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社会·历史 > 道德经,一部本该列为绝密的书 [目录] > 第2章

《道德经,一部本该列为绝密的书》

第2章第二章

作者:风行独孤123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这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在国人心中“无为消极”的老子在国外却早已大红大紫,他的那五千个字在西方的畅销程度仅次于他们心中的宝典《圣经》,而在中国颇具影响力的孔老二的道德礼教西方人却不感冒,究其原因,想必是道德和情操,理智和情感类的书西方已汗牛充栋,并不会比中国逊色,而老子的无神论思想却令他们甚感新鲜和兴奋。这就比如虽然说世界足球起源于我国宋朝的蹴鞠,但倘若现在国足想要走出国门去英国德国秀秀球技,人家“未必”会欢迎,但若提出要展示一番乒乓球,前来欣赏的人仍会不少。看来SHE的那首“中国话”应该改改歌词了,应该改作“全世界都在学说中国话,道德经的话,已越来越国际化”才对。更令人诧异的是,在德国每四户人家竟藏有一本《道德经》,再看看我们国内,别说是四户,就是在四百户人家中翻箱倒柜能搜出一本《道德经》便已不错,不知情的还会以为老子是他们的祖先呢!

听说有人问托尔斯泰世界哪些名人对他影响最深,他回答说孔子孟子对他影响很大,但老子对他影响“巨大”。而李政道在获得物理诺贝尔奖时便直言不讳说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则与老子的道德经的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遥相呼应,而喜欢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黑格尔则说:“中国哲学中另有一个特异的宗派……是以思辨作为它的特性。这派的主要概念是‘道’,这就是理性。这派哲学及与哲学密切联系的生活方式的发挥者是老子。”而老子之所以能深入奉行实用主义的美国人的心中,与他们的前总统里根恐怕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他在举世瞩目的国情咨文中竟直接为老子打起了广告,并引用了他的一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

最令我感到震惊的是尼采这个“疯子”竟也对老子竖起了大拇指,声称老子的《道德经》就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便唾手可得。这可真是令人纳闷,要知道尼采自诩为太阳光热无穷,只想给予,不想获得,而且他孤傲自负,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他把为真理牺牲的苏格拉底喻为偶像的黄昏,把将上帝从理性世界的避难所中驱逐出去的康德喻为稻草人,还对柏拉图、达尔文,笛卡儿等巨人冷嘲热讽,就连对自己意志学说的创始人叔本华也不放过,对他的学说挑肥拣瘦颇有微词,这样的一个人,却为何也会对消极无为的《道德经》情有独衷呢?要知道尼采之所以能成为鲁迅、梁启超等人的精神导师,并不仅仅因为是他卓绝的思想,还因为他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精神,他可是连身体发高烧,生命岌岌可危的情况下还在苦苦思索和创作,这与老子的主动要求“无为”的思想明显是背道而驰的啊!莫非彼经非此经,他看到的道德经是经过翻译者修饰和改造过的?或者道德经中另有玄机,而我们竟未能看破?

于是我重新去读道德经,这才发现道德真经中藏有“夹层”,远非我等屁民原先想象的那样简单。

以前我以为虽然经过淡化和洗涤,但孔夫子的思想无形中依然对国人的影响最大,它已渗入我们的灵魂和血液中,挥之不去,遣之不散,甚至我们的举手投足、爱恨情愁中也处处有它的影子,正如上帝对西方人的影响一样。然而读完《道德经》才发现,其实老子的思想同样对我们影响巨大,较之于孔子,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我们自己浑然不觉罢了。

远的不说,只要仔细看看当今的流行音乐,便可发现许多港台歌手已经“卑躬屈膝”向老子的“道德经”俯首称臣了。比如无印良品就曾在歌曲“掌心”中唱道:“摊开你的掌心,让我看看你,玄之又玄的秘密,让我看看里面是不是真的有我有你”,而我们知道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开宗明义就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苏芮也不能幸免,因为她在大家耳熟能响的歌曲“酒干汤卖无”中唱道:“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怕大家听不出弦外之音,她竟然又在后面的歌词中变相重复道:“有天才有地,有地才有家,有家才有你,有你才有我。”这显然是在为道德经的第二十五章作注脚了,倘若老子还在世,我们便可以正当怀疑他俩关系非同寻常,她这是在为他的学说做广告,甚至可以说是“在歌曲中植入广告”,其露骨程度可以与电视剧“金婚风雨情”的后二十五集相媲美。当然,最过分的当属我们的“大舌头”吴克群,他竟然奋不顾身直接投入了老子的怀抱,创作了一首歌曲叫“老子说”,还把老子的名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原封不动地搬进了歌曲中。

他们都已“投降”,那我们该怎么办?死守阵地付偶顽抗,还是干脆缴械投降?“道德经”到底是个什么东东,竟有如此强大的杀伤力,能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全盘通吃,把政治家、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全都降伏,甚至连我们喜欢的,被书呆子们评价为缺乏“思想深度和严肃性”的流行音乐歌手也不放过?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第三章”内容快照:

『第三章』

~读懂道德经,就~先了~一~老子本人的生平以及这本书的写作背景。许多勇士却不屑于此,喜欢拿到书就直奔主题,这样往往容易被他人意见左右或造成误~。这正如~相亲想~了~一个人,最好先了~一~~童年和家族历史,而不是双眼只盯着他当前的成就和外界对~评价。然而,关于老子的生平历史资料却很少,而且许多明显是传说。关于老子的出生,传说~~亲理氏有一天在河边~~~,忽然~游漂

~~

>> 阅读第3章 第三章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