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窗斜晖史家巷,低吟浅唱桃花坞……苏州是舞文弄墨之地,街巷弄堂到处都散落着文人墨客的足迹。
知府后花园,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胜,而以自然为美。不矫揉造作,不亡加雕饰,不露斧凿痕迹;力求山水相宜,宛如自然风景。清晨夕暮,烟水弥漫,极富山岛水乡诗意。
沧浪亭内,两位衣冠博带的老者,正专注于一盘棋的搏杀,不以棋艺伦胜败,不以棋品伦高低。为得是开堂会审前的兼权熟计,不用说这两人是两江总督于成龙和苏州知府李少知。
李知府的黑子路路迫近,来势汹汹。“放眼望去,你这后花园翠竹摇影、藤蔓垂挂,一派修身养性、怡然天然的景象,却与你的棋路好像不符合吧。”于总督摸着下巴上的山羊胡须笑着说。
“于总督,此言差异,下棋求得是胜败,花园求得是颐养生息,两回事,呵呵。”李知府笑着抬头对上于总督微笑的眼睛,仿佛一切皆在掌握中。
……
知府衙门是由三条纵轴线规划而成,主次分明的大堂、二堂、三堂几座大院,每个院落再以中轴线线上的主体建筑为核心,形成大小不同、功能各异的四合院,每个院落自成一体,层层牵制,院院界定,单调中透着冷静,呆板中显出克制。
穿过刻有麒麟的照壁,越过喊冤鼓和警示石碑,“漕银案”的主犯廖翼亨站在西边的被告石上,身着白色囚衣,发齐面净,脸上窜着青胡渣,但丝毫不损其坦然神色。
李知府身着官衣,端坐高堂,头顶高悬“高堂明镜”。两江总督于成龙于周师爷分别座于两边,衙役手举“肃静”“回避”牌,十八般兵器分列两边,青旗、皮槊、桐棍、蓝扇、官衙牌、堂鼓这些东西一应俱全。堂役击鼓三声后,三班衙役齐声叫堂。
“犯官廖翼亨,见了本官还不下跪?”李知府拍着“惊堂木”怒目指向公堂之下。左右早有衙役抬着笞杖上来,“啪”的一声打在廖翼亨的后腿上,他的膝盖却坚如磐石,纹丝不动。
“我乃举人出身,为何要跪你!”廖翼亨冷哼一声。
“你私吞‘漕银’一案,证据确凿,还有什么好狡辩的。”李知府先声夺人。
“愈加之罪,何患无词!”廖翼亨抬眼瞥了李知府一眼,傲慢的昂着头。
公堂之上,唇齿舌剑,日渐升温……
“大胆,这是你的师爷招供画押的证据,上面明明白白写着你于某年某月,何人何地私藏‘漕银’、‘漕粮’数量,票号、字据一应俱全,你还想抵赖?”李知府抬高声音。
康熙初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廖翼亨走马上任之初,老天便给他来了个下马威。面对天灾,他不经请示,便留下运河从吴县经过的“漕粮”分给百姓,扣下“漕粮”还不够吴县的灾民充饥,他更擅自借贷买米,以济灾民。吴县来了这么一位爱民如子的清廉之官,是百姓的福气。
廖知县早以深得百姓爱戴,今天是他“漕银案”会审的第一天,吴县赶来的百姓把苏州知府围了个水泄不通,他们自然是最为关心他的命运。容若一身乔装,权势相争不宜暴露身份,只得跻身于人群之中。
……本章完结,下一章“卷一 027 月当听,月度银墙(六)”↓↓↓更精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