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就在基地饭堂召开了全体职工动员大会,党委吴书记做了动员报告,主管生产的张总指挥下达了施工任务,我们01队前往滇东南的南盘江,郑嬅他们02队前往滇东的八大河。另外两个队到广西十万大山。
我和队里的几个工友一起坐仪器车行驶了两天,最后那天走的是沙石和烂泥铺出的车道,天气干燥,车轮滚过,一路是灰尘飞扬。下午到了一个开阔的山坳,路边可能是以前养路工人留下的工棚,我们就在这里下车,队部就驻扎在这里,叫蚌别。山坳下面是条小河沟,沟里流淌着清澈的水,除了公路上的尘灰这里的环境算得上是幽雅的。
我分在检波班工作,刚上班的几天就是检修工具。班长姓杨,是个专业军人,皮肤黝黑有军人气质。班长下面还有道长,道长姓戴,也是专业军人,他常裹着一件棉大衣,腰上系一根带子,大家称他是“耐温将军”。
师傅叫孔德焰,二十多岁,是个靓仔,身高1.84米,瘦高个,穿一件夹克灯芯绒衫和喇叭裤,这在当时是时髦的打扮。他喜欢弹吉他,而且很老练,水平在那个年代算是好的。
他的吉他是在当“知青”的时候,队里一个赖皮小子欠了他的钱还有粮票想赖帐不还,两人争吵,那个小子竟然**匕首向他捅去,差点挨了一刀,好在他伸手不错夺过匕首在那个小子的肚皮上划上个大记号,抢走吉他,从此两清。所以他喜欢在吉他面板上刻些符号,还刻上“爱琴”两个字,别人拿去玩他也不在意。
开始进山施工的第一天,我们检波班的几十个同事分别站在几辆老式解放牌卡车的车箱里,大家紧挨着抓住车厢板,迎着带有些凉意的春风,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间马路前行。一路上摇摇晃晃,上下颠簸,一会儿驶进遮天蔽日的丛林甬道,一会儿又往山脊驶去。经过半山腰一段险路后,又顺着山洼行驶,到了一个稍平一点的山脚下,这时车到山前没有路了。
马帮早已在此等候,我们把电缆线、工具、背包等全部卸下车,交待给马帮,自己挎着帆布包、军用水壶,顺着峡谷小路往山里走。曲径通幽,一路上树林茂密,鸟语花香,同行的还有十多个年轻女生,还真有点游山玩水的感觉。勘探队的女生一般都分在检波班,因为检波班的工作比其它野外作业轻松。
我一边走一边观赏山林里的风景,还听到一个女生大声唱着:“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我追上去一看,原来是白净靓丽的美女谭晓丽,我们一起参加工作的新工人,我问道:“你唱的是什么歌啊?”她自豪地说:“《勘探队员之歌》。”
下午五点左右到了驻地,是在峡谷里的一条小溪边。马帮比我们提前到,我去找到自己的行李,然后跟着大家一起搭好帐篷,把帆布行军床支好。虽然已是春天了,但是山沟里还是有点冷,有的人就在帐篷边点起了篝火,大家围在火塘边不知在闲聊些什么,有的回到自己**坐下,打开晶体管收音机收听广播,还有的就到女生那边去了,可能是去帮忙。我坐到自己的行军**,打开日记本随便翻看了一下,随手记下当天的经历。
“吃饭了。”不知是谁在叫,我拿着吕制的饭盒到前面小水沟旁边炊事班打饭,炊事班罗班长见到我很热心,他亲热的说:“小伟,你不记得我啦,小时候你拉着小推车拉煤,还有印象吗?”我犹豫片刻,笑了:“原来你是罗叔叔啊?有印象。”没想到这山沟里还能碰上长辈的熟人。我好开心,打了一个小炒肉,五角钱一份,还有四两米饭,饭菜都好吃。
晚上山沟里一片漆黑,万籁俱静。我独自出去走走顺便想方便一下,黑暗中我发现一颗树干位置不错,于是就爬上去方便。出乎意料的看到手电筒的微光,越来越近,不好是个女生走过来了,我屏住呼吸不敢动怕暴露自己,心情越来越紧张,她走到树干边止步了,就在我的下面,****,原来她也是来方便的,不好意思凑在一起了,等她穿好**返回去了,我这才悄悄地下树溜回帐篷。好险啊,小小秘密不敢乱说,否则……。后来我才知道男左女右,右边是女生的地盘,不能乱走,这是野外队的老规矩。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9章:中世纪野人”内容快照:
『中世纪野人』
第二天清晨,队长就吹响了~哨,大~~道:“天高太阳~,石油工人~出工。”大家也就纷纷起~了,到小溪边去~脸漱~,炊事班已经~好面条,吃完早餐集中开会,布置当天的工作。检~班分为七个道,各道长去领测量组事先分好的~检~~的号码。我们顺着~间小路走了十多公里才到指定地点。这时大家~~~时间赶快放电缆线,检~~连线,还有~线,~号码把一个个检~~~在地~,检查线路保证畅通。最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