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前,宜兴城县衙吴君仓府内,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吴知县的小妾乃名满江南秦淮歌女柳湘如。柳湘如天资聪慧,容貌娟秀,不仅能歌善舞,而且还自己填词做诗。当初在秦淮河畔出演红娘一角,体态倾靡,说白便巧,立即俘获了吴知县的心。吴君仓买下柳湘如,养于深院,天天于红衫裙下,喜度良宵。
酒过三巡,吴知县跌跌撞撞的从柳湘如房内出来。今天,夫人陈氏从娘家回来,他得去回房去装装样子。蜡烛轻灭,湘如不用服侍老爷,也乐得清闲,早早熄灯就寝。
“噗噗!”两声,湘如从迷糊中惊醒过来,“怎么?老爷今天不是回夫人房里吗?难道……”
湘如斜眼望望房门,虽然年轻和美貌是她在这屋内立足的法宝,但花无白日之红,良宵美景争得过几时年轮?
“老爷?您不是走了吗?怎么才转眼的功夫您又折回了?”她披衣下床,伸手点亮了桌上的蜡烛,抬目,极震。
眼前,站着一位温婉如玉、玉树临风的公子,湘如惊得连忙捂住嘴,烛台径直往下掉,公子悄然一侧身,伸手接住了烛台。
“夫人,受惊了,在下纳兰容若。”容若放下烛台,彬彬而有礼。
柳湘如也是舞文弄墨之人,纳兰容若的大名享誉江南,“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湘琴娇俏的一转身,“难道你就是大家传诵的《饮水词》作者——纳兰公子?”
“正是在下,纳兰深夜造访,实属冒犯,还请夫人见谅。”容若双手抱拳。
“公子言重了,湘如也是喜好文墨之人,久闻公子大名,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湘如转身从案头下取出《饮水词》,找出《故园声(长相思)》一词。“公子,你的诗词天然去雕饰,落笔即有声,这首《故园声》三言两语便把满腹牢骚发出了艺术性。”
容若笑着说,“这乃是容若胡乱之作,夫人当不得真。”这深闺大院中居然有人能直接点透自己作词的实际心态,看来这柳湘如不可小视。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公子寥寥数笔即点出将士们磊落的男儿风,又极精道的点出自己的故园相思,也算是个异数。湘如不才,给纳兰公子对了个下阕,想请公子指教。”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琴一层,笛一层,心系回廊诉清盈,晨晓万皆风。
“琴”、“笛”湘如词中提到此二物,让容若心里一沉,前些日子丢失了折扇,折扇上的“月下飞琼”,不但没有机会再次相聚,甚至连最初衷的想念都消逝了,难道这是天意?
湘如见容若不语,忙轻唤了两声,容若从失神中回过神来。“夫人对得极妙,容若仅仅是写景,而夫人的下阕却意在塑形,一琴一笛二物不仅对上上阕的山、水,还巧妙的抒发了词人对心中实物的瞎想,比容若的更添神采。”
“公子真是谦虚了,文人的使命就是把个人的小牢骚发成能引起共鸣的大牢骚。于是乎,对人性的探求就在文人的牢骚中渐渐诞生了。”湘如说完背转身去。
……本章完结,下一章“卷一 052 月中桂,纵横茗碗(二)”↓↓↓更精彩哦!