在一条小木凳上,正埋头拔除一块二手木板料上的废铁钉。他脚上穿着一双干干净净的运动鞋,里面套着一双白白净净的丝袜。**也是通通展展一尘不染的,裤脚边也特意请裁缝师傅用缩丝锁了边。缩丝把裤脚**地箍在脚上,走起路来脚下就利利落落,干起木活来也不致于被木头的枝枝节节绊住。
他上身穿着一件洁白的衬衣,那衬衣,是他跑业务时从佳乐福商场购买的。一件要一百多块。他每干一下活,都要注意到脚下的灰尘会不会落到自己的白衬衣黑**上。如果真的被他发现了,他都会用手指在衣服上轻轻地弹几下,吹一吹,直到把灰尘抖落掉为止。下班后,等洗完澡,他会把白衬衣泡在塑料盆里,并不忘把一些漂白剂散在里面。
太阳光并不是很毒,刘天龙也戴着一顶雪白的草帽。之前,刘唤生也给工人们买过草帽,可工人们宁愿晒太阳,也不戴。唯有刘天龙,恰恰相反。他相信紫外线对人体皮肤有害。
他慢慢腾腾地挪动着手中的一把羊角锤,默不作声,面色阴沉。二手料上的铁钉密密麻麻的,足有一百来口。就是一个手脚相当麻利的工人,没有半个钟头是清理不了的。平时,刘唤生总是给工人们解释,象这号二手料,必要的时候干脆把它扔进柴火堆里。因为这么一块木料,如果在上面耗费太多的时间,就没有工作效率了。
他的心事从来就没放在干活上,所以他也沒有考虑效率不效率的问题。他更没有考虑过这活怎么干才干得快的问题。他的脑子里总是回忆着过去那些风光的和落魄的往事。他现今来到刘唤生的木箱厂干活,也是生活所逼,实属无赖。
1994年,刘拥军洗脚上田,别了亲人,背着行囊,来到了深圳。那时深圳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来自大江南北的农民工、知识分子云集在这里,抒写自己崭新的人生。
他虽然来自贫穷闭塞的湘南山区,仅有小学文化。也无一技之长。唯一的优势,就是一身发达的肌肉。面对充满挑战的生活,他信心满怀。他应聘进的第一厂是玩具厂,他是一个流水线工。他负责喷油。油漆的气味刺激着他的每一个感觉细胞,令他心神不宁。而500块一月的薪水,还不够花。3月之后,他拜拜了。
他马上应聘到一家大型电子厂上班。电子厂人海茫茫,每天晚上加班到十一、二点。有时甚至通宵达旦。而薪水,一样的少得可怜。3个月之后,他又拜拜了。
辞掉的工厂一个接一个,三年下来,竟然达二十多家之众。钱,在不断的跳槽中花掉了。
他终于反思起来,他在问自已到底适合干哪一行。最后他决定,凭着这几年在深圳的打拼,凭着对深圳环境十分熟悉的优势,去干自己最喜欢干的行业:业务!
他很快加人了深圳最为时髦的业务大军行列。他先是在一家所谓的实业公司销售钢笔和圆珠笔。接着又去推销墓地。后来又到一家印刷厂跑印刷业务……
由于学历低,交际能力低,他跑下的单寥寥无几。长时间在贫困线上挣扎。按理,他真应该静心反思一下自己所走过的路,总结经验,调整一下自己的航行方向了。可是,他依然我行我素。
1997年,他又应聘到一家送菜公司跑送菜业务。公司虽然很小,但提成、待遇、条件还不错。他咬紧牙关,起早贪黑,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从零开始。功夫不负有心人,感谢上苍,好运降临。一个个订单纷至沓来。一年下来,他手上的客户,大大小小,30多个。一个月的提成,5000多块。他总算扬眉吐气了一回。
他不失时机地把土掉了牙的“刘拥军”改成了“刘天龙”,天龙,即天上腾飞的龙。大气,前途无量。这是他的梦想。
他结婚了。他把老婆谭英从湖南乡下接到了深圳,在送菜公司旁租了个单间,夫妻两在里面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面对娇妻,他关爱备至,不让她上班,只要她在家做饭洗衣就行。
他今生最大的特点之一是讲究卫生。谭英刚好也讲究卫生,两个讲卫生的人住在一起,家里自然就别有天地了。地板,擦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厕所,除了用洗厕剂擦洗外,还喷了香水除异味;衣服,更不用说。饭菜,也做得十分讲究、精致。这一对来自大山深处的乡巴佬,那时正正经经地过上了城里人的美妙日子。
很快,儿子果果来到了世间。谭英这下在深圳成了名正言顺的家庭主妇了.而他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
2000年,随着送菜市场业务量的饱和,他所在的送菜公司在迅速壮大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市场竞争的血腥和残酷。于是,公司作出了调整策略,裁掉了一大部分业务员。他正在裁员之列。
公司老板十分欣赏他的才能和人品,想挽留他到办公室担任其它官职,每月工资5000元。而他的兴趣是跑业务,何况每月5000元的工资对他来讲,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思考再三,婉言谢绝。
其实,在跑送菜业务的同时,他也预料到终有一天要离开送菜公司的结果。那时,他积极为将来的事业作准备。他经常翻看报纸、杂志,从中,他对各种新兴的职业十分感兴趣。尤其是家政这类,更是他的最爱。
那年头,在深圳,大大小小的家政公司,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他利用在外跑业务的机会,实地考察了一下那些家政公司,觉得这个新兴的行业,大有前途。
那年头,在送菜公司跑业务,也积蓄了数万块钱。面对公司裁员,他和谭英商量一番后,作出了一个大胆而荒唐的决策:开一个家政公司。
要开一个公司,光注册就要花数万元。还有办公场地、办公设备、工人工资,等等,他那几万元积蓄不过是一个零头而已。怎么办呢?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挂靠。每月出点钱给自己的挂靠公司。再租个象样的房子,添制一些办公家具。至于业务,他就在深圳小报、公交车内电子屏上打广告。
这样,马马虎虎,他的所谓家政公司就由他一个仅有小学文化的农民工一个人操刀,悄无声息地开张了。
谭英也只有小学文化,长期生活在闭塞的大山深处,加之平时不爱学习文化知识,所以尽管在深圳生活了几年,生活阅历一点也没有长进。过去的谭英和那时的谭英几乎没什么区别。家政公司到底是怎么回事?她一窍不通。只是由于男人的滔滔不绝的似乎是头头是道的言论迷惑,她稀里糊涂地跟着凑热闹。
1996年,他把哥哥刘唤生引到了深圳。刘唤生在深圳打拼了数年,终于有了一些积蓄,在罗湖区清水河物流园区租了一个档口,开了一家物流公司。刘天龙经常被哥哥叫去档口帮手,兄弟之间,无话不谈。趁机他把自己准备开家政公司的事给哥哥说了,哪料却被哥哥当头泼了一盘冷水:凭你的能力、学历,你不是一块开家政公司的料!
哥哥指责了他一通后,大为震惊,在偌大的深圳,那么多赚钱的行业他不干,偏偏,要去开什么家政公司。在哥哥的心目中,所谓的家政公司,都是骗人的把戏。又有几个是正儿八经做家政的?正儿八经做家政的又有个屁钱赚?他刘天龙,一不抽烟,二不喝酒,三不天南海北高谈阔论,四不骗人,怎么干得了家政公司的活?所以哥哥极力反对他。
尽管哥哥极力反对,他也没有作出后退的决定。他坚信自己为了开家政公司多年来付出的努力始终将会为他带来滚滚的财源。他甚至想象自己在3年之后,便会一夜暴富,成为人人羡慕的大款。那时他回到湖南老家的山区,将是人人仰慕的英雄人物!
所谓的家政公司终于开业了。没有放鞭炮、没有祝贺,鸦雀无声。就那样悄悄地运作起来了。
诚如哥哥所预言,开业一年,他亏得一塌糊涂。不止亏掉了积蓄,还欠下了一笔不小的债务。这笔债务,欠的却不是哥哥的。
在家政公司运作之初,他小心谨慎地来到了哥哥在清水河的档口,向哥哥提出了借钱的事。哥哥一听他借钱只是为了开家政公司后,便当面回绝了他,一文也没有答应借给他。
想想哥哥当年结婚他贡献了一万块钱,想想哥哥当年来深圳都是他出的主意,想想哥哥初到深圳,在他公司的宿舍里,哥哥和他挤在一张单人**。想想为了哥哥的工作,他四处奔波。想想为了哥哥吃饭穿衣坐车,他贡献了那么多钞票……
而今,哥哥事业有成,开了公司,手头有钱,自己今天有难处,找他帮忙,他竟然一分钱也不支持。刘天龙伤痛欲绝,泪往肚里吞。在他眼里,哥哥不过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
此后两年间,刘天龙彻底地在哥哥眼里消失了。
家政公司倒闭后,谭英才如梦方醒。后悔当初没有阻止自己的男人,以致苦不堪言。怎么办呢?一个月几百块的房租也交不起了。她思考再三,只得抱着幼小的果果回到了湖南老家,扔下男人一个人在深圳继续挣扎。
他陷入了失败的苦痛之中。无奈,生活还得继续,梦还得延续。
他还是决定从自己跑了多年的送菜业务着手。他决定凭借自己对送菜行业的优势,采取与人合股的行式,让对方出钱出公司,自己出面管理出订单。那样,赚钱要快些。于是,他没日没夜地寻找合作伙伴,最终在深圳最大的农产品配送中心,找到了一个送菜批发商。对方很快与他达成共识。并马上投入运营。
起初,他确实捞回了失散多日的几个老客户。做了一些生意。但必竟今非昔比,时势已去。利润不比当年,越来越低。
合作商很快与他解除了合约。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8章:第8章 手足情深”内容快照:
『第8章 手足情深』
刘天龙再次失业,再次备~失败的~苦煎熬。一个人的人生,究竟能承~多少次失败的打~呢?人们禁不住~问刘天龙。然而,他似乎决不言败。在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起来。他在~圳租了个3平方的小屋,继续打拼~去。遗憾的是,在这个令人晕眩的年代,埋头苦~的人并没有得到~天的青睐和关爱。尽管他开发脑筋,积极主动寻找发财的商机,却事与愿违。他又尝试了几个行业,如销售厂家积~库存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